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债回报率多少?
一、中国国债回报率多少?
2008年记账式(六期)国债,期限30年,票面年利率为4.50%;2007年记账式(六期)国债,期限30年,票面年利率为4.27%。20年国债的收益率,大约在4.2%4.4%之间
二、历次国债发行是股票牛市吗
第一次:1997年,发行7500亿特别国债散岩,棚掘唤a股迎来一波小牛市,上证指数从1000点涨到2200点。
第二次:2007年,发行.155亿特别国债,但由于a股已经处于牛市高点,次年a股出现一波杀跌,走出大熊市从6124点暴跌到1664点。
第三次:2020年,发行1万亿特别国债,同样刺激a股迎来一轮阶段性行情,上证指数从2646涨到3458点。
第四次:2022年,发行7500亿特别国债,而此时此刻a股处于可投资价值之内,也就是牛链凯市爆发前夜,很大概率会点燃a股的导火线。
因此,根据历史三次发行特别国债,除了2007年引发a股下跌之外,另外两次都刺激a股迎来一波上涨,迎来小牛市,足够证明特别国债的发行对股市确实有刺激作用。
而此次发行7500亿特别国债,肯定也不例外,90%的概率会点燃a股启动牛市;理由是本次7500亿复工复产,全面复工复产之后经济复苏,经济是股市晴雨表,A股要来牛了。
历次国债发行是股票牛市。
足够证明特别国债的发行对股昌哗市确实有刺激作液迅埋用,国债的发行是财政部为市场实实在在的补充资金,只要市场有钱好办事,对于股市也是构成绝对闹蚂性的利好。
不一定。与股票牛市相比,国债发行的影响力并不是那么大,它们不会引发股侍唯市大起大落。但是,政府出台有利于国债发行的闷谈核政策措施,如减税、降费、增加投蚂掘资等,可能推动牛市的出现。
中国股市一共来了十一次牛市,分别为:
第一次牛市:1990年12月19日~1992年5月26日(96.05~1429)(一年半后,1380%);
第二次牛市:1992年11月17日~1993年2月16日(386~1558);
第三次牛市:1994年7月29日~1994年9月13日(325~1052);
第四次牛市:1995年5月18日~1995年5月22日(582~926);
第五次牛市:1996年1月19日~1997年5月12日(512~1510);
第六次牛市:1999年5月19日~2001年6月14日(1047~2245);
第七次牛市:2005年6月6日~2007年10月16日(998~6124);
第八次牛市:2008年10月28日~2009年8月4日(1664~3478);
第九次牛市:友笑2012年12月4日~2013年2月18日(1949~2444,23.56%);
第十次牛市:2013年6月25日~2013年9月12日(1849~2270);
第十一次牛市:2014年3月12日~2015年6月12日(1974~5166)。
扩展资料:
特征介绍
1、小型股先发动涨势,不断出现新的高价。
2、不利股市的消息频传,但是股价却跌不下去时,为多头买进时机。
3、利多消息在报章杂志上宣布时,股价即上涨。
4、股价答告轮不断地以大幅上扬,小幅回档再大幅上扬的方式波段推高。
5、个股不断以板块轮涨的方式将指数节节推高。
6、人气不断地汇集,投资人追高的意愿强烈。
7、新开户的人数不断增加,新资金源源不断涌入。
8、法人机构、大户进场买进。
9、除息、除权的股票很快地就能填息或填权。
10、移动平均线均呈多头排列,日、周、月、季线呈平行向上排列。
11、6日RSI介入50~90之间。
12、整个经济形势明显好转,政府公布的利好消息频传。
13、本地股市和周边股市同步不断上扬,区域间经济呈活跃趋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牛市清信
三、国债风险有多大?
