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上市公司查询(世界上十大半导体公司是哪些?)
1. 世界上十大半导体公司是哪些?
1.英特尔,成立于1968年,是半导体行业和计算创新领域的全球领先厂商,是美国三大芯片巨头之一,风靡全球的芯片供应商
2.高通,成立于1985年美国,是较大的无生产线半导体生产商、无线芯片组及软件技术供应商
3.英伟达,始创于1993年美国,是全球知名的电脑显卡供应商,也是较早推出图形处理器技术
4.联发科技,台湾上市公司,始创于1997年,是一家专注于创造横跨信息科技、消费电子及无线通信领域的IC解决方案的现代化企业
5.海思,华为技术公司旗下的从1991年就开始专注于制造消费电子、通信等领域的光网络芯的企业,前身为华为集成电路设计中心,2004年正式成立实体公司,致力于为各行各业的用户提供泛智能终端芯片解决方案。
6.博通,全球基础架构技术供应商,创立于1991年美国,专注于提供半导体和基础设施软件解决方案
7.AMD,创立于1969年美国硅谷,在2006年时收购了芯片巨头ATI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微处理器设计和制造的大型跨国公司
8.TI德州仪器,TI始于1930年的美国,总部位于得克萨斯州的达拉斯,以开发制造半导体和计算机技术而闻名于世,是世界较大的模拟电路技术部件制造商,全球知名半导体跨国公司
全球十大半导体公司(全球十大半导体公司有哪些)
9.ST意法半导体,意大利的SG微电子公司与法国半导体公司合并而成的,成立于1988年,是目前世界较大的半导体公司
10.NXP,源自于荷兰,前身是飞利浦旗下的分支公司,是全球性汽车半导体品牌,全球前十大半导体公司,总部位于荷兰。
2. 全球著名电子类上市公司?
1、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
三星电子,是三星集团旗下的子公司,韩国最大的消费电子产品及电子组件制造商,亦是全球最大的信息技术公司。2017年,三星电子在Interbrand全球品牌排行榜中名列第六位,连续第六年进入世界品牌前十强。
截至2016年3月,三星电子共有156家子公司,其中包括在韩国17家、美国33家、欧洲41家、中东与非洲地区13家、亚洲(除韩国和中国大陆外)22家以及中国大陆30家。2015年,三星电子旗下17种产品的市占率位居全球第一,居全球企业之首。
2、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台湾所说的“鸿海科技集团”即大陆所说的“富士康科技集团”。成立于1974年,鸿海科技集团是全球3C(电脑、通讯、消费类电子)代工领域规模最大、成长最快的国际集团,集团旗下公司不仅在台湾、香港、伦敦等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
更囊括当前台湾最大的企业、捷克前三大出口商、大中华地区最大出口商、2015年美国财富杂志全球企业排名第31名,及全球3C代工服务领域龙头等头衔。
3、日立(HITACHI)
日立(HITACHI),是来自日本的全球500强综合跨国集团,1979年便在北京成立了第一家日资企业的事务所。日立在中国已经发展成为拥有约150家公司的企业集团。
事业领域涉及能源系统、保障人们安全舒适出行的铁路等交通系统,运用大数据进行创新的信息系统,以及通过健康管理、诊断、医疗技术等提供健康生活的医疗保健等等。
4、索尼(SONY)
索尼公司是源自日本的跨国综合企业,以研制电子产品为主要事业,经营领域横跨消费电子产品、专业性电子产品、电子游戏、金融、娱乐及养老院等,拥有全世界的品牌知名度。
其最早前身为1946年5月创立的“东京通信工业株式会社”,由拥有技术研发背景的井深大与擅长公关、营销的盛田昭夫共同创办。总部位于东京都港区港南的索尼城(Sony City)。
5、松下(PANASONIC)
Panasonic的中文为“松下”(早期叫National,1986年开始逐步更改为Panasonic,2008年10月1日起全部统一为Panasonic)由日本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自1918年松下幸之助创业,发展品牌产品涉及家电、数码视听电子、办公产品、航空等诸多领域而享誉全球;
该企业品牌跃入《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松下于2012年10月31日宣布2012财年(2012年4月~2013年3月)的合并最终损益(按照美国会计标准)预期从盈利500亿日元下调为亏损7650亿日元。
3. 七彩虹是哪个上市公司控股?
七彩虹是七彩虹集团。
台湾承启集团宣布,合作伙伴大陆七彩虹集团以新台币约2.73亿元,取得承启大股东仲捷兴业100%股权,间接取得承启一席监察人,成为陆资企业取得台湾上市公司监察人席次首例。承启与七彩虹2012年结盟,为七彩虹代工主机板、显示卡及平板电脑等产品,并在2012年底推出“Colorfly”平板电脑。
4. 苏滁共有多少企业?
截至目前,苏滁现代产业园已签约引进企业近90家。其中,机械汽车产业共有企业20多家,协议引进资金近百亿元,涵盖新能源汽车、改装车、汽车零部件、智能装备、电气装备等领域,代表企业有上市公司长久集团、胜华波汽配、新加坡欣阳科技等;营养健康产业共有企业近20家,协议资金50多亿元,涵盖食品、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等领域,代表企业有上市公司南方黑芝麻、拉芳集团、台湾上市公司百略集团、优盛医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