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人数是时期指标(年平均人数怎么算?)
1. 年平均人数怎么算?
年平均人数
一年内各个时点的人口平均数。反映一定时期人口数量的平均水平指标。
主要用于计算人口增长率。
中文名:年平均人数
外文名:The average annual number
别名:年平均总人数
简介:一年内各个时点的人口平均数。反映一定时期人口数量的平均水平指标。
算法:年平均人数就是,每月人数相加再除以12。
劳动工资统计中,年平均人数是以12个月的平均人数相加之和除以12求得,或以4个季度的平均人数之和除以4求得。计算公式为:年平均人数=报告年内12个月平均人数之和÷12。或:年平均人数=报告年内4个季度平均人数之和÷4。在年内新成立的单位年平均人数计算方法为:从实际开工之月起到年底的月平均人数相加除以12个月。
年平均人数=(开工之月平均人数+…+12月平均人数)÷12
【年平均总人数】:
注:职工人数是个时点指标
算法:
每月的职工人数
=(月底职工人数+月初职工人数)/2,年度职工人数
=12个月职工人数之和/12,
即为年度平均职工人数。
2. 为什么从业人数属于时点指标?
从业人数是这一个时点统计出来的一个指标,每时每刻的从业人数都会有变化,有人离职,有人入职。
3. 什么是全年平均从业人员人数?
填报纳税人全年平均从业人数,从业人数是指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人数和企业接受的劳务派遣用工人数之和;从业人数指标,按企业全年月平均值确定,具体计算公式如下:月平均值=(月初值+月末值)÷2全年月平均值=全年各月平均值之和÷12全年从业人数=月平均值×12年度中间开业或者终止经营活动的,以其实际经营期作为一个纳税年度确定上述相关指标。
4. 什么是全年平均从业人员人数?
填报纳税人全年平均从业人数,从业人数是指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人数和企业接受的劳务派遣用工人数之和;从业人数指标,按企业全年月平均值确定,具体计算公式如下:月平均值=(月初值+月末值)÷2全年月平均值=全年各月平均值之和÷12全年从业人数=月平均值×12年度中间开业或者终止经营活动的,以其实际经营期作为一个纳税年度确定上述相关指标。
5. 年平均人数怎么算?
年平均人数
一年内各个时点的人口平均数。反映一定时期人口数量的平均水平指标。
主要用于计算人口增长率。
中文名:年平均人数
外文名:The average annual number
别名:年平均总人数
简介:一年内各个时点的人口平均数。反映一定时期人口数量的平均水平指标。
算法:年平均人数就是,每月人数相加再除以12。
劳动工资统计中,年平均人数是以12个月的平均人数相加之和除以12求得,或以4个季度的平均人数之和除以4求得。计算公式为:年平均人数=报告年内12个月平均人数之和÷12。或:年平均人数=报告年内4个季度平均人数之和÷4。在年内新成立的单位年平均人数计算方法为:从实际开工之月起到年底的月平均人数相加除以12个月。
年平均人数=(开工之月平均人数+…+12月平均人数)÷12
【年平均总人数】:
注:职工人数是个时点指标
算法:
每月的职工人数
=(月底职工人数+月初职工人数)/2,年度职工人数
=12个月职工人数之和/12,
即为年度平均职工人数。
6. 什么是数量指标?
数量指标是指在经济活动中用以反映规模大小和数量多少等数量特征的各种指标。它用绝对数表示。如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基本建设投资额、房屋竣工面积、职工人数等。数量指标对反映国民经济计划的实现程度,并据以规定各种具体比例关系等具有重要作用。它为各种有关质量指标的计算提供依据。
由于使用价值、计量单位等的不同,直接相加没有经济意义。为了解决这些不能直接相加的问题,得到反映这些不能直接相加的个别现象数量的总量指标,就需要引入一个因素,使不能直接相加的现象变为能相加的现象,这个因素就叫做同度量因素。
根据同度量因素的固定原则,其同度量因素应是质量指标,固定在基期,才能进行不同时期的产量对比分析。如果用报告期价格作同度量因素,由于报告期是不断变化的,作为同度量因素的价格也不断地变化,无法通过各个时期数量指标的对比来说明产量的变动。另外,从指数体系的要求来看,总量指标指数等于数量指标指数与质量指标指数的乘积,数量指标指数也就只能用基期的价格作同度量因素了。
7. 年平均人数怎么算?
年平均人数
一年内各个时点的人口平均数。反映一定时期人口数量的平均水平指标。
主要用于计算人口增长率。
中文名:年平均人数
外文名:The average annual number
别名:年平均总人数
简介:一年内各个时点的人口平均数。反映一定时期人口数量的平均水平指标。
算法:年平均人数就是,每月人数相加再除以12。
劳动工资统计中,年平均人数是以12个月的平均人数相加之和除以12求得,或以4个季度的平均人数之和除以4求得。计算公式为:年平均人数=报告年内12个月平均人数之和÷12。或:年平均人数=报告年内4个季度平均人数之和÷4。在年内新成立的单位年平均人数计算方法为:从实际开工之月起到年底的月平均人数相加除以12个月。
年平均人数=(开工之月平均人数+…+12月平均人数)÷12
【年平均总人数】:
注:职工人数是个时点指标
算法:
每月的职工人数
=(月底职工人数+月初职工人数)/2,年度职工人数
=12个月职工人数之和/12,
即为年度平均职工人数。
8. 为什么从业人数属于时点指标?
