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作为能源(闪电属于一次能源还是二次能源?)
1. 闪电属于一次能源还是二次能源?
一次能源是指直接取自自然界没有经过加工转换的各种能量和资源,如核能、太阳能、水力、风力、波浪能、潮汐能、地热等等
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以后得到的能源产品,称为二次能源,例如:电力、蒸汽、煤气、汽油、柴油、重油、液化石油气、酒精、沼气、氢气和焦炭等等
所以电是二次能源。
2. 雷电能收集吗?雷电一般是多少伏特?
以现在的技术,收集雷电用于供电还是很困难的。因为一般的雷电都有超过十万伏特的强电压与强电流。由于电压与电流在瞬间产生过大,暂时还没有方法去收集利用,科学家们正在致力于研发,因为这是一片能源的新天地。
3. 宇宙中有多少种能源?
能源是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
地球上有各种各样的能源,能源可以根据其成因、性质和使用状况进行分类。如按使用状况分类,有常规能源(包括煤、原油、天然气等),新能源(包括核燃料、地热能、太阳能等); 如按能源成因分类,可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一次能源像煤、天然气、水能、风能等,二次能源是指煤气、原油加工品、火药、电能、沼气等; 如按能源可否再生分: 可再生能源:不随其本身的转化或被人类利用而减少的能源,如太阳能、生物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等 非再生能源:随其本身的转化或被人类利用而减少的能源,如化石燃料、核燃料等 有些能源,如火山能、地震能、雷电能、宇宙射线能等还未能被人们所利用开发,期待进一步开发利用。
4. 雷电属不属于自然资源?
1、雷电不属于自然资源。
2、自然资源就是自然界赋予或前人留下的,可直接或间接用于满足人类需要的所有有形之物与无形之物。
3、资源可分为自然资源与经济资源,能满足人类需要的整个自然界都是自然资源,它包括空气水土地、森林、草原、野生生物、各种矿物和能源等。
4、自然资源为人类提供生存、发展和享受的物质与空间。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需要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多的自然资源。
5. 雷电作用?
制造氮肥
雷电很重要的功绩是制造氮肥。雷电过程离不了闪电,闪电的温度是极高的,一般在三万摄氏度以上,是太阳表面温度的五倍。闪电还造成高电压。在高温高电压条件下,空气分子会发生电离,等它们重新结合时,其中的氮和氧就会化合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分子,并溶解在雨水中降落地面,成为天然氮肥。据测算,全球每年仅因雷电落到地面的氮肥就有四亿吨。如果这些氮肥全部落到陆地上,等于每亩地面施了约二公斤氮肥,相当于十公斤硫酸铵。
促进生物生长
雷电还能促进生物生长。雷电在发生时,地面和天空间电场强度可达到每厘米万伏以上。受这样强大的电位差的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增强,因此,雷雨后一至二天内植物生长和新陈代谢特别旺盛。有人用闪电刺激作物,发现豌豆提早分枝,而且分枝数目增多,开花期也早了半个月;玉米抽穗提早了七天;而白菜增产了百分之十五至百分之二十。不仅如此,如果作物生长期能遇上五至六场雷雨,其成熟期也将提前一星期左右。
制造负氧离子
雷电能制造负氧离子。负氧离子又称空气维生素,可以起到消毒杀菌、净化空气的作用。在雷雨后,空气中高浓度的负氧离子,使得空气格外清新,人们感觉心旷神怡。实验表明,被称作“空气的维生素”的负氧离子,对人体健康很有利。
无污染的能源
雷电是一种无污染的能源。它一次放电能达1至10亿焦耳,中国成语中就有“雷霆万钧”一词。利用这种巨大的冲击力,可以夯实松软的土地,从而为建筑工程节省大量的能源。根据高频感应加热原理,利用雷电产生的高温,可使岩石内的水分膨胀,达到破碎岩石、开采矿石之目的。遗憾的是,人类目前还无法对它加以利用。
6. 为什么要人工引雷?
人工引雷是为了避免自然灾害,特别是雷击引起的火灾和人员伤亡。通过人工引雷,可以让雷电在安全的地方释放,减少对周围环境和人员的危害。此外,人工引雷还可以为科学研究提供实验条件和数据,推动雷电物理、工程和应用的发展。人工引雷采取了多种不同的方法,如安装避雷针、地网、架空导线等,以及利用激光、微波、电荷分布控制等技术。这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不仅可以提高人工引雷的效率和安全性,还可以为雷电保护、能源利用和军事领域等提供更多的新思路和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