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视点:焦炭要跌了吗?
据国家统计局11月14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1月上旬,全国焦炭(二级焦)价格报2492.2元/吨,较上期上涨116.8元/吨,涨幅4.9%。各地区吨焦盈利较高。下游钢厂冬储备货正常。但是由于目前焦价高位,贸易商心态转弱,大部分暂停采购,市场观望情绪渐浓。而且据青岛大宗了解的最新消息显示,目前已有个别钢厂打算下调焦炭采购价50元/吨,周末也有贸易商反应河北某钢厂有下调焦炭采购价100元/吨的准备,叠加悲观的宏观大背景,焦钢博弈又将继续上演。
首先,钢厂利润收缩,需求降低
近期,钢材价格不断下调,前期在利润空间较大,钢厂在不亏钱的前提下,开工没有降低,需求上形不成太大影响。而钢材价格持续下跌,钢厂利润空间已被压缩,且钢厂库存开始上升,后期若库存继续加大,那么钢价下滑将导致钢厂亏损,钢厂检修停产的概率将有所增加,对焦炭需求也将减少。且据青岛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数据统计,截止4月14日,盈利钢厂高炉开工率85.28%,环比下降3.5%,有数据也可反映出目前钢厂利润空间压缩,钢厂受此影响开工下降。
其次,采暖季限产文件逐步下达,钢厂开工受限
14日,《淄博市2018—2019年工业企业秋冬季错峰生产调控实施方案》印发,该方案规定自2018年11月15日至2019年3月15日,钢铁、焦化、水泥等多个重点行业将采取差异化错峰生产措施,旨在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秋冬季环境空气质量。 其中钢铁行业中有高炉炼铁工序的,限产50%。
同日,11月14日下午,郑州市攻坚办召开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新闻通气会。该会议规定自2018年11月15日至2019年3月15日,全市钢铁、焦化、铸造、建材、有色金属、医药(农药)等行业,实施错峰生产。其中,钢铁行业实施限产50%以上(含轮产)。对达到超低排放的钢铁企业,限产比例减少至20%。 铸造行业:实施停产。
河南省环保文件指出自2018年11月15日至2019年3月15日,河南全省工业企业实行错峰生产。其中达到超低排放的钢铁企业,以及电炉短流程炼钢生产线,作为豁免类,原则上可免于错峰;仅烧结工段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钢铁企业,限产20%左右;未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钢铁企业,限产50%左右。
据青岛大宗了解,截至11月16日全国247家钢厂高炉开工率为78.4%,环比上周降0.7%,同比降2.9%;钢厂盈利率91.09%,环比降0.81%。全国163家钢厂高炉开工率67.82%环比上期增加0.14%,钢厂盈利率84.05%环比上周增0.61%。
由以上数据也可看出目前钢厂利润压缩叠加采暖季限产等影响,开工收紧,对焦炭目前的高位价格形成一定利空。
焦煤价格坚挺,焦企供应有限
目前受环保影响以及邻近年底,煤企多以保安全生产为主,持续控制开采,原煤供应收紧。煤企销售情况较好,尤其是优质焦煤,预计仍有小幅探涨空间。目前多数煤种价格已经较高,短时间内对焦炭形成一定支撑。截至上周,CCI山西高硫指数1203元/吨,月环比上调67元/吨;CCI山西低硫指数1703元/吨,月环比上调110元/吨;灵石肥煤指数1170元/吨,月环比上涨70元/吨。
焦企开工方面,11月16日山西焦化受到采取临时性限产的通知,该通知规定2018-2019采暖季允许的生产负荷核定结果为“焦炉结焦时间延长至30小时”。具体安排为自2018年11月15日至2019年3月15日,按照结焦时间延长到30小时的生产负荷执行,预计影响销售收入6.8亿元左右。同时据钢联数据显示截至上周末全国100家独立焦企样本产能利用率为77.02%,周环比下降1.58%;日均产量37.35万吨,减少0.77万吨。
整体来看目前利好利空交织短期焦煤价格小幅调涨依旧能为焦炭提供支撑,且钢厂需求降低并不是非常明显,环保压力下,焦企开工较低,处于低库存状态。但钢厂亏损也难以改变,叠加采暖季限产开工受限,焦炭已不具备继续冲高的可能,短时间内大概率高位维稳,个别企业恐面临回调风险。
青岛大宗商品交易中心 徐丹
本文由青岛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原创,如需转载,请标明出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