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对员工数量(上市前的员工持股计划靠谱吗?)
1. 上市前的员工持股计划靠谱吗?
上市前后都可以搞员工持股计划。只不过,上市前后公司的规模、实力、员工数量和质量、受监管程度等方面都比上市前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上市前后的员工持股计划在激励对象确定、股权激励数量确定、股权价格确定方面都会发生很大变化。
2. 一家上市公司机构持有数量多好还是少好?
不一定,机构持有只能说明它有一定的投资价值。并不一定有很大的涨幅。
炒股就是从事股票的买卖活动。炒股的核心内容就是通过证券市场的买入与卖出之间的股价差额,获取利润。股价的涨跌根据市场行情的波动而变化,之所以股价的波动经常出现差异化特征,源于资金的关注情况,他们之间的关系,好比水与船的关系。水溢满则船高,(资金大量涌入则股价涨),水枯竭而船浅,(资金大量流出则股价跌)
3. 一个上市公司的股票数是不是一定的?
不一样。 股票发行量不是上市公司自由确定,而是上市公司将上市后的流通股份报证监委审批,这样才能上市流通,上市公司股票一般可分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我们在市场上购买的只是公司的流通股,如果公司想新增股票,得再进行新的申报手续,不过是什么情况下可以进行新的增股,得看公司的业绩和市场走向,所以,上市公司股票不是由上市公司随意确定。股价涨跌并非由公司股票的多少确定。
4. 一个上市公司最多能发多少股?
1、公开发行:发起人认购股本数额不少于拟发行股本总额的35%,认购数额不少于人民币3000万元;向社会公众发行部分不少于拟发行股本总额的25%;公司职工认购的股本数额不超过向社会公众发行股本数额的10%。
2、配股发行:一次配股发行股份总数,不得超过前一次发行并募足股份后普通股总数的30%。
5. 上市公司股东人数增加是好事还是坏事?
个人拙见:股东情况分析主要关注以下内容:
(1)股东的总体人数变化。
(2)股东结构变化。
(3)机构投资者,特别是基金。
(1)股东的总体人数变化。
上市公司的定期报告中会披露股东人数。
股东人数短期内大幅度增长,意味着股东筹码分散,市场对股价的意见不统一。
排除其他影响股价因素的情况下,难以有大行情。
股东人数短期内迅猛缩减,意味着公司股票筹码集中度提升,市场对股价意见统一。有行情出现的概率大。
(2)股东结构变化。
主要是关注个人散户投资者与机构(基金、理财产品)的增减问题。
机构对股价的上涨推动作用更强。
(3)机构投资者。
千万不可忽视机构投资者的作用,也要关注一下是否有社保基金的进去。通过分析股东变化来预测股价,有很多的不可靠因素存在。
(1)因为上市公司每三个月才公布一次股东人数,数据不及时,而基金之类的机构已经在这三个月内布局完成了,该赚的也赚了。
(2)股东人数是某个时点的数据,在这个过程中,中间或许经历过云翻雨覆,机构在其中来回千万遍,但季末股东人数的多少有可能会被机构“突击”操作,突进,突出SO 股东人数变化分析只能作为预测股价的辅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