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加期货什么意思
保险加期货是指农业经营者或企业为规避市场价格风险向保险公司购买期货价格保险产品,保险公司通过向期货经营机构购买场外期权将风险转移,期货经营机构利用期货市场进行风险对冲的业务模式。
拓展资料:
期货历史简介:
1、市场最早萌芽于欧洲。早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就出现过中央交易场所、大宗易货交易,以及带有期货贸易性质的交易活动。最初的期货交易是从现货远期交易发展而来。第一家现代意义的期货交易所1848年成立于美国芝加哥,该所在1865年确立了标准合约的模式。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现代期货交易所应运而生。我国有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和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四家期货交易所,其上市期货品种的价格变化对国内外相关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最初的现货远期交易是双方口头承诺在某一时间交收一定数量 的商品,后来随着交易范围的扩大,口头承诺逐渐被买卖契约代替。这种契约行为日益复杂化,需要有中间人担保,以便监督买卖双方按期交货和付款,于是便出现了1571年伦敦开设的世界第一家商品远期合同交易所--皇家交易所。为了适应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改进运输与储存条件,为会员提供信息,1848年,82位商人发起组织了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1851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引进远期合同;1865年芝加哥谷物交易所推出了一种被称为期货合约的标准化协议,取代原先沿用的远期合同。这种标准化合约,允许合约转手买卖,并逐步完善了保证金制度,于是一种专门买卖标准化合约的期货市场形成了,期货成为投资者的一种投资理财工具。1882年交易所允许以对冲方式免除履约责任,增加了期货交易的流动性。
3、中国期货市场产生的背景是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随着国家取消农产品的统购统销政策、放开大多数农产品价格,市场对农产品生产、流通和消费的调节作用越来越大,农产品价格的大起大落和现货价格的不公开以及失真现象、农业生产的忽上忽下和粮食企业缺乏保值机制等问题引起了领导和学者的关注。能不能建立一种机制,既可以提供指导未来生产经营活动的价格信号,又可以防范价格波动造成市场风险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
农业的发展是怎样的?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已进 人新的历史阶段。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 突出表现为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 给侧。近几年,我国在农业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等方面进行积 极探索,为进一步推进农业转型升级打下一定基础,但农产品供求 结构失衡、要素配置不合理、资源环境压力大、农民收人持续增长 乏力等问题仍很突出,增加产量与提升品质、成本攀升与价格低 迷、库存高企与销售不畅、小生产与大市场、国内外价格倒挂等矛 盾亟待。必须顺应新形势新要求,坚持问题导向,调整工作重 心,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 能,开创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客服如何助力业务发展?
理赔客服,要专研业务知识,对客户认真负责,使客户通过理赔实惠,对公司的信任实例,来影响周围人群投保,促进公司的业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