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新兴产业布局(两大新兴主导产业?)
1. 两大新兴主导产业?
食品工业
1.有巨大的需求潜力。从前面的分析可知,到2000年,中国居民消费结构中,食品消费比重仍占第一位。仅国内需求就可构成一个巨大、长期、稳定的市场。目前中国食品工业已是年产值超过1000亿元的大行业,但仍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
2.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进步。食品工业是典型传统产业,属低等技术水平的产业。将食品工业作为主导产业加以扶持,通过技术更新改造和吸收引进先进技术,不仅可以加速食品工业本身的技术进步,而且易于渗透扩散到其它传统产业,因而可以推动整个传统产业的技术进步,促进低层次技术的提高。
3.可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食品工业的发展首先可以带动为其提供原料的农业的发展。随着食品加工深度的增加,档次的提高,对食品制造机械、食用色素、添加剂、酶制剂、营养强化剂、保鲜、贮存设备、各种食品包装材料等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可以带动轻工机械、化工、造纸、玻璃、塑料、金属制品等产业的发展。
4.可安置大量劳动力就业。食品工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它的发展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安置新增劳动力和转移农村劳动力的主要场所。另外,食品工业要求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符合中国劳动力素质低的特点,可吸收大量文化层次低的劳动力。
5.具有优越的出口创汇条件。中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比较优越,主要农作物产量均高于世界大多数国家。尤其是中国农产品和经济作物种类繁多而且有许多特有、稀有物产,是许多国家无可比拟的,这就为食品工业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加之中国食品生产历史悠久、品种繁多,有许多名扬四海的传统产品,另外中国劳动力丰富,产品成本低,这些都是食品工业参于国际竞争的有利条件。
汽车工业
1.需求量大,供不应求。只要限制进口整车,中国国内汽车需求大大超过供给。从长远看,无论货车还是小轿车都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着眼于商品经济日益发达和社会运转节奏加快,轿车的需求正在急剧增长,中国轿车市场已由潜在市场变为现实市场。再也不能依靠大量进口轿车来满足这种需求,加速发展中国自己的轿车工业势在必行。
2.技术进步快且有利于整体产业技术进步的协调与稳定。虽然目前汽车工业在西方国家已沦为“夕阳产业”,但中国整体产业技术水平还很落后,不能跨越这一阶段。而且它们属中等技术水平的产业,高新技术比较容易被它们吸收利用,它们的先进技术又较容易传递、渗透到传统产业,易被传统产业消化和接受。因此它们可以成为传统技术向高新技术过渡
2. 如何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鼓励大众创业、创新。加快政策扶持步伐,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群策群力,万众一心,幸福是干出来的。甩开膀子迈大步干就完了。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3. 全球技术创新与新兴产业有哪些?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重创各国经济,国际贸易和投资急剧萎缩,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受到冲击,世界经济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
不过,艰难的复苏道路上并非全然晦暗。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到来,一系列重大颠覆性技术创新以及由此带来的新产业、新趋势呈现出蓬勃发展、破茧而出的态势,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智能制造等逐步渗透到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可以说,全球正在步入一个新兴产业孕育发展的关键期。其中,数字经济、新能源汽车以及医疗产业表现尤为突出。
数字经济迎来井喷。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最新发布的《全球数字经济新图景(2020年)——大变局下的可持续发展新动能》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47个经济体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1.8万亿美元,同比名义增长5.4%,高于同期全球GDP名义增速3.1个百分点。尤其是今年,当大多数线下产业受到疫情影响而停摆时,数字经济展现出了顽强的韧性。远程医疗、在线教育、共享平台、协同办公、跨境电商等蓬勃发展,对促进各国经济稳定、推动国际合作抗疫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能源汽车备受青睐。近年来,世界各国高度重视气候问题,力争通过节能减排、改善能源结构、推动产业升级等一系列手段改善全球气候变化,应对全球变暖等一系列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新能源汽车是当之无愧的亮点之一。全球范围内,特斯拉等新能源汽车企业快速崛起,传统车企也纷纷加快转型步伐,包括电池、工业设计等一系列配套企业以及充电桩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也取得了不少突破。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特斯拉股价一路飙升,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汽车集团。这意味着,无论是市场还是资本,各方均非常看好新能源汽车的未来。
医疗产业加速冲刺。最近几年,全球医疗市场在移动医疗、智慧医疗、远程医疗等的带动下,进入转型发展新阶段。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快了对传统医药健康行业的全要素和全流程改造。从及时准确发布疫情信息,推动科普,缓解民众焦虑,到在线问诊,为患者开辟无接触线上就医通道,再到利用数字化工具为公众提供防疫服务,形成线上线下高效联动的疫情“医”线——“医疗+”全面提速,成为各国抗击疫情的重要“利器”。
后疫情时代,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正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在这场变革中,工业经济时代的产业运行体系将发生根本性变化。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一段时期内,新产业将成为一条事关各国竞争力以及发展潜力的重要赛道。谁能独占鳌头,谁能弯道超车,唯有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