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能源发展规划(乐山发展分布式光电对我国能源消费的意义?)
1. 乐山发展分布式光电对我国能源消费的意义?
乐山区块的分布式光电项目建设将有助于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首先,分布式光电项目建设可以促进清洁能源的利用和消费,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同时,减少对化石能源的需求,降低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其次,分布式光电项目建设可以提升能源消费的智能化水平,实现有效的节能减排。通过采用先进的智能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对能源的精细化管理,优化能源的使用方式,从而最大程度地节约能源消耗。
最后,分布式光电项目建设可以带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创造就业机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随着分布式光电的发展,我国的新能源产业链将得到更加全面和稳定的发展,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2. 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
12月15日,国家能源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任育之在2021中国光伏行业年度大会上致辞表示,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已正式印发,近期将向社会公开,从明年开始,国家能源局将充分发挥规划的引导作用,着力推动规划落地。
任育之表示,“十四五”期间,可再生能源行业将深入实施能源安全新战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高质量跃升发展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市场化、高质量发展,有效支撑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建设。
从新能源的发展来看,总体上分为四个方面:以区域布局优化发展,以重大基地支撑发展,以示范工程引领发展,以行动计划落实发展。在同日会议上,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在《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展望》报告中就上述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1、区域布局优化,因地制宜、多元融合,包括在“三北”地区优化推动风光大基地化规模开发、在西南地区统筹推进水风光综合能源基地开发、在中东南部地区重点推进风电光伏就地就近开发、在东南部沿海地区积极推进海上风电集群化开发。
2、重大基地支撑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要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坚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并举,大力提升风电、光伏发展规模,加快发展东中部分布式能源,有序发展海上风电,加快西南水电基地建设,安全稳妥推动沿海核电建设,建设一批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基地,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20%左右。
3、行动计划落实发展,一方面是发挥风电、光伏发电技术成熟、经济性好等特点,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普适性强、普惠性好的新能源开发利用行动,推动新能源与各种开发场地、用能场景深度融合;另一方面,“十四五”期间重点开展千家万户沐光行动、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城镇屋顶光伏行动、“光伏+”综合利用行动、可再生能源规模化供热行动等行动计划。
4、示范工程引领发展,主要包括技术创新示范,开发建设示范以及高比例应用示范等。
在执行落实方面,发挥风电、光伏技术成熟、经济性好的优势,因地制宜、多元融合,建立既清洁又安全高效的新型电力系统将是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目标。
围绕该目标,今年以来,一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正在推进开发,同时国家能源局也正在着手准备第二批基地项目。
这其中,光伏、风电搭配光热发电装机,已经成为风光大基地开发的重要趋势。
目前,除了已经启动的一批风光热大基地项目外,华能、国家能源集团、三峡、中船新能源、中国绿发等一批国企央企都在积极布局更多的风光热多能互补项目,光热发电这一具有“清洁绿色”和“安全稳定”双优属性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将在“十四五”期间获得更大发展空间。
3. 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管理,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以及《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分布式光伏发电是指在用户所在场地或附近建设运行,以用户侧自发自用为主、多余电量上网且在配电网系统平衡调节为特征的光伏发电设施。
第三条 鼓励各类电力用户、投资企业、专业化合同能源服务公司、个人等作为项目单位,投资建设和经营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第四条 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分布式光伏发电规划指导和监督管理;地方能源主管部门在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指导下,负责本地区分布式光伏发电规划、建设的监督管理;国家能源局派出机构负责对本地区分布式光伏发电规划和政策执行、并网运行、市场公平及运行安全进行监管。
4. 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承载力及提升措施评估试点实施方案?
1. 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的承载力需要评估,并且需要实施提升措施。2. 原因是随着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普及,电网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如电压波动、频率偏差等问题,同时也会对电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造成影响。因此,需要对电网的承载力进行评估,并实施相应的提升措施,以保证电网的正常运行。3. 在实施方面,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如加强对分布式光伏发电设备的监管和管理,优化电网的运行模式,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等。同时,还可以加强对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以提高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效率和可靠性,从而更好地满足电网的需求。
5. 分布式能源?
所谓“分布式能源”是指分布在用户端的能源综合利用系统,
以热电冷联产技术为基础,与大电网和天然气管网组网运行,向一定区域内的用户同时提供电力、蒸汽、热水和空调冷水(或风)等能源服务系统。分布式能源系统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在75%~90%之间,并且由于其贴近用户进行能量转换,避免了远距离送电带来的输变电损失以及输热损失。分布式能源要依靠多种投资主体进入市场领域,改变只依赖政府来发展分布式能源的观念。要通过建立体系和市场运作,用逐步回收的资金再来扩大建设和经营的范围,形成滚动式的发展。中国三峡电站已经成功地实行了这一机制。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很好的运营体制,取得了很充分的经验。这些都是发展分布式能源需要借鉴的。
6. 综合智慧能源发展目标?
综合智慧能源是针对区域内的能源用户,改变原有的不同能源品种、不同供应环节单独规划、单独设计、单独运行的传统模式,以电为核心,提供电、热、冷、气、水等能源一体化的解决方案,通过中央智能控制服务平台,实现横向能源多品种之间、纵向“源-网-荷-储-用”能源供应环节之间的协同和互动,是能源革命的一种实现形式。
其中,“综合”强调能源一体化解决方案,从用户侧思维出发,是多种能源品种的融合。“智慧”体现为三个层次,一是信息技术智慧,通过互联网及信息技术、能源信息高速公路,把综合的能源系统有机联系起来;二是系统算法升级,不同能源品种之间、不同供应环节之间需要优化计算,实现多个维度的互补协同,这需要更强大的中央指挥系统,降低系统生产成本;三是设备端智慧,每个能源元件的智能化。
综合智慧能源是能源革命、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和电力新技术、互联网技术结合的产物;是随着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能源的发展、能源的协同利用,以及能源体制、管理、理论、技术变革催生出来的一种新产业、新业态;是以用户侧思维主导的新概念;是智慧城市、智慧社区、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
综合智慧能源项目主要针对一定范围的有用能需求的区域,是新增经济活动区域最适合的能源配置方式,如新增工业园区、开发区、新农村建设等。也可以部分存量的完善和改造作为补充,如以传统电厂为依托发展综合智慧能源,特别是城市供热电厂更具有天然优势和潜力。
适用场景:满足用户的个性化用能需求。综合智慧能源是量体裁衣,创新能源消费方式,利用需求的多样性和差异化,实现用能需求的互补和智慧高效用能。
供应方式:充分利用不同地区资源禀赋。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特点,发挥不同能源品种的协同优势,实现能源供给侧优化。
输送方式:改变传统不同能源品种分别输送的方式,利用能源综合管廊传输方式,在空间上实现多种能源品种输送方式的优化。
管控方式:综合智慧能源控制及服务平台是项目的大脑和中枢神经,通过神经的感知和大脑的计算和分析,实现对综合智慧能源项目的统筹、协调、优化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