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百货2023年报(民生银行2023分红派息方案?)
1. 民生银行2023分红派息方案?
公司22年年报还没有披露,23年派息分红方案暂时没有披露。
根据公司往年利润分配情况和分配时间,公司会在23年6月20号至7月15号之间进行股利发放。
2. 2023年官方提醒储备粮食是真的吗?
是真的。我想国家鼓励贮存点粮,应基于疫情造成世界粮食危机,中国是人口大国粮食问题是关系民生大问题,可以减轻国家粮库负担。现在无论是市民还是农民都不怎么在家存备粮食,都是吃多少买多少,万一有突发事件,会产生不能快速送粮到需求的情况,还是贮存点好!
3. 2023年万柏林区民生项目有哪些?
2023年万柏林区民生项目包括:
景观改造:改善景观环境,改善景观设施,改善景观布局,改善景观园林绿化。
城市公共服务:教育、医疗、健康、技术培训、社会支持性服务等。
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提升旅游文化活动的科学化、专业化水平,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发展。
传统民俗保护:推动当地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建立民俗保护体系,大力推广当地民俗文化活动。
环境保护:加强空气、水质、噪声等环境污染治理,实施全面治污工作,建立健全环境保护体系。
公共安全保障:加强公共安全管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改善安全环境,建立完善的安全规范体系。
就业扶持:通过创业孵化、实习培养、技能提升等政策支持,为当地人口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就业增长。
公共设施建设:建设公共学校、公共医院、文化活动中心、运动中心等,改善居民的居住和生活条件。
4. 河北20项民生工程是什么?
棚户区改造工程。计划开工11.7万套,全省符合条件的棚改项目全部开工,棚改安置房建成10.5万套,更好满足群众住房需求。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698个,2000年底前建成的老旧小区实现应改尽改。
城中村改造安置房建设工程。大力实施城中村改造攻坚行动,完成148个城中村安置房建设。
城市改造提升工程。深入实施城市和县城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实现主要道路“水洗机扫”全覆盖。新建口袋公园1000个。补齐城市照明短板,提升重要节点亮化水平,严格管控“灯光秀”。集中治理私搭乱建、广告牌匾、沿街建筑外立面、屋顶劣质彩钢瓦。各县(市、区)至少改造提升3条“四化”样板示范街道。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建成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17座,同步关停剩余的22座生活垃圾填埋场,实现城乡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全覆盖、新增生活垃圾零填埋。完成全省126个生活垃圾填埋场治理工作,严防污染地下水。
城市公共停车设施建设工程。大力推动城市公共停车设施建设,新增城市公共停车位不少于20万个,其中在城市中心等停车位需求量大的区域建设的停车位不低于40%。
农村厕所改造提升工程。坚持求好不求快,改造农村户用卫生厕所70万座,其中新建50万座、改建20万座,建设农村公厕10500座,实现行政村公厕基本全覆盖。
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工程。完成剩余9000个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工程,实现全省具备条件的村庄分类施策无害化处理设施全覆盖。
“四好农村路”提升工程。全省建设改造农村公路7000公里,其中农村公路“对接路”400公里,全省县城30公里范围内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运行率达到99%以上。
农村生活水源江水置换工程。在石家庄、保定、邢台、邯郸和定州、辛集等市的41个县(市、区)和具备条件的地区实施农村生活水源江水置换项目,新增江水置换人口700万以上,实现南水北调受水区农村居民全部饮用引江水。
就业促进工程。认真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全省城镇新增就业86万人,开展就业职业培训54万人次,创建省级劳务品牌30个。
养老服务提质增能工程。支持3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改善居家生活照料条件,提升居家养老服务品质。全面落实社区日间照料服务机制。
精准助残服务工程。为残疾人提供康复、辅助器具适配、就业培训、托养、教育、家庭无障碍改造等服务20万人次以上。
政务服务就近办、网上办、自助办提升工程。全省接入政务服务智能终端的村(社区)及各类经营网点达到3000个以上,乡村两级认领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100%(除不宜网办事项外),高频便民服务全部实现自助办理。
义务教育学校扩容增位工程。在120所中小学校新建、改扩建教学用房15万平方米,扩充2万个容量增位,实现超大班额动态清零。
文化体育惠民工程。面向全省城乡居民发放文化惠民卡(券)200万张以上,进一步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在全省旅游相关区域建设标准化旅游厕所200座以上。在健身设施全覆盖的基础上更新1万处,建设足球场200片、多功能篮球场400片、健身步道500公里;高标准举办省市县三级冰雪运动会,开展冰雪赛事活动不少于6000场(次)。
康复中心服务能力提质工程。组建市级康复医疗专家库,对167个县(市、区)已建成的康复中心康复医疗工作人员每季度开展1次培训,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建立对口帮扶制度,提升康复中心服务能力。
婴幼儿照护服务试点示范工程。修改完善《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质量评价标准》,提升婴幼儿照护服务省级试点质量,到2022年10月底,将160家省级试点打造成具有示范带动效应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并在全省推广,逐步扩大全省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覆盖率。
孕妇产前基因免费筛查工程。为全省符合条件的孕妇(含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在孕中期免费提供孕妇产前基因检测服务,做到应查尽查、全覆盖,有效预防和减少唐氏儿和聋哑儿,不断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河北福嫂·燕赵家政”提升工程。全省建立巾帼家政基地100个,培树“河北福嫂”系列先进典型1000人。
5. 2023年民用电价有调整吗?
