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指标和指数(什么是统计指数,有什么作用?)
1. 什么是统计指数,有什么作用?
这不是一个特定的概念。是个统称。
广义指数是泛指社会经济现象数量变动的比较指标,即用来表明同类现象在不同空间、不同时间、实际与计划对比变动情况
的相对数。狭义指数仅指反映不能直接相加的复杂社会经济现象在数量上综合变动情况的相对数。
指数作为一种对比性的统计指标具有相对数的形式,通常表现为百分数。它表明:若把作为对比基准的水平(基数)视为100,则所要考察的现象水平相当于基数的多少。譬如,已知某年全国的零售物价指数为105%,这就表示:若将基期年份(通常为上年)的一般价格水平看成是100%,则当年全国的价格水平就相当于基年的105%,或者说,当年的价格上涨了5%。
2. 同期平均法中的季节指数是什么统计指标?
又称季节比率,一种比较相对指标!
3. 统计指标体系的编制原则及方法?
编制指数体系的原则有:
1、编制数量指标的一般原则:以基期的质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
2、编制质量指标指数的一般原则:以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 指数体系的特点: (1)具备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指数。 (2)体系中的单个指数在数量上能相互推算。例如,已知销售额指数、销售量指数,则可推算出价格指数;已知价格指数、销售量指数,则可推算出销售额指数。 (3)现象总变动差额等于各个因素变动差额的和。
4. 统计指数的统计指数的分类?
统计指数按照不同的研究目的和要求,可以作如下各种分类:
1.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统计指数按所研究对象的范围不同,可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个体指数反映某种社会经济现象个别事物变动的情况。如反映某一种商品物价变动的情况。总指数则综合反映某种事物包括若干个别事物总的变动情况,如反映若干商品总的物价变动情况。有时为了研究需要,在介于个体指数与总指数之间,还编制组指数(或类指数)。组指数的编制方法与总指数相同。
2.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统计指数按所表示的特征不同,可以分为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数量指标指数反映现象总体的规模和水平的变动状况,如产量指数,职工人数指数等。质量指标指数则反映现象总体内涵质量的变动,如商品物价指数,劳动生产率指数等。
3.动态指数和静态指数
统计指数按其本来的涵义,都是指动态指数。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涵义渐渐推广到了静态事物和空间对比,因而产生了静态指数。所谓静态指数是指在同一时间条件下不同单位,不同地区间同一事物数量进行对比所形成的指数;或同一单位,同一地区计划指标与实际指标进行对比所形成的指数。
4.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统计指数按在指数数列中所采用的基期不同,可以分为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定基指数指在数列中以某一固定时期的水平作对比基准的指数;环比指数则是以其前一时期的水平作为对比基准的指数 。
5. CPI , IPI , WI分别是指什么?
CPI 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IPI 工业生产指数(Industrial Production Index),是西方国家普遍用来计算和反映工业发展速度的指标,也是景气分析的首选指标。
WI又称为SOP,是作业人员的工作准则,将作业人员的工作予以说明与规范,以达到作业的一致性与标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