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最大的产业?(迪拜第一产业?)
1. 老挝最大的产业?
旅游业。老挝是中南半岛上唯一只有山、不靠海的内陆国家,在上世纪中叶之前,连年战乱使老挝经济瘫痪,百姓穷困潦倒,整个国家唯一的救命稻草只有林木资源出口。在老挝北部的山区,特别是丰沙里省周边有着无边的原始森林,过去的几十年里,老挝的主要外汇收入皆依靠木材(红木为主)出口到越南、泰国等周边国家,之后再转销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
近些年,老挝政府意识到一个严重问题:单纯靠资源输出改变国家经济低迷状况是不现实的,哪怕有再多的树木资源,也会有伐尽的一天!于是,在90年代初,老挝向全世界开放了旅游资源,后又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如今这个唯一没有海的东南亚国家反而一跃成了区域旅游强国。
从2010年开始,这个仅有700万人口的小国,每年都要接待超过450万的外国度假观光客,其旅游业地位和收入仅次于泰国和马来西亚,以至于旅游业如今已经成为了老挝最大的经济支柱产业,而其中贡献最大的“功臣”,则正是其北部城市——琅勃拉邦!
1995年,琅勃拉邦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从那时起,琅勃拉邦开始打造“世界度假天堂”的招牌。如今,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网站上仍可看到关于琅勃拉邦的评价——“琅勃拉邦城区保存完好的景观(指众多佛教建筑和法式别墅)展现了两种不同的传统独特文化相互融合的特征……”然而,网站也提出了一些担忧,“由于该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压力,旅游业(指游客量增加)可能会成为这座古城的首要威胁……”
这绝对是一个“进退两难”的担忧,但小城要更好的生存,就要有所包容和牺牲,乐观的预见,或许在旅游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会更有能力反哺小城文化和古代遗产的保护。不可否认,琅勃拉邦如今真的是老挝各地区最吸引人的旅游目的地,没有之一,就连首都万象也无法与之相比!毕竟,每年近500万的外国游客所创造的旅游收入,已经上升到提振国家经济的高度,这足以证明一切!
在近十年的境外自驾游过程中,我曾五次到过老挝,且每一次都会去琅勃拉邦打卡:从最初那个默默无闻的宁静内陆小城,到雨后春笋般出现的旅游服务设施,再到蜚声全球的著名度假胜地,我亲眼见证了琅勃拉邦的变化,也真切感受到了“老挝神话”的最终实现。
琅勃拉邦如泰国清迈一样,也是一个可以唤起人们对古老文化、佛教文化和浪漫情怀的宁静小城,时间仿佛会在这里停滞不前。由于当地的民风纯朴,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十分完好,更没有过分商业化的人情世故,因而它也被公认为东南亚地区传统与殖民风格最完整的城市,甚至还被著名旅游杂志形容成“旅行者的香格里拉”!
历史上的琅勃拉邦作为古老澜沧王国的国都存在了200多年,即使在老挝独立后定都万象的初期阶段(1945年~1975年)的30年里,琅勃拉邦仍然具有王都那至高无上的地位。小城被茂密的山峦紧紧围绕,湄公河(MekongRiver)和南康河(NamKhan)在这里交汇。自1893年老挝沦为法国的殖民地之后,西方文化逐渐渗透到了当时民智未开的宁静小城,如今我们在琅勃拉邦小城里所看到的法式别墅建筑,也多建于那时。
琅勃拉邦是东南亚的佛教中心,漫步在佛音入耳的街道上,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寺庙和佛塔(仅在市区内就有30多处寺庙),而当地居民也笃信佛教,人人都有一颗向佛之心,日行慈悲之事,是名副其实的“佛都”。我们随意走进一处寺庙,与管理人员交谈。对方行合十礼,微笑着回答我们的询问。据说,琅勃拉邦现有10万多一点固定人口,其中包括近2000位和尚。僧人们日常接受居民的供养,同时也为当地人尽佛家之能事。
在琅勃拉邦的几十座寺庙里,香通寺的名气最大,地位最高,游客也是最多的。这处寺庙建于1560年,直到1975年,一直都是老挝皇室的私有财产。寺庙的主殿是琅勃拉邦寺庙的经典风格,美观大气,庄重肃穆;另外,在寺院的深处还有一座12米高,装饰奢华的葬仪礼堂,内有用金色龙头装饰的御制灵车和王室骨灰金瓶。
王宫博物馆也是大多数外国游客必到的参观之地,内藏有一批极为珍贵的宗教物品和众多高价值古董,这里曾是王室起居生活之所。特别是这里供奉着一尊名为“勃拉邦”的佛像(属老挝的国宝),非常值得一看。据说,正是有了这尊佛,才诞生了如今的小城“琅勃拉邦”之名(1560年起)!
