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能源规划建议(关于大力发展四川省零碳能源产业的建议?)
1. 关于大力发展四川省零碳能源产业的建议?
科学有序开发水电。重点推进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三江”水电基地建设,建成白鹤滩、苏洼龙、两河口、杨房沟、双江口、硬梁包等水电站,继续推进叶巴滩、拉哇、卡拉等电站建设,开工建设旭龙、岗托、奔子栏、孟底沟、牙根二级、丹巴等水电站。“十四五”期间核准建设规模1200万千瓦以上,新增投产水电装机规模2400万千瓦左右。
加快发展新能源。重点推进凉山州风电基地和“三州一市”光伏发电基地建设,规划建设金沙江上游、金沙江下游、雅砻江、大渡河中上游水风光一体化可再生能源综合开发基地,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和盆周山区风电开发。开展实证实验光伏发电基地、光伏储能试点项目建设,推进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十四五”期间新增风电600万千瓦左右、太阳能发电1000万千瓦以上。
推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期间将建成雅砻江中游至江西、白鹤滩至江苏、白鹤滩至浙江等±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开工建设金沙江上游至湖北多能互补外送特高压直流工程。研究规划与西北电网联接第二通道,研究布局藏东南和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入川接续转送特高压工程。完善四川电网500千伏主网架,构建相对独立、互联互济的“立体双环网”主网结构。加快建设省内油气输送管道,到2025年,年输气能力达到700亿立方米。
加快天然气勘探开发。推动实施国家天然气(页岩气)千亿立方米级产能基地建设行动方案,大力推进天然气(页岩气)勘探开发,建成全国最大的现代化天然气(页岩气)生产基地。到2025年,天然气(页岩气)年产量达到630亿立方米。
2. 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提出要以保障什么为前提,构建现代能源体系?
保障能源安全是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的前提。这是因为能源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资源,如果缺乏对能源安全的保障,将对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规划提出建立安全可靠、高效节能、清洁低碳的现代能源体系,以保障能源安全。此外,现代能源体系规划还延伸到了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推动节能减排、加强能源技术创新等方面,以实现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因此,构建现代能源体系不仅要保障能源安全,还需要进行全方位的能源管理和技术创新,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实现质量和效益的提升。
3. 十四五规划青海主要规划内容?
青海制定“十四五”规划建议:12月25日,青海审议通过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其中指出,发展储能产业,贯通新能源装备制造全产业链;建设黄河上游储能工厂,推进化学储能设施建设,创建国家储能发展先行示范区;推进锂电池及终端应用产业高端化发展,配套发展光伏制造、风电装备,建设新能源汽车及配套产业基地。
4. 十四五规划建议稿特别明确了什么等九大战略新兴产业?
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挖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同各产业深度融合形成的先进制造业集群与数字产业集群的机会。
5. 十四五规划内容?
主要内容:
1、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增长潜力充分发挥,国内市场更加强大,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2、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高标准市场体系基本建成,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产权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公平竞争制度更加健全,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
3、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中华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4、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5、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分配结构明显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
6、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国家行政体系更加完善,政府作用更好发挥,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显著提升,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迈出重大步伐。
6. 低油价如何促进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受可再生能源发展冲击,油价下跌将成为大趋势。疫情对油价造成的是短期冲击。长期来看,全球能源系统的低碳化将对油价造成根本影响。自我国《可再生能源法》生效以来,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迅速提升,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目标也有望在“十四五”时期提前实现。
这意味着,我国已确立可再生能源发展规模以满足未来新增能源需求,我国的未来发展规划制定也将逐渐摆脱国际油价因素的影响。在可再生能蓬勃发展的冲击下,石油市场存在的供应过剩将进一步加剧,油价持续走低成为必然。
7. 十四五光伏新能源发展规划?
十四五光伏新能源的发展规划
第一,加快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全面推进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大规模开发和高质量发展,优先就地就近开发利用,加快负荷中心及周边地区分散式风电和分布式光伏建设,推广应用低风速风电技术。
第二,因地制宜开发水电。坚持生态优先、统筹考虑、适度开发、 确保底线,积极推进水电基地建设,推动金沙江上游、雅砻江中游、黄河上游等河段水电项目开工建设。
第三,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推动沿海核电项目建设,保持平稳建设节奏,合理布局新增沿海核电项目
8. 十四五发展主题?
主题1:扩大国内消费需求
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支持就业和中小企业发展、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减少大城市落户限制,从而提高居民收入和信心。规划还提出要降低非国企进入服务业的门槛,改善物流基础设施,取消或放松部分行政性限制消费购买的规定(如汽车交易等),培育信息消费、数字消费、绿色消费等新型消费,及全面落实带薪休假制度。
主题 2:继续对关键领域进行投资
未来投资将重点针对以下领域:1)新型城镇化建设,包括城市群和都市圈的公共交通建设(如城际和市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农村基础设施;2)新基建,如5G、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物联网、工业互联网、IT基础设施;3)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如高铁、机场群、重大水电项目、可再生能源、北斗产业化应用等;4)有助于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项目。
主题3:创新为重中之重,增强自主可控能力和推进数字化
十四五规划提出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7%以上(瑞银预计可能达到10%左右),同时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多市场化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为应对科技领域受到的限制,规划指出要加大对科技前沿领域、基础研究、先进制造业、瓶颈短板领域,及新基建领域的投资。这都应有利于加快中国的数字化发展,包括进一步提高线上销售渗透率,推动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
主题4: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十四五规划提出要保持制造业占GDP比重基本稳定(2020年26.2%),加快补齐在多个领域的瓶颈短板,巩固提升高铁、电力设备、新能源等领域全产业链竞争优势,提升先进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政府还提出推动传统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相关行业将迎来更多整合和技术升级。此外,健康、养老、托育、文化、旅游、体育、物业等服务业也将获更多政策支持。
主题5:绿色发展和碳中和
政府计划尽快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规划提出将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从2020年的15.9%提高到2025年的20%,进一步降低单位GDP能源消耗和CO2排放。这意味着经济结构会向着能源集约转型,能源利用效率有望提高,能源结构也会向低碳强度转变。此外,规划还提出推进用能权、碳排放权等的市场化交易。
主题6: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政府计划在十四五时期推动更多结构性改革以释放增长潜力,尤其是在户籍改革、农村土地改革和国企改革等要素领域。主要措施包括:进一步放宽或取消大城市落户限制,允许更多农村土地直接入市、加快农村宅基地流转,推动国有经济向关键和战略行业聚焦、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9. 十四五油气发展规划原则?
“十四五”期间,我国要按照“放开两头、管住中间”的总体原则,还原油气商品属性,构建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和市场体系,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能源价格的机制,转变政府对能源的监管方式,建立健全油气市场和法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