答:到目前为止2023年民用电价没有调整o具体到以后就无法估计了。民用电价涉及到千千万万户家庭:也是最基本的民生o
6. 2024年有粮补吗?
没有。
在2023年出现千年大干旱,其实是有可能会爆发粮食危机的。因为在2022年,国外已经有很多的国家开始限制粮食的出口,欧洲许多国家已经出现了粮食的危机,并且这种趋势越来越严重,其中受到影响最大的还是一些穷苦国家。
从目前来看我国的粮食储备是比较充足的,一般在2023年、2024年是不会出现严重缺粮的情况,国家其实将储备粮食用于保障人民的粮食供应,避免出现严重的自然灾害。一般严重的自然灾害形成之后,只要国库当中有足够的粮食是不会产生问题的。
7. 2023年1月份粮食涨价吗?
会涨价
一是2022年全球粮食生产受极端天气影响较重。南美、印度、中国、欧美先后遭受炎热干旱天气扰动,而且今年冬季还有可能出现拉尼娜“三重奏”。
根据美国农业部最新预测,在疫情、地缘冲突以及极端天气的冲击下,2022/2023年度全球大宗谷物产量整体呈下降趋势,预计全球谷物总产量为27.46亿吨,同比下降1.9%。
其中,小麦产量7.83亿吨,同比增加0.4%,玉米产量11.68亿吨,同比下降4.0%;大米产量5.04亿吨,同比减少2.2%;高粱产量6000万吨,同比减少3.3%,但大豆产量是增加的,预计产量为3.91亿吨,同比增加9.8%。
不过产量还有很大变数,特别是2023年,是拉尼娜现象连续第三年发生,可能会对南美巴西和阿根廷的大豆和玉米生产带来影响,每年天气炒作的季节基本都在一季度。
二是从全球供需关系看,小麦、大米供需宽松;大豆供需由紧向宽松方向发展;玉米、高粱等饲料用粮供需仍然偏紧。因此,应重点关注玉米品种。
2022/2023年度,全球玉米产量11.68亿吨,同比减少4908万吨,全球玉米消费11.7亿吨,同比减少1451万吨,减幅1.2%。除中国之外,全球玉米库存为9464万吨,同比减少390万吨。特别是全球玉米主产国美国,预计2023年度产量为3.54亿吨,同比减少7.6%,根据预报,到年度结束时,美国库存只剩下3000万吨左右,库存消费比下降至9.8%,这相当于美国在2010年~2012年连续三年干旱造成减产,价格大幅上涨时的水平。
需要说明的是,影响粮食价格上涨的不仅仅是传统供求基本面的因素,还叠加了金融因素、地缘冲突、疫情等非传统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当前粮食价格的形成机制非常复杂。
三是黑海地区粮食出口协议继续执行符合各方利益,俄乌危机的整体影响正在逐渐减弱。由于乌克兰是全球主要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其在全球粮食出口份额中,玉米、小麦、大麦和葵花籽油分别占比17.2%、11.5%、17.5%、50%。所以,在2月下旬俄乌危机发生以后,叠加南美大豆减产,能源价格、化肥价格上涨以及天气炒作,大量流动性在短期内迅速推高国际粮价。3月份芝加哥小麦期货市场连续出现7个涨停,涨幅高达160%,小麦、玉米和大豆价格都接近了2012年的历史高点,粮食危机引发全球重视。
7月下旬,在联合国和土耳其的斡旋之下,多方达成黑海粮食出口协议,该协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