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减少外汇(净出口为负意味着什么?)
1. 净出口为负意味着什么?
净出口为负意味着进口的数量大于出口的数量。
并非是实际汇率低到一定程度会让净出口为负,而是实际汇率高到一定程度会让净出口为负。实际汇率降低会使得:一单位外国的商品价值,相当于更多本国商品的价值。从而如果想要买入一单位外国商品,那就要卖出更多的本国商品来获得足够的外汇。买入一单位外国商品时,实际汇率越低,需要卖出的本国商品就越多,净出口就越多。
2. 为什么通货膨胀时,出口会减少?
短期内,通货膨胀时,国内市场价格上扬,汇率没有波动的时候,出口商品的价格也要随之提升(否则国内厂商会选择把出口货物改为国内销售),则出口受到抑制;但是进口商品的价格没有显著变化,相对价格下跌,对进口商品的需求更大,导致进口增加。
长期来看,通货膨胀会导致货币汇率下跌,导致出口增加和进口减少,抵消短期的影响。
3. 为什么煤炭出口减少?
有专家分析,资源短缺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国土资源部的报告称,中国现代化所需要的矿产资源里,到2020年,45种主要矿产能保证需求的只有6种。2010年,中国煤炭需求缺口大约为1亿吨,而到2020年缺口将达4亿吨。既然国内需求如此旺盛,能源如此紧张,我们为什么还要敞开大门,让煤炭源源不断地流向日本。
一方面,中国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不惜任何代价“创汇”的国家。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中国物资紧缺、外汇短缺的年代。资源型初级产品在中国出口产品中占主导地位,其中石油一直是中国最主要的外汇收入来源,煤炭、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等资源也都在出口排行榜上名列前茅。
这种低层次的出口结构仅仅是不惜血本换汇而已。但是,“创汇”在今天的中国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了。有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6月,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经达到2.45万亿美元,超过了世界124个国家GDP的总和。可见,一味扩大出口赚取外汇的时代已经终结,中国再也没有必要用低价贱卖资源换取外汇了。
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的发展需要更多的资源储备支撑,我们的资源理应留给自己用。其实,中国的自然资源十分匮乏,45种主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铝和铜等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储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9.7%和25.5%。
在这种情况下,煤炭应通过内销发挥其更大作用,创造更多价值和财富。有关数据显示,1吨原煤支撑着7000元国内生产总值;按照现在全国供电煤耗率约375克/千瓦时标准煤计算,1吨原煤大约可以发电1900千瓦时。
中国是个发展中大国,煤炭等矿产资源非常宝贵,因此国家对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非常必要。我们切不可因一时之利而影响了未来经济的发展,影响了未来国家的能源安全,影响了子孙后代的福祉。政府管理部门应仿效10年来减少或最终停止石油出口的办法,加强煤炭出口配额管理,限制煤炭出口数量,保证强劲的国内市场需求。原因非常简单,如果综合评价煤炭出口的意义和作用,我们可以发现继续煤炭出口弊大于利。
4. 出口为什么负增长?
1. 国际市场需求不足:由于全球经济增长疲弱,加之新冠疫情的影响,许多国际市场的需求出现疲软,这导致出口产品销售量下降。
2. 贸易保护主义:一些国家采取了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加强对进口商品的限制和打压,对我国的出口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从而引起负增长。
3. 原材料价格上涨:随着国际市场需求减少,特别是重要原材料价格上涨,出口产品的成本也相应增加,从而影响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4. 外汇汇率波动:外汇汇率波动也是出口负增长的一个因素之一。在人民币升值或波动的情况下,出口产品的价格上涨,而在人民币贬值或波动的情况下,出口企业相应的收入将会受到损失。
总之,出口负增长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建议政府以及企业切实加强产品技术研发,提高市场竞争力,拓展新兴市场和多元化贸易渠道,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品牌形象,加强对外贸易谈判和合作等方面的努力,从而促进出口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