债券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债项信用评级是指?)
1. 债项信用评级是指?
债项评级是指对交易本身的特定风险进行计量和评价,反映客户违约后的债项损失大小。特定风险因素包括抵押、优先性、产品类别、地区、行业等。债项评级既可以只反映债项本身的交易风险,也可以同时反映客户信用风险和债项交易风险。
债项评级的内容:
1.债项评级与客户评级的关系
客户评级与债项评级是反映信用风险水平的两个维度,客户评级主要针对交易主体,其等级主要由债务人的信用水平决定;而债项评级是在假设客户已经违约的情况下,针对每笔债项本身的特点预测债项可能的损失率。因此一个债务人只能有一个客户评级,而同一债务人的不同交易可能会有不同的债项评级。
2.损失
客户违约后给商业银行带来的债项损失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经济损失,考虑所有相关因素,包括折现率、贷款清收过程中较大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二是会计损失,也就是商业银行的账面损失,包括违约贷款未收回的贷款本金和利息两部分。
3.违约风险暴露
违约风险暴露(Exposure
at
Default,EAD)是指债务人违约时的预期表内表外项目暴露总和。如果客户已经违约,则违约风险暴露为其违约时的债务账面价值;如果客户尚未违约,则违约风险暴露对于表内项目为债务账面价值,对于表外项目则为已提取金额+信用转换系数x已承诺未提取金额。
4.违约损失率
违约损失率(Loss
Given
Default,LGD)是指给定借款人违约后贷款损失金额占违约风险暴露的比例,其估计公式为损失/违约风险暴露。《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要求实施内部评级法高级法的商业银行必须自行估计每笔债项的违约损失率,而实施内部评级法初级法的商业银行则由监管当局根据资产类别给定违约损失率。估计违约损失率的损失是经济损失,必须以历史回收率为基础,参考至少7年、涵盖一个经济周期的数据。
2. 债项信用评级是指?
债项评级是指对交易本身的特定风险进行计量和评价,反映客户违约后的债项损失大小。特定风险因素包括抵押、优先性、产品类别、地区、行业等。债项评级既可以只反映债项本身的交易风险,也可以同时反映客户信用风险和债项交易风险。
债项评级的内容:
1.债项评级与客户评级的关系
客户评级与债项评级是反映信用风险水平的两个维度,客户评级主要针对交易主体,其等级主要由债务人的信用水平决定;而债项评级是在假设客户已经违约的情况下,针对每笔债项本身的特点预测债项可能的损失率。因此一个债务人只能有一个客户评级,而同一债务人的不同交易可能会有不同的债项评级。
2.损失
客户违约后给商业银行带来的债项损失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经济损失,考虑所有相关因素,包括折现率、贷款清收过程中较大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二是会计损失,也就是商业银行的账面损失,包括违约贷款未收回的贷款本金和利息两部分。
3.违约风险暴露
违约风险暴露(Exposure
at
Default,EAD)是指债务人违约时的预期表内表外项目暴露总和。如果客户已经违约,则违约风险暴露为其违约时的债务账面价值;如果客户尚未违约,则违约风险暴露对于表内项目为债务账面价值,对于表外项目则为已提取金额+信用转换系数x已承诺未提取金额。
4.违约损失率
违约损失率(Loss
Given
Default,LGD)是指给定借款人违约后贷款损失金额占违约风险暴露的比例,其估计公式为损失/违约风险暴露。《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要求实施内部评级法高级法的商业银行必须自行估计每笔债项的违约损失率,而实施内部评级法初级法的商业银行则由监管当局根据资产类别给定违约损失率。估计违约损失率的损失是经济损失,必须以历史回收率为基础,参考至少7年、涵盖一个经济周期的数据。
3. 债项信用评级是指?