每日天刚蒙蒙亮的时候,琅勃拉邦街头就会出现一道非常特别的风景——几十上百一队,身着橙色僧袍的大小和尚开始沿街化缘,每条街道一侧都有许多市民恭敬跪倒路边,双手奉上糯米食粮和水果。这就是旅行者们最热衷体验的当地特色项目——琅勃拉邦布施!
能够选择去琅勃拉邦的游客,大部分是向往那种宁静和淳朴生活。游客在这里可以骑着自行车在老城闲逛寺庙,或乘船沿湄公河观光,或是包车去光西瀑布避暑,亦或是登上普西山欣赏古城和落日风景,那么你有没有想过去琅勃拉邦小住几天呢?Tips:琅勃拉邦推荐购买之物:夜市出售的色彩鲜艳的披肩,老挝咖啡,木雕纪念品和和特色小吃等。
2. 迪拜第一产业?
旅游业成为了迪拜的第一大产业。
迪拜,是阿联酋人口最多的城市,中东地区的经济和金融中心,也是中东最富有的城市,被称为中东北非地区的“贸易之都”。
迪拜位于阿拉伯半岛中部、阿拉伯湾南岸,是海湾地区中心。与南亚次大陆隔海相望,与卡塔尔为邻、与沙特阿拉伯交界、与阿曼毗连。
迪拜面积3980平方公里,占阿联酋总面积的5.8%,从面积上计算是继阿布扎比之后的第二大酋长国。
主要的支柱产业包括物流、贸易、金融、及旅游行业。人口262.2万人(2014年),约占全国人口的41.9%,为人口最多的酋长国。迪拜的经济实力在阿联酋也排第一,阿联酋70%左右的非石油贸易集中在迪拜,所以习惯上迪拜被称为阿联酋的“贸易之都”,也是中东地区的经济和金融中心。
迪拜拥有世界上第一家七星级酒店(帆船酒店) 、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楼(哈利法塔)、全球最大的购物中心(迪拜贸)、世界最大的室内滑雪场(阿联酋贸),重要的贸易港口,和著名的迪拜国际金融中心。
伴随着众多产业庞大的建设开发,迪拜以其活跃的房地产、赛事、会谈等,这些近乎世界纪录的特色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使得迪拜几乎成了奢华的代名词。
3. 欧洲成为邮轮制造业集聚的原因?
先说结论,欧洲成为邮轮制造业集聚的原因如下。欧洲的经济比较的发达,分布了大量的发达国家,比如英国,德国,法国,挪威,丹麦,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家,这些国家的军民十分的有钱,因此,他们能够消费得起邮轮,邮轮是一个非常贵的奢侈品。
4. 安徽什么产业比较发达
安徽的汽车及工程机械比较发达。
汽车及工程机械是安徽最大的工业行业,目前工程机械行业在全国排名前3位,汽车产销量在全国排名第6位。
叉车、挖掘机、豪华大客车、客车底盘、快速液压机、大型潜水电泵、农用运输车、汽车及摩托车仪表、立式加工中心、活塞环、滤清器等一批产品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产量位居全国前列。特别是安徽省的汽车行业近两年发展迅速,已成为全国汽车工业增长最快的省份之一。
在产量快速增长的同时,产品体系也由单一的载重汽车发展到客车及底盘、轿车、轻微型载重汽车、商务车、专用汽车等系列产品,涌现出江淮汽车、奇瑞轿车、安凯汽车、合肥昌河、星马专用车等国内知名生产企业和企业集团,形成了一定的竞争优势。
江汽集团客车底盘是中国质量最好、市场占有率最大的产品,安凯集团的安凯客车位于世界顶级客车之列,合肥现代客车在中国中档客车中有着较好的性能价格比,奇瑞轿车、瑞风商务车都畅销全国各地。
5. 沃尔沃产业结构分析?
沃尔沃产业结构是老牌豪华汽车品牌了,但是这几年沃尔沃全新平台的设计让整车看起来更加的时尚、运动了。
SPA可扩展模块架构,是沃尔沃汽车历经5年,耗资10亿美元打造的全新架构,承载多款沃尔沃全球战略车型的开发及制造。SPA架构投入后,将沃尔沃产品研发调整到一个合理的节奏。架构让沃尔沃汽车的家族化设计语言特征更明显,产品的设计感更强,在扩展汽车内部空间同样优势明显。这个优势让产品在同等轴距下,拥有更广阔的内部空间。通过小型化、轻量化技术,SPA架构让整体减重100-150kg,节省更多能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