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能源讲解(新能源的含义和未来的发展?)
1. 新能源的含义和未来的发展?
保护环境,智能化,可持续发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给人们一个美好的环境。
2. 为什么可燃冰被誉为未来能源?
1996年夏天,在北太平洋水域航行的一艘海洋考察船上,德国科学家正在搜寻洋底的神秘晶体——可燃冰。经过连续几天的努力,水下摄像机终于在800米深的黑洞洞的海底拍摄到了晶莹的亮光。科学家们立即用特殊设备从海底取出了样品。为了检验这块冰晶体是否充满甲烷,一位科学家从这种冰块上取下一小块,迅速用火柴点燃,这块冰雪一样的东西开始燃烧,燃起呈淡红色的火焰,一边燃烧,一边融化,不一会儿,冰块变成了一滩水。
遍布全球的可然冰直到20世纪才被科学家们发现影踪。它是上天赐予人类的巨大资源,是地球上尚未开发的储量最大的潜在能源。这个富有诗意、充满神秘的能源矿藏,吸引着全世界的地质学家们到大陆的冻土带,到深海底去寻找它的倩影。
目前地球上可供人类开采的石油、煤炭等能源正在日益减少,可然冰受到开始寻找新的替代能源的各个国家的密切关注。世界上掀起寻觅可燃冰的热潮,一些国家相继把可燃冰作为后续能源进行开发研究,对可燃冰的科学考察取得了可喜成绩。美国、日本等国家先后在海底获得了可燃冰实物样品,而加拿大在冻土带内找到了可燃冰。因此,有专家指出,可燃冰这种新型能源一旦得到开采,将使人类的燃料使用史延长几个世纪。
据粗略估算,在地壳浅部,可燃冰储层中所含的有机碳总量大约是全球石油、天然气和煤等化石燃料含量的两倍,海底可燃冰的储量够人类使用1000年。世界上绝大部分的可燃冰都分布在海洋里,据科学家估算,海洋里可燃冰的资源量是陆地上的100倍以上,海底可燃冰分布的范围约占海洋总面积的10%,大约4000万平方公里,是迄今为止海底最具价值的矿产资源。据最保守的统计,全世界海底可燃冰中储存的甲烷总量约为1?8亿亿立方米,约合1?1万亿吨,如此数量巨大的能源是人类未来动力的希望,是21世纪具有良好前景的后续能源。
可燃冰的使用价值甚至比石油还高,1平方公里的可燃冰等于164平方公里的常规天然气藏;它又具有独特的高浓缩气体的能力,也就是说,高浓度气体等于高储量。充填甲烷的可燃冰的能量密度是煤和黑色页岩的10倍左右,由此可见,可燃冰是一种罕见的高能量密度的能源。
据专家估算,在全世界的边缘海、深海槽区及大洋盆地中,目前已发现的水深3000米以内沉积物中可燃冰中的甲烷资源量为2?1×1016立方米(2?1万万亿立方米)。以上储量的估算尚不包括可燃冰层之下的游离气体,因此,“可燃冰”很可能就是解决人类能源不足的希望所在。
可燃冰的储量如此之大,分布范围如此之广,而且清洁高效,是石油、煤、天然气等传统能源所无法比拟的,点燃了人类21世纪能源利用的希望之光,被西方学者称为21世纪能源或未来新能源。
3. 未来能源发展方向?
未来能源的发展方向基本上都是清洁能源,比如,风能,潮汐能,光能,水利发电等。现在,各个省份都成立了当地的新能源集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4. 什么储能技术是实现未来能源系统变革的基础,是构建智能电网的重要环节?
答:开发使用大规模高效储能技术是实现未来能源体系变革的基础,是构建智能电网的重要环节。
电力行业作为一次能源的最大使用者,推进智能电网建设,使电网具备安全、灵活、清洁、经济等性能具有重大的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电能的需求将不断增大。
随着电力需求的增长以及大规模间歇性可再生新能源的接入,现有电网的问题日渐突出:负荷的不断增长导致负荷的峰谷差日渐增大,导致系统的供需不平衡,现有电网在输电能力落后于用户的需求,系统的装机容量难以满足峰值负荷,电能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可再生新能源输出功率的间歇性和不连续性将影响其接入系统的可靠运行及电能质量等。
因此,在推进智能电网的建设中,储能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将拥有广阔的空间。引入储能技术,提高电网的调峰能力,有效实现需求侧管理;也可以通过及时的能量存储与释放,保证供电的连续性和可靠性,提高可再生能源并网的兼容能力以及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因此,开发使用大规模高效储能技术是实现未来能源体系变革的基础,是构建智能电网的重要环节。
5. 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趋势是什么?
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趋势是向智能化、电动化、共享化方向发展。首先,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支持力度越来越大,新能源汽车将逐渐替代传统燃油汽车;其次,世界各大车企都将新能源汽车作为发展重点,并在电池技术、电机技术、车身设计等方面不断创新,使得新能源汽车具有更加良好的性能体验;最后,共享经济的兴起让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共享汽车的未来,新能源共享汽车将成为未来的趋势。除此之外,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还将面临着一些挑战,如电池技术的提升、充电设施的建设和服务水平的提升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将是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的重点,同时也将推动整个行业向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