债项评级是指对交易本身的特定风险进行计量和评价,反映客户违约后的债项损失大小。特定风险因素包括抵押、优先性、产品类别、地区、行业等。债项评级既可以只反映债项本身的交易风险,也可以同时反映客户信用风险和债项交易风险。
债项评级的内容:
1.债项评级与客户评级的关系
客户评级与债项评级是反映信用风险水平的两个维度,客户评级主要针对交易主体,其等级主要由债务人的信用水平决定;而债项评级是在假设客户已经违约的情况下,针对每笔债项本身的特点预测债项可能的损失率。因此一个债务人只能有一个客户评级,而同一债务人的不同交易可能会有不同的债项评级。
2.损失
客户违约后给商业银行带来的债项损失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经济损失,考虑所有相关因素,包括折现率、贷款清收过程中较大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二是会计损失,也就是商业银行的账面损失,包括违约贷款未收回的贷款本金和利息两部分。
3.违约风险暴露
违约风险暴露(Exposure
at
Default,EAD)是指债务人违约时的预期表内表外项目暴露总和。如果客户已经违约,则违约风险暴露为其违约时的债务账面价值;如果客户尚未违约,则违约风险暴露对于表内项目为债务账面价值,对于表外项目则为已提取金额+信用转换系数x已承诺未提取金额。
4.违约损失率
违约损失率(Loss
Given
Default,LGD)是指给定借款人违约后贷款损失金额占违约风险暴露的比例,其估计公式为损失/违约风险暴露。《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要求实施内部评级法高级法的商业银行必须自行估计每笔债项的违约损失率,而实施内部评级法初级法的商业银行则由监管当局根据资产类别给定违约损失率。估计违约损失率的损失是经济损失,必须以历史回收率为基础,参考至少7年、涵盖一个经济周期的数据。
4. 债券价值评估的关键性指标?
01信用评级
由评级机构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做出相应评级,每一个信用等级还可用“+”“-”符号进行微调,表示略高或略低于本等级。
评级越高表明公司实力越强,违约风险越低,而低风险低收益,如果投资这类企业的债券收益就越少。
02利息及派息。
可转债每年都有利息,且逐年递增,发行时间越长利息就越高,以吸引投资者尽可能的长期持有,同时也会降低融资成本,比如强赎提前几年终止合同,只兑付前几年较少的利息即可。
03到期赎回价/到期价值
可转债发行时间为1-6年,如果持有到期,上市公司就会按照赎回价格进行赎回,这个价格又称为到期价值。
04
到期(年化)收益率
前面弄清楚了「剩余利息」和「到期价格」,那么按照可转债当前的价格买入,并一直持有到期,就会获得收益,那么这个收益的复利年化收益率就是「到期(年化)收益率」。
5. 债项信用评级是指?
债项评级是指对交易本身的特定风险进行计量和评价,反映客户违约后的债项损失大小。特定风险因素包括抵押、优先性、产品类别、地区、行业等。债项评级既可以只反映债项本身的交易风险,也可以同时反映客户信用风险和债项交易风险。
债项评级的内容:
1.债项评级与客户评级的关系
客户评级与债项评级是反映信用风险水平的两个维度,客户评级主要针对交易主体,其等级主要由债务人的信用水平决定;而债项评级是在假设客户已经违约的情况下,针对每笔债项本身的特点预测债项可能的损失率。因此一个债务人只能有一个客户评级,而同一债务人的不同交易可能会有不同的债项评级。
2.损失
客户违约后给商业银行带来的债项损失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经济损失,考虑所有相关因素,包括折现率、贷款清收过程中较大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二是会计损失,也就是商业银行的账面损失,包括违约贷款未收回的贷款本金和利息两部分。
3.违约风险暴露
违约风险暴露(Exposure
at
Default,EAD)是指债务人违约时的预期表内表外项目暴露总和。如果客户已经违约,则违约风险暴露为其违约时的债务账面价值;如果客户尚未违约,则违约风险暴露对于表内项目为债务账面价值,对于表外项目则为已提取金额+信用转换系数x已承诺未提取金额。
4.违约损失率
违约损失率(Loss
Given
Default,LGD)是指给定借款人违约后贷款损失金额占违约风险暴露的比例,其估计公式为损失/违约风险暴露。《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要求实施内部评级法高级法的商业银行必须自行估计每笔债项的违约损失率,而实施内部评级法初级法的商业银行则由监管当局根据资产类别给定违约损失率。估计违约损失率的损失是经济损失,必须以历史回收率为基础,参考至少7年、涵盖一个经济周期的数据。
6. 信用积分指标体系共有几个等级?