从业人数是这一个时点统计出来的一个指标,每时每刻的从业人数都会有变化,有人离职,有人入职。
9. 参保人数和员工规模的区别?
参保人数和员工规模是两个不同的指标。参保人数是指实际参加养老保险的实际人数。员工规模是指用人单位人数,它一般是一个区间数,并不精确到人。
一个企业的人员规模不是由参保人数决定的,而参保人数的人员规模,人员的年龄结构都不太相同,如果企业人员的年龄偏大,可能已经交够了15年或者20年的保险,就可以不交了。从保险人数上面就很难看出这个企业的规模,当然参保人数越多,这个企业的规模肯定会大一些。
10. 年平均人数怎么算?
年平均人数
一年内各个时点的人口平均数。反映一定时期人口数量的平均水平指标。
主要用于计算人口增长率。
中文名:年平均人数
外文名:The average annual number
别名:年平均总人数
简介:一年内各个时点的人口平均数。反映一定时期人口数量的平均水平指标。
算法:年平均人数就是,每月人数相加再除以12。
劳动工资统计中,年平均人数是以12个月的平均人数相加之和除以12求得,或以4个季度的平均人数之和除以4求得。计算公式为:年平均人数=报告年内12个月平均人数之和÷12。或:年平均人数=报告年内4个季度平均人数之和÷4。在年内新成立的单位年平均人数计算方法为:从实际开工之月起到年底的月平均人数相加除以12个月。
年平均人数=(开工之月平均人数+…+12月平均人数)÷12
【年平均总人数】:
注:职工人数是个时点指标
算法:
每月的职工人数
=(月底职工人数+月初职工人数)/2,年度职工人数
=12个月职工人数之和/12,
即为年度平均职工人数。
11. 参保人数和员工规模的区别?
参保人数和员工规模是两个不同的指标。参保人数是指实际参加养老保险的实际人数。员工规模是指用人单位人数,它一般是一个区间数,并不精确到人。
一个企业的人员规模不是由参保人数决定的,而参保人数的人员规模,人员的年龄结构都不太相同,如果企业人员的年龄偏大,可能已经交够了15年或者20年的保险,就可以不交了。从保险人数上面就很难看出这个企业的规模,当然参保人数越多,这个企业的规模肯定会大一些。
12. 什么是数量指标?
数量指标是指在经济活动中用以反映规模大小和数量多少等数量特征的各种指标。它用绝对数表示。如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基本建设投资额、房屋竣工面积、职工人数等。数量指标对反映国民经济计划的实现程度,并据以规定各种具体比例关系等具有重要作用。它为各种有关质量指标的计算提供依据。
由于使用价值、计量单位等的不同,直接相加没有经济意义。为了解决这些不能直接相加的问题,得到反映这些不能直接相加的个别现象数量的总量指标,就需要引入一个因素,使不能直接相加的现象变为能相加的现象,这个因素就叫做同度量因素。
根据同度量因素的固定原则,其同度量因素应是质量指标,固定在基期,才能进行不同时期的产量对比分析。如果用报告期价格作同度量因素,由于报告期是不断变化的,作为同度量因素的价格也不断地变化,无法通过各个时期数量指标的对比来说明产量的变动。另外,从指数体系的要求来看,总量指标指数等于数量指标指数与质量指标指数的乘积,数量指标指数也就只能用基期的价格作同度量因素了。
13. 什么是全年平均从业人员人数?
填报纳税人全年平均从业人数,从业人数是指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人数和企业接受的劳务派遣用工人数之和;从业人数指标,按企业全年月平均值确定,具体计算公式如下:月平均值=(月初值+月末值)÷2全年月平均值=全年各月平均值之和÷12全年从业人数=月平均值×12年度中间开业或者终止经营活动的,以其实际经营期作为一个纳税年度确定上述相关指标。
14. 什么是全年平均从业人员人数?
填报纳税人全年平均从业人数,从业人数是指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人数和企业接受的劳务派遣用工人数之和;从业人数指标,按企业全年月平均值确定,具体计算公式如下:月平均值=(月初值+月末值)÷2全年月平均值=全年各月平均值之和÷12全年从业人数=月平均值×12年度中间开业或者终止经营活动的,以其实际经营期作为一个纳税年度确定上述相关指标。
15. 为什么从业人数属于时点指标?
从业人数是这一个时点统计出来的一个指标,每时每刻的从业人数都会有变化,有人离职,有人入职。
16. 年末职工人数和全年平均职工人数有什么区别?
