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东海岸投资建设有限公司一行访问贵阳大数据交易所
中亿财经网2017年2月28日讯,近日,广东省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简称“华侨试验区”)管委会副主任刘伟皓,汕头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李俊,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经济发展局局长林泽辉,汕头市东海岸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庄楚庭一行,访问贵阳大数据交易所,交流大数据产业发展。
汕头是最早的经济特区和著名侨乡,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首批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广东省政府指定的省内三个北斗导航和遥感应用产业发展城市之一,国家信息中心时空大数据研究中心在2015年2月落户于此,大数据产业发展基础雄厚。
而且,汕头国际海缆登陆站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的国际通信海底光缆登陆站,也是国际海底光通信骨干网络的几大最重要的登陆站之一,进一步增强了汕头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基础网络优势。目前,已有亚欧国际海底光缆、中美国际海底光缆、亚太二号国际海底光缆和东南亚—日本国际海缆共4条海缆,在汕头登陆并开通运营。
基于此, 汕头将大数据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计划将汕头建设成21世纪“信息海上丝绸之路”的通信枢纽和外向型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桥头堡。经多年发展,汕头大数据应用已经处于全省领先。
截至2015年2月,汕头全市现有提供数据业务服务的机柜3000多个,服务器20000多台,骨干带宽达960G,50家经国家通信管理部门认定的ISP(互联网接入提供服务商),已为腾讯、百度、迅雷等多家全国知名企业提供了数据服务业务。
因此,《广东省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计划到2020年,大数据及相关产业规模达6000亿元,明确支持汕头大数据创新产业园建设。广东省政府申请的珠江三角洲国家大数据综合实验区,于2016年10月8日获得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中央网信办批复,更是为汕头大数据产业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据介绍,汕头大数据创新产业园选址于汕头市濠江区南山湾产业园,规划总面积6000亩,首期1700亩,于2014年5月27日拉开了全面建设的序幕;旨在完善大数据全产业链,开展外向型数据业务服务尝试,将“海缆登陆站”资源转化为“海缆登陆站经济”,以结算业务为突破口积极开展离岸数据外包服务试点,把汕头打造成为国际数据中心和实验园区。
此外,汕头紧靠香港、澳门、台湾,拥有亚太地缘门户的独特优势,又是沿海开放城市和著名侨乡,目前有近1000万潮裔乡亲旅居世界各地,华侨经济、潮人经济蕴藏着海外市场的巨大商机。
在此背景之下,汕头华侨试验区于2014年9月15日获得国务院批复,2015年5月13日被国家发改委列为中欧区域政策合作试点;现如今,开始着手利用大数据服务华侨经济文化合作,准备吸引国外大型互联网企业落户汕头开展离岸数据业务,促进汕头大数据发展。
按照当前发展趋势,汕头未来将成为国内数据与国际数据交流融合的重地。贵阳大数据交易所自成立以来,积极探路国际化,2016年先后与马来西亚大数据商务集团、韩国The IMC签约,积极输出中国大数据交易模式,“贡献中国数据智慧、释放全球数据价值”;期待与汕头市合作,交易驱动国内外数据流通融合,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大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