即反映资信等级高低的符号和级别。有的采用5级,有的采用9级或10级,有的采用4级。有的用A、B、C、D、E或特级、一、二、三、四级表示,有的用AAA、AA、A、BBB、BB、B、CCC、CC、C表示,也有的用prime1、prime2、prime3、Not prime表示。一般来说,长期债务时间长,影响面广,信用波动大,采用级别较宽,通常分为9级;、而短期债务时间短,信用波动小,级别较窄,一般分为4级。
在国际上还有一种惯例,即一国企业发行外币债券的信用等级要以所在国家主权信用评级为上限,不得超过。
7. 债券价值评估的关键性指标?
01信用评级
由评级机构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做出相应评级,每一个信用等级还可用“+”“-”符号进行微调,表示略高或略低于本等级。
评级越高表明公司实力越强,违约风险越低,而低风险低收益,如果投资这类企业的债券收益就越少。
02利息及派息。
可转债每年都有利息,且逐年递增,发行时间越长利息就越高,以吸引投资者尽可能的长期持有,同时也会降低融资成本,比如强赎提前几年终止合同,只兑付前几年较少的利息即可。
03到期赎回价/到期价值
可转债发行时间为1-6年,如果持有到期,上市公司就会按照赎回价格进行赎回,这个价格又称为到期价值。
04
到期(年化)收益率
前面弄清楚了「剩余利息」和「到期价格」,那么按照可转债当前的价格买入,并一直持有到期,就会获得收益,那么这个收益的复利年化收益率就是「到期(年化)收益率」。
8. 债券信用评级分几级?
九个信用等级
债券信用等级通常分为九个级别:“AAA”级是最高等级,表示安全度最高、风险最少;“AA”级表示安全度相当高,风险较小,能保证偿付本息;“A”级表示安全度在平均水平之上,有一定能力保证还本付息。“BBB”级表示安全度处于平均水平,状况较安全,但从稍长时期看,缺少一些保护性因素;“BB”级表示将来可能会出现一些影响还本付息的不利因素;“B”级表示收益力极低,将来安全性无保障;“CCC”级表示债务过多,有可能不履行偿还义务;“CC”级表示有高度投机色彩,经常不支付或延付利息;“C”级是最低级,表示前途无望,根本不能还本付息。在债券发行市场上,只有被评为前四个等级的债券才准予发行。
9. 债券信用评级分几级?
九个信用等级
债券信用等级通常分为九个级别:“AAA”级是最高等级,表示安全度最高、风险最少;“AA”级表示安全度相当高,风险较小,能保证偿付本息;“A”级表示安全度在平均水平之上,有一定能力保证还本付息。“BBB”级表示安全度处于平均水平,状况较安全,但从稍长时期看,缺少一些保护性因素;“BB”级表示将来可能会出现一些影响还本付息的不利因素;“B”级表示收益力极低,将来安全性无保障;“CCC”级表示债务过多,有可能不履行偿还义务;“CC”级表示有高度投机色彩,经常不支付或延付利息;“C”级是最低级,表示前途无望,根本不能还本付息。在债券发行市场上,只有被评为前四个等级的债券才准予发行。
10. 债券信用评级分几级?
九个信用等级
债券信用等级通常分为九个级别:“AAA”级是最高等级,表示安全度最高、风险最少;“AA”级表示安全度相当高,风险较小,能保证偿付本息;“A”级表示安全度在平均水平之上,有一定能力保证还本付息。“BBB”级表示安全度处于平均水平,状况较安全,但从稍长时期看,缺少一些保护性因素;“BB”级表示将来可能会出现一些影响还本付息的不利因素;“B”级表示收益力极低,将来安全性无保障;“CCC”级表示债务过多,有可能不履行偿还义务;“CC”级表示有高度投机色彩,经常不支付或延付利息;“C”级是最低级,表示前途无望,根本不能还本付息。在债券发行市场上,只有被评为前四个等级的债券才准予发行。
11. 债券价值评估的关键性指标?
