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融 > 金融视频>正文

瑞达期货研报:降低库存漫漫 谷物重回跌势

妈妈金融财经网 wq 2016-02-23 15:55:56

      一、谷物市场1月份行情回顾

      玉米方面,1月份,在临储收储以及节前采购的支撑下,玉米价格震荡上涨。现货市场上,尽管玉米库存高企,下游消费低迷,但临储收储支撑,价格相对稳定。玉米淀粉方面,1月份为淀粉的消费旺季,节前采购支撑淀粉走强。强麦方面,1月份在春节节前采购的支撑下,下游需求略有好转,期价振荡上涨,不过随着节前采购接近尾声,小麦价格亦震荡回落。稻谷市场受政策影响较大,当月依然表现较为平稳。
二、影响因素分析

      (一)、玉米及下游淀粉市场供需状况分析

      1、产量增加,库存高企,未来去库存压力巨大

      产量方面,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玉米播种面积为38116.6千公顷,较上年增长2.8%;每公顷产量达5.8919吨,增长1.3%;总产量为22458万吨,增长4.1%,创历史最高水平。库存方面,截止1月25日,2015/16年度玉米临储累计收购达到7724.51万吨,周入库409.55 万吨,按照此收购进度,预计春节前能突破8000万吨。而1月18日,辽宁省发布预案,支持玉米生霉粒高发区粮食购销企业和深加工企业收购霉变2-5%玉米,收购库点可享受70元/吨整理环节费用补贴。因此未来收储量有望超预期。此外,陈粮库存方面,2012年产的临储玉米还剩余1000-1300万吨;2013年产的临储玉米还剩余6000万吨以上,2014年的8329万吨临储玉米仍然保持完整。因此,预计本年度收储结束后,国储粮的玉米库存将超过2.3亿吨。未来去库存的压力巨大。

     2、临储拍卖降价预期成主流,将压制玉米价格

     面对巨量的玉米库存,要想消化巨量库存,未来临储政策将必须调整。根据目前市场的预期,鉴于2015年临储玉米累计拍卖量超过1.2亿吨,成交量只有408万吨,成交率仅3.3%的情况。在顺价拍卖已严重背离市场需求的情况下,临储陈玉米通过降价去库存成为市场预期的主流。市场预期今年可能在3月份就开始启动拍卖和定向销售政策,一般情况下,国内玉米拍卖的价格不会低于下一年度的临储价格,目前拍卖及定向的价格水平预估区间为1400-1800元/吨。

    3、玉米大幅增加,港口库存高企

      中国海关数据显示,中国12月玉米进口量为133117吨,同比减少78%;年初迄今累计进口玉米4728683吨,同比增加82.01%。

1月中旬以来,南北港口玉米库存数量不断增加,并双双创下新高。据有关部门统计,截止目前,北方四港玉米库存量为269万吨,是2015年8月初以来的最高水平。而截止1月13日,广东港口国产玉米库存量达到31.4万吨,是2015年9月中旬以来的最高水平。广东港口玉米库存量较12月下旬的低点已经增加了近3倍。

      2015年玉米进口量大幅增长,增加市场供应,目前港口库存高企,随着节后消费转淡,供应压力将持续增加。
      4、节前采购冷清,节后难有回暖预期

      今年春节前国内饲料企业玉米备货分外冷清,目前国内部分饲料企业节前备货基本完成,且今年饲料企业节前备货气氛并不浓重。一方面,国内饲料销量长期处于低迷恢复期;另一方面,今年我国庞大临储玉米泄库压力引发市场看空心理。

      玉米饲养需求方面,由于生猪存栏量持续下降,饲用原料需求难有好转。据农业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12月份国内4000个监测点生猪存栏量环比下降1.1%,同比下降9.0%;能繁母猪存栏环比下降0.7%,同比下降11.4%。生猪存栏短时间难有明显好转,因而,未来一段时间,玉米饲用需求仍将疲弱。
      5、开机率高,节后消费淡季,淀粉价格预计将回弱势

