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消息,国内期货市场开盘,受美豆重大利好消息刺激,早盘国内商品开盘,农产品(14.030, 0.40, 2.93%)期货飙升,豆粕菜粕期货直线涨停,豆粕主力合约11万手买单封死涨停板。
周三(5月11日)早盘国内大宗商品期货全面飘红,农产品(14.100,0.47, 3.45%)领涨,豆粕、菜粕涨停,大豆盘中触及涨停,豆油、菜油涨幅逾3%。
观望的“僵尸企业”还没反应过来,以螺纹钢为代表的“黑色系”已掉头向下,开启了暴跌之旅。从暴涨到暴跌,“黑色系”风格转换之快令人咋舌。
透过几个简单的数据就可以看出彼时期货市场的热度。统计数据显示,4月21日和22日,螺纹钢的成交量均突破了2000万手,分别达到2307万手和2319万手,换算成吨计算,达2.3亿吨。这个数字创造了国际期货品种交易量纪录。
5月6日,大商所最新发布的通知显示,自5月10日起焦炭、焦煤、铁矿石和聚丙烯品种非日内交易手续费标准恢复至原成交金额的万分之0.6,上述四品种同一合约当日先开仓后平仓交易手续费标准继续维持万分之7.2(焦炭、焦煤)、万分之3(铁矿石)和万分之2.4(聚丙烯)的现有水平不变。
中国证监会主席助理黄炜出席并讲话(全文附后)。东北证券投教基地、新华网、广东证监局负责人,评审专家以及投资者代表分别在会上就进一步做好投资者教育工作发言。首批获得命名的基地负责人,证监会相关部门、相关系统单位以及基地所在辖区证监局的负责人,首批投教基地评审专家、投资者以及部分媒体代表出席会议。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面对5月9日开盘螺纹钢、铁矿石、热卷、锰硅、焦炭等黑色系商品期货价格直逼跌停,一家私募机构期货操盘手感慨说。
2016年5月11日上午盘面,截至发稿,个股涨停信息一览。
业内人士表示,不管是从实体经济实际改善还是预期层面,BDI都会领先下跌,而煤焦钢价格走势也会再次寻求底部支撑。
失败的投资者大多有一个共性,即时常抱怨自己“生不逢时”,做期货交易未能遇到好时机,所以才导致亏损,而对自身因素却往往避重就轻。殊不知自身素养的高低才是决定交易成败的关键。
多位期货业内人士坦言,黑色系商品期货之所以出现集体暴跌,一方面是这些期货品种此前涨幅过大,仍有回调空间;另一方面市场对政策的预期有偏。
光大期货分析师赵燕表示,“五一”小长假过后国内农产品市场表现相对强于周边商品市场。
5月10日消息,商品早盘全线低开,黑色系继续大跌,盘中铁矿石一度封跌停板,螺纹钢、热卷大跌逾7%,焦炭、焦煤集体暴跌。
今年4月,期货市场行情跌宕,让不少人内心纠结。空头的纠结在于是否要止损,多头的纠结在于何时止盈。
工业品期货近期的走势可以用“过山车”来形容。
实际上,从国内三大交易所连续提高商品期货交易手续费开始,前期热门品种就“应声而落”,而一批参与其中的高频交易者也纷纷暂别市场。
实际上,加上昨日的黑色系商品期货的暴跌,自5月3日以来(除周六日),黑色系商品期货价格已经累计5个交易日下跌。
昨日,受各种利空消息影响,黑色系商品期货遭遇黑色星期一。
周一,除沪铅小幅收红外,国内期市有色板块全线下挫。其中,沪铜主力1607合约跌2.02%,报收35840元/吨,总持仓增加50236手至76.7万手。分析人士认为,日前公布的中国外贸数据回落,令市场悲观情绪发酵,铜市消费前景进一步堪忧,期价应声回落。业内人士认为,市场对4月中国外贸数据以利空解读,导致有色市场跌势难改。
在监管层的制度限制等作用下,目前商品期货市场有“降温”迹象,市场普遍关注前期疯涨究竟是反弹还是反转,后市商品投资又将何去何从?
5月首周大宗商品市场结束了“高温模式”,迅速变脸。生意社大宗58榜显示,2016年第18周(5月2日-5月6日)37.93%的商品上涨,58.62%的商品下跌,另有3.45%的商品持平。
年初以来大宗商品走出了一波不错的反弹行情,其中铁矿石和螺纹钢首当其冲,成为这轮大宗商品上涨的龙头。在短短四个多月里,铁矿石价格上涨了近80%,螺纹钢价格上涨了70%左右。
5月9日消息,受周末钢材现货价格大跌影响,商品早盘开盘黑色系闪电跳水,多品种开盘不到3分钟跳水幅度超7%。
5月9日,期货市场遭遇“黑色星期一”。除棕榈、郑油等部分农产品上涨,其他商品几乎全线下跌。其中,黑色系商品领跌。至午间收盘,热卷、螺纹、铁矿三大黑色板块主力商品全部跌停,此外,硅铁、硅锰期货主力合约盘中也触及跌停。
由黑色品种带动的近期期价飙升惊动了管理层。于是在证监会的强压下,三大交易所纷纷出台措施,对商品期市强行降温。也许有去年金融期货的前车之鉴,此次事件的媒体关注度非常之高,这大大出乎笔者的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