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i就业指标(采购经理指数是什么意思?)
1. 采购经理指数是什么意思?
采购经理指数(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简称PMI)是一种经济指标,用于衡量制造业或非制造业采购经理人的采购活动情况和经济状况。采购经理指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指标:新订单、生产、就业、供应商交货时间、存货水平、新出口订单等。
采购经理指数是由采购经理协会或调查机构通过对一定数量的企业进行采购经理人调查,收集到的数据编制而成的。采购经理指数通常以50为分界线,大于50表示经济活动正在扩张,小于50表示经济活动正在收缩。采购经理指数的变化趋势可以反映经济发展的情况,是衡量国家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指标之一。
2. 什么是采购经理指数?怎么计算的?
采购经理指数是反映制造业及非制造业市场运行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之一。它通过对采购经理人对采购情况的调查,发现市场需求变化趋势,进而反映出整个经济的运行情况。采购经理指数分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和非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NMI)。 PMI的计算主要考虑到生产、新订单、库存、速递时间和就业等因素,其中PMI=50为经济状况水平线,当PMI值高于50时,表示制造业市场处于扩张状态,反之则表示其处于收缩状态。NMI计算所需要的因素包括商业活动、新订单、就业、供应商交货时间和库存等,计算方法与PMI相似。 采购经理指数是市场运行情况的重要参考,对于制定政策、调整市场经济、企业决策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因此掌握采购经理指数对于市场分析以及投资分析能力的提升都很有帮助。
3. PMI指数如何计算呢?
PMI指数计算公式如下:PMI=订单×30%+生产×25%+雇员×20%+配送×15%+存货×10%
采购经理人指数是以百分比来表示,常以50%作为经济强弱的分界点:即当指数高于50%时,被解释为经济扩张的讯号。当指数低于50%,尤其是非常接近40%时,则有经济萧条的忧虑。它是领先指标中一项非常重要的附属指针。除了对整体指数的关注外,采购经理人指数中的支付物价指数及收取物价指数也被视为物价指标的一种,而其中的就业指数更常被用来预测失业率及非农业就业人口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