国债也是有风险的。
我国国债利用的收益率较低,同样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其主要原因有: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本身具有投资额大、周期长、效益低的特性,存在较大风险;
二是我国现行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体制具有较明显的市场性特点,而资金的使用却具有较强的计划性特点,也影响其效益的发挥;
三是存在工链野作组织不力,建设环境不佳,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管理松弛,不能按期建成投产等情况。
国债的举借是建立在政府信用的基础上,而且国债的偿还是以税收收入为保障的。国债的使用一般都是以安排财政支出方式实现的,棚戚喊所以存在政府预算软约束。
这种软约束造成国债资金的使用和管理部门,在掌握资源后出现浪费、腐败、寻租等行为,不仅会降低资源使用效率,而且对整个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和社会福利造成伤害。
故国债资金的使用风险主要隐含于国债资金的使用方向选择的不确定性上。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配置资源的主体,政府的职能只是弥补市场缺仔厅陷,提供公共服务,而不能成为配置资源的主体。因此,大规模地发行国债来支持经济的增长,有可能导致资源配置的效率损失。
扩展资料:
国债发行目的:
1、筹措军费
在战争时期军费支出额巨大,在没有其他筹资办法的情况下,即通过发行战争国债筹集资金。发行战争国债是各国政府在战时通用的方式,也是国债的最先起源。
2、平衡财政收支
一般来讲,平衡财政收支可以采用增加税收、增发通货或发行国债的办法。
以上三种办法比较,增加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作法,固然是一种好办法但是增加税收有一定的限度,如果税赋过重,超过了企业和个人的承受能力,将不利于生产的发展,并会影响今后的税收。
增发通货是最方便的做法,但是此种办法是最不可取的,因为用增发通货的办法弥补财政赤字,会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其对经济的影响最为剧烈。在增税有困难,又不能增发通货的情况下,采用发行国债的办法弥补财政赤字,还是一项可行的措施。
政府通过发行债券可以吸收单位和个人的闲置资金,帮助国家渡过财政困难时期。但是赤字国债的发行量一定要适度,否则也会造成严重的通货紧缩。
3、筹集建设资金
国家要进行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为此需要大量的中长期资金,通过发行中长期国债,可以将一部分短期资金转化为中长期资金,用于建设国家的大型项目,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4、借换国债的发行
借换国债是为偿还到期国债而发行,在偿债的高峰期,为了解决偿债的资金来源问题,国家通过发行借换国债,用以偿还到期的旧债,“这样可以减轻和分散国家的还债负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债使用风险
国债是有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和利率风险。信用风险即国家信用风险,例如国家破产。但是当前情况下,我国经济稳中向好,出现信用风险的概率几乎为零,持有到期拿回本金和利息是不成问题的。国债出现亏损的风险主要来源于投资者本身的操作:1、提前赎回
国债的持有期限较长,以三年期和五年期为主。如果投资者因急需用钱而提前支取,那么银行会按照本金的1‰收取手续费。
提前支取的利息则按实际持有期限靠档计息,持有时间小于6个月是不计息,持有时间越长,利息损失相对越小,但提前支取都会损失一定的利息预期收益和手续费,如果扣除的手续费抵不上预期收益,那么投资者就可能亏损。2、记账式国债交易亏损储蓄国债不可上市交易,但记账式国债是可以通过证券账户进行买卖的,如果出现市场行情波动,记账式国债交易也有亏损的可能性。二、国债风险与银行无关国债的发行主体为国家,本息兑付都由国家财政负责,银行只是受财政部和央行委托的国债代销机构。所以国债的风险与银行并无直接关系。即使银行倒闭,《存款保险条例》也并不适用于国债,不存在国家赔付的问题。国债是债的一种闷掘键特殊形式,同一般债权债务关系相比具有以下特点:散慎从法律关系主体来看国债的债权人既可以是国内外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也可以是某一国家或地区的政府以及国际金融组织,而债务人一般只能是国家。从法律关系的性质来看
国债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消灭较多地体现了国家单方面的意志,尽管与其他财政法律关系相比,国债法律关系属平等型法律关系,但与一般债权债务关系相比,则其体现出一定的隶属性,这在国家内债法律关系中表现得更加明显。
从法律关系实现来看国债属信用等级最高、安全性最好的蚂巧债权债务关系。从债务人角度来看国债具有自愿性、有偿性、灵活性等特点。从债权人角度国债具有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