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公司风险管理指标(衡量风险三个指标及含义是什么?)
1. 衡量风险三个指标及含义是什么?
衡量风险三个指标:贝塔系数、波动值、夏普指数。三个指标的含义是分别为:
1、夏普指数是指为一经风险调整后之绩效指标。夏普指数反映了单位风险基金净值增长率超过无风险收益率的程度,代表投资人每多承担一分风险,可以拿到较无风险报酬率(定存利率)高出几分的报酬。
2、贝塔系数是一种风险指数,用来衡量个别股
票或股票基金相对于整个股市的价格波动情况,反映的是一种证券或一个投资证券组合相
对于大盘的表现情况。
3、波动率是标的资产投资回报率的变化程度的度量。
2. 安全风险辨识lec是指什么?
L:likelihood,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E:exposur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C:consequence,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lec评价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评价操作人员在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作业时的危险性、危害性的半定量评价方法。LEC评价法(美国安全专家K.J.格雷厄姆和K.F.金尼提出)是对具有潜在危险性作业环境中的危险源进行半定量的安全评价方法,用于评价操作人员在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作业时的危险性、危害性。该方法用与系统风险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的乘积来评价操作人员伤亡风险大小,这三种因素分别是:L(likelihood,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exposur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和C(consequence,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3. 风险控制的责任等级划分?
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是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4级,并按各自等级情况处理:
A级:重大风险红色风险,评估属不可容许的危险。必须建立管控档案,应由企业重点负责管控,必须立即整改,不能继续作业,只有当风险登记降低时,才能开始或继续工作。
B级:较大风险/橙色风险,评估属高度危险。必须建立管控档案,必须制定措施进行控制管理,应由本企业安全主管部门和各职能部门根据职责分工负责管控。
C级:一般风险/黄色风险,评估属高度危险。应由所在车间负责管控,公司(厂)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监督落实。
D级:低风险/蓝色风险,评估属轻度危险和可容许的危险。应由所在的班组负责管控,车间负责监督落实。
扩展资料
商业银行应当逐步建立一套有效的风险控制制度体系,其中应包括建立健全以整体风险控制为目标的资产负债管理制度,以局部风险控制为内涵的授权授信、审贷分离及岗位操作与责任约束制度,以风险控制和评估为核心的风险管理制度和以风险转化为内容的保障制度。
在贷款增量和存量考核方面,首先要坚持贷款第一责任人制度,即谁放谁收,存量方面除密切注意监测贷款的流动性比率外,还要对那些即将形成的风险或已经形成的风险贷款划分责任,把贷款增量和存量在流动过程中形成的风险额与责任人的工资奖金挂钩,定期考评。
通过完善的规章制度使各业务部门相互制约,相互监督,既要给予业务部门应有的权力,又要防止将权力过于集中在某个部门。
考核风险控制官业绩好坏的主要指标当然是银行的资产质量,而资产质量是由分散的单笔资产业务组成的,因而对全行总体资产质量状况、单笔贷款的质量状况应当清清楚楚记录下来。对历来风险控制严格、尺度把握准确的风险控制人员,银行要有所激励。
如果经过审计和调查,发现市场拓展人员或风险控制官在一笔贷款运作过程中有故意过失,则应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
4. 在财务管理中经常用来衡量风险大小的指标有几个?
在财务管理中经常用来衡量风险大小的指标有收益率的方差、标准差和标准离差率等。
风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时期内可能发生的各种结果的变动程度,反映了收益的不确定性。
从财务管理的角度看,风险就是企业在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无法控制的因素作用,使企业的实际收益与预计收益发生背离,从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资产的风险是资产收益率的不确定性,其大小可用资产收益率的离散程度来衡量。一般来说,离散程度越大,风险越大。离散程度越小,风险越小。
5. 中国证券行业发展前景怎样?
目前,中国证券行业经过综合治理整顿和实施分类监管,证券行业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各家证券公司的资本实力稳步提高。但总体上国内证券公司数量、营业部众多,资产规模偏小,竞争较为激烈。证监会实行以净资本为核心的风险监管体系,各种新业务的开展也对净资本规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有利于各种资源向规模较大、资产优良的优质券商集中,未来行业集中度将会有所提高。
全国131家证券公司营业部破万家,竞争日趋激烈
2018年,我国证券行业共有131家证券公司,资产总额为6.26万亿元。在中国证券公司营业部可谓是个庞大的群体。2008年以前,全国证券营业部数量扩张比较缓慢,直至2008年5月,中国证监会放宽券商新设营业部的资格条件,鼓励券商发展营业网点。由于证券营业部的建设需要短暂的周期,因此这一决定的实施,促使券商营业部数量在此后两年大幅度增加。
截至2018年末,全国拥有证券营业部10376家。数量较多集中在沿海地区,这部分营业部分布密集的区域进一步增加了布局密度,广东、江苏、浙江是营业部最多的区域。证券经营机构营业部布局密度不断提高,使得同公司不同公司营业部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其中以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和北京竞争最为激烈。
TOP10在营收、净利润领域行业集中度均在40%以上
目前,我国证券行业存在新老两种商业模式,各项基于监管垄断的传统商业模式支撑着国内证券公司近20年的发展。所有证券公司从事同质化的业务,依靠垄断赚取利润,行业集中度因此不高。
国内证券业商业模式即将面临切换,在这个背景下,我国证券业集中度将面临长期上升的趋势,并可能逐步向海外证券业靠拢。事实上,2012年在经纪等传统业务领域,已经出现了集中度提升的现象。在更趋激烈的竞争中,赢者通吃的趋势未来可能会扩展到各项传统业务中。而新业务由于牌照发放的先后,本身集中度就很高,证券行业未来可能出现兼并整合浪潮,而且这一进程或许会大大提前。
从历年数据看,2007-2018年,中国证券行业集中度变化较为平稳,前十在营收、净利润领域行业集中度均在40%以上。
——更多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证券经营机构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