01信用评级
由评级机构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做出相应评级,每一个信用等级还可用“+”“-”符号进行微调,表示略高或略低于本等级。
评级越高表明公司实力越强,违约风险越低,而低风险低收益,如果投资这类企业的债券收益就越少。
02利息及派息。
可转债每年都有利息,且逐年递增,发行时间越长利息就越高,以吸引投资者尽可能的长期持有,同时也会降低融资成本,比如强赎提前几年终止合同,只兑付前几年较少的利息即可。
03到期赎回价/到期价值
可转债发行时间为1-6年,如果持有到期,上市公司就会按照赎回价格进行赎回,这个价格又称为到期价值。
04
到期(年化)收益率
前面弄清楚了「剩余利息」和「到期价格」,那么按照可转债当前的价格买入,并一直持有到期,就会获得收益,那么这个收益的复利年化收益率就是「到期(年化)收益率」。
12. 信用积分指标体系共有几个等级?
即反映资信等级高低的符号和级别。有的采用5级,有的采用9级或10级,有的采用4级。有的用A、B、C、D、E或特级、一、二、三、四级表示,有的用AAA、AA、A、BBB、BB、B、CCC、CC、C表示,也有的用prime1、prime2、prime3、Not prime表示。一般来说,长期债务时间长,影响面广,信用波动大,采用级别较宽,通常分为9级;、而短期债务时间短,信用波动小,级别较窄,一般分为4级。
在国际上还有一种惯例,即一国企业发行外币债券的信用等级要以所在国家主权信用评级为上限,不得超过。
13. 信用积分指标体系共有几个等级?
即反映资信等级高低的符号和级别。有的采用5级,有的采用9级或10级,有的采用4级。有的用A、B、C、D、E或特级、一、二、三、四级表示,有的用AAA、AA、A、BBB、BB、B、CCC、CC、C表示,也有的用prime1、prime2、prime3、Not prime表示。一般来说,长期债务时间长,影响面广,信用波动大,采用级别较宽,通常分为9级;、而短期债务时间短,信用波动小,级别较窄,一般分为4级。
在国际上还有一种惯例,即一国企业发行外币债券的信用等级要以所在国家主权信用评级为上限,不得超过。
14. 债券信用评级分几级?
九个信用等级
债券信用等级通常分为九个级别:“AAA”级是最高等级,表示安全度最高、风险最少;“AA”级表示安全度相当高,风险较小,能保证偿付本息;“A”级表示安全度在平均水平之上,有一定能力保证还本付息。“BBB”级表示安全度处于平均水平,状况较安全,但从稍长时期看,缺少一些保护性因素;“BB”级表示将来可能会出现一些影响还本付息的不利因素;“B”级表示收益力极低,将来安全性无保障;“CCC”级表示债务过多,有可能不履行偿还义务;“CC”级表示有高度投机色彩,经常不支付或延付利息;“C”级是最低级,表示前途无望,根本不能还本付息。在债券发行市场上,只有被评为前四个等级的债券才准予发行。
15. 债券价值评估的关键性指标?
01信用评级
由评级机构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做出相应评级,每一个信用等级还可用“+”“-”符号进行微调,表示略高或略低于本等级。
评级越高表明公司实力越强,违约风险越低,而低风险低收益,如果投资这类企业的债券收益就越少。
02利息及派息。
可转债每年都有利息,且逐年递增,发行时间越长利息就越高,以吸引投资者尽可能的长期持有,同时也会降低融资成本,比如强赎提前几年终止合同,只兑付前几年较少的利息即可。
03到期赎回价/到期价值
可转债发行时间为1-6年,如果持有到期,上市公司就会按照赎回价格进行赎回,这个价格又称为到期价值。
04
到期(年化)收益率
前面弄清楚了「剩余利息」和「到期价格」,那么按照可转债当前的价格买入,并一直持有到期,就会获得收益,那么这个收益的复利年化收益率就是「到期(年化)收益率」。
16. 信用积分指标体系共有几个等级?
即反映资信等级高低的符号和级别。有的采用5级,有的采用9级或10级,有的采用4级。有的用A、B、C、D、E或特级、一、二、三、四级表示,有的用AAA、AA、A、BBB、BB、B、CCC、CC、C表示,也有的用prime1、prime2、prime3、Not prime表示。一般来说,长期债务时间长,影响面广,信用波动大,采用级别较宽,通常分为9级;、而短期债务时间短,信用波动小,级别较窄,一般分为4级。
在国际上还有一种惯例,即一国企业发行外币债券的信用等级要以所在国家主权信用评级为上限,不得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