年末职工人数是年末这个时点,在册的职工人数。要求了解年末职工人数时,用这个指标。
全年平均人数是全年平均的职工人数。一般可以用每月末职工人数/12计算。
当计算有关人均指标,例如人均产量、人均产值、人均增加值、人均销售收入、人均利润等时,要用全年平均人数这个指标。
17. 年末职工人数和全年平均职工人数有什么区别?
年末职工人数是年末这个时点,在册的职工人数。要求了解年末职工人数时,用这个指标。
全年平均人数是全年平均的职工人数。一般可以用每月末职工人数/12计算。
当计算有关人均指标,例如人均产量、人均产值、人均增加值、人均销售收入、人均利润等时,要用全年平均人数这个指标。
18. 年末职工人数和全年平均职工人数有什么区别?
年末职工人数是年末这个时点,在册的职工人数。要求了解年末职工人数时,用这个指标。
全年平均人数是全年平均的职工人数。一般可以用每月末职工人数/12计算。
当计算有关人均指标,例如人均产量、人均产值、人均增加值、人均销售收入、人均利润等时,要用全年平均人数这个指标。
19. 参保人数和员工规模的区别?
参保人数和员工规模是两个不同的指标。参保人数是指实际参加养老保险的实际人数。员工规模是指用人单位人数,它一般是一个区间数,并不精确到人。
一个企业的人员规模不是由参保人数决定的,而参保人数的人员规模,人员的年龄结构都不太相同,如果企业人员的年龄偏大,可能已经交够了15年或者20年的保险,就可以不交了。从保险人数上面就很难看出这个企业的规模,当然参保人数越多,这个企业的规模肯定会大一些。
20. 为什么从业人数属于时点指标?
从业人数是这一个时点统计出来的一个指标,每时每刻的从业人数都会有变化,有人离职,有人入职。
21. 年末职工人数和全年平均职工人数有什么区别?
年末职工人数是年末这个时点,在册的职工人数。要求了解年末职工人数时,用这个指标。
全年平均人数是全年平均的职工人数。一般可以用每月末职工人数/12计算。
当计算有关人均指标,例如人均产量、人均产值、人均增加值、人均销售收入、人均利润等时,要用全年平均人数这个指标。
22. 什么是数量指标?
数量指标是指在经济活动中用以反映规模大小和数量多少等数量特征的各种指标。它用绝对数表示。如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基本建设投资额、房屋竣工面积、职工人数等。数量指标对反映国民经济计划的实现程度,并据以规定各种具体比例关系等具有重要作用。它为各种有关质量指标的计算提供依据。
由于使用价值、计量单位等的不同,直接相加没有经济意义。为了解决这些不能直接相加的问题,得到反映这些不能直接相加的个别现象数量的总量指标,就需要引入一个因素,使不能直接相加的现象变为能相加的现象,这个因素就叫做同度量因素。
根据同度量因素的固定原则,其同度量因素应是质量指标,固定在基期,才能进行不同时期的产量对比分析。如果用报告期价格作同度量因素,由于报告期是不断变化的,作为同度量因素的价格也不断地变化,无法通过各个时期数量指标的对比来说明产量的变动。另外,从指数体系的要求来看,总量指标指数等于数量指标指数与质量指标指数的乘积,数量指标指数也就只能用基期的价格作同度量因素了。
23. 参保人数和员工规模的区别?
参保人数和员工规模是两个不同的指标。参保人数是指实际参加养老保险的实际人数。员工规模是指用人单位人数,它一般是一个区间数,并不精确到人。
一个企业的人员规模不是由参保人数决定的,而参保人数的人员规模,人员的年龄结构都不太相同,如果企业人员的年龄偏大,可能已经交够了15年或者20年的保险,就可以不交了。从保险人数上面就很难看出这个企业的规模,当然参保人数越多,这个企业的规模肯定会大一些。
24. 什么是数量指标?
数量指标是指在经济活动中用以反映规模大小和数量多少等数量特征的各种指标。它用绝对数表示。如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基本建设投资额、房屋竣工面积、职工人数等。数量指标对反映国民经济计划的实现程度,并据以规定各种具体比例关系等具有重要作用。它为各种有关质量指标的计算提供依据。
由于使用价值、计量单位等的不同,直接相加没有经济意义。为了解决这些不能直接相加的问题,得到反映这些不能直接相加的个别现象数量的总量指标,就需要引入一个因素,使不能直接相加的现象变为能相加的现象,这个因素就叫做同度量因素。
根据同度量因素的固定原则,其同度量因素应是质量指标,固定在基期,才能进行不同时期的产量对比分析。如果用报告期价格作同度量因素,由于报告期是不断变化的,作为同度量因素的价格也不断地变化,无法通过各个时期数量指标的对比来说明产量的变动。另外,从指数体系的要求来看,总量指标指数等于数量指标指数与质量指标指数的乘积,数量指标指数也就只能用基期的价格作同度量因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