      1月份为玉米淀粉的消费旺季,节前采购订单增多,加上加工利润较好,淀粉企业维持高开机率,在增加玉米消费的同时,增加淀粉的产量;随着节前采购的结束,节后淀粉迎来消费淡季,同时节后,陈玉米抛售时间、抛售节奏将更加密集。对于陈玉米流向问题,市场普遍预期霉变在5%左右的陈玉米将定向销售给酒精、淀粉等玉米深加工企业,因此,预计淀粉供应会增加,从而加速淀粉价格走弱。
综上所述,目前玉米的库存高企,供应充裕,下游需求疲弱,饲用需求难有回暖,加上市场预期陈粮抛储价格下调,玉米中长期看玉米价格将维持弱势;淀粉节后进入消费淡季,在高开机率和陈粮定向销售的影响下,供应预期增加,从而压制淀粉价格,使淀粉价格重回弱势。

      (二)、小麦市场供需状况分析

      1、库存高企,小麦市场供应充裕

      产量方面,据数据显示,尽管2015年小麦总产量约为2310亿斤,比去年减产200亿斤左右。

      但目前我国的小麦库存仍维持在5500万吨左右的高位,后期去库存压力较大。

      进口方面,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中国12月小麦进口量为214145吨,同比增加350.12%;年初迄今累计进口玉米2972745吨,同比增加0.05%。
      2、临储拍卖成交数量依旧低迷,市场需求依旧平淡

      1月份为节前采购期,国内小麦市场需求虽有所回暖,不过随着春节临近,制粉企业节前备库已接近尾声,市场购销开始转淡。

      据数据显示,2015年6月-12月,政策性小麦周度竞价销售的月均成交量分别为4.18万吨、1.43万吨、0.70万吨、0.24万吨、0.69万吨、0.23万吨、0.79万吨。2016年至今总共进行4次拍卖,累计投放431.73万吨,但只成交了2.36万吨,成交率0.55%。临储拍卖成交低迷显示下游需求疲弱。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小麦库存较高,供应充裕,而需求面不见好转的情况下,国内小麦行情很难走出上涨行情。

     (三)、稻谷市场供需状况分析

     据国际谷物理事会(IGC)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15/16年度(1月到12月)中国大米产量预计为1.457亿吨,略高于上月预测的1.453亿吨,上年为1.446亿吨。大米进口量预计为460万吨,与早先的预测相一致,上年为440万吨。大米用量预计为1.497亿吨,略高于早先预测的1.492亿吨,上年为1.475亿吨。大米期末库存预计为5210万吨,相比之下,早先的预测为5190万吨,上年为5190万吨。

      进口方面,海关数据统计,2015年12月份我国进口大米39.55万吨,同比增23%。2015年我国共计进口稻米335万吨,同比增31.04%。
需求方面,春节节前采购,下游需求明显好转;不过随着节前采购的结束,后期下游需求预期转淡,不过作为主粮,下游需求整体稳定。

      综合来看,目前稻谷库存压力大,整体上市场供应充裕;不过需求仍将稳定,或致稻谷价格维持稳定。

      三、后市展望

      总体来看,玉米方面,尽管临储收储超预期支撑玉米价格,但目前库存高企,未来去库存压力巨大,且临储政策将改为直补方式,促使玉米价格市场化,而在下游需求不旺的情况下,中长期玉米价格将维持弱势。玉米淀粉方面,玉米收储政策调整将致深加工玉米增多,使得淀粉产量预期增 加,而节后淀粉进入消费淡季,需求将回落,因而,淀粉期货弱势将重回弱势。小麦方面,目前小麦供应充足,节小麦需求进入淡季,需求回落将使小麦失去支撑,后期小麦价格或振荡走低。稻谷市场在政策的引导下,后市料仍维持稳定。(新浪财经)VLl妈妈金融财经网财经门户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中亿财经网(http://www.zhongyi9999.com)
VLl妈妈金融财经网财经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