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什么环保项目成本低又有前景?(以色列的支柱产业是什么?)
1. 2021什么环保项目成本低又有前景?
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说到基础设施建设,大家可能想到的就是道路,实际上,道路只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一部分,在贵州,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组组通水泥路,因此,相对来说,道路建设基本完成。
而农村的用水安全实际上是很大的问题,在城市,都建设很多水厂进行生活用水的处理,从而保障居民用水的安全。但是,在农村,很多地方饮用水实际上是有问题的,甚至有的地方直接饮用大河中的水,安全隐患比较大。加强饮水安全问题,必然就是建设水库,建设自来水厂,进行安全饮用水的处理。
同时,农村的道路在很多地方还是需要建设,这些市场都比较大。对于农村来说,最大的问题莫过于通信行业了,农村很多地方网络没有覆盖,通话质量很差,甚至没有信号,这些都是未来发展的机会。
因此,加强农村的道路、通信、饮用水等建设,必将是很大的市场。
二、土壤修复项目
现在农村最大的问题,就是土地的污染问题,由于长期的施用化肥,导致土地板结,土壤营养严重不足,同时,过度的使用农药和除草剂等产品,导致土地受到污染,农作物产量下降,甚至,种植出来的农产品也受到污染,无法使用。
因此,土壤修复项目成为了目前比较热门的项目,也有很多公司,专门进行土壤修复,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营养,减少土壤中的有害物质。从而让土壤恢复到正常的水平。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固废处理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的数据,2016年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总投资达到1.16万亿元,其中,土壤修复预算达到112亿元,2017年达到65.35亿,2018年达到123.4亿元,2019年达到95.04亿元,2020年达到102.97亿元,市场巨大。
三、发展农村电商产业
电商是最近几年比较热门的行业,随着淘宝、京东等大电商行业的发展,带动了很多产业发展,现在,也从传统的电商发展都直播带货、视频下单等前沿的销售模式。
因此,抓住市场发展的风口,有效的和农产品结合,发展农村电商,让原生态的农产品和土特产品快速地走出去,从而避免了农产品销售不畅销的问题,解决农产品销售困难的难题,从而更好的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
四、农机集中服务项目
在农村,尤其是平原地区,由于土地比较平坦,便于机械化耕地、播种和收割。因此,根据农村土地的特点,购买相关的机械,帮助农民进行耕地、播种、施肥和收割,不仅解决人工作业时间久、效率低的问题,还可以降低劳动强度,减少收割时间,避免因为天气等原因造成不必要的减产。
对于丘陵等山区,同样可以提供一些专业的农机服务,降低农民的劳动强度,从而将农民从繁琐的劳作中解放出来,进行其它的工作,从而实现农业耕种和工作的两不误,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工作时间,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从而达到高效增收的目的。
五、农村新能源建设
对于农村来说,新能源市场巨大,像近几年兴起的风力发电项目,在很多地方都大量投入。农村太阳能发电项目也开始普及,很多地方街道和道路使用的就是太阳能电灯,甚至一些家庭都开始普及使用太阳能电灯和其他太阳能发电产品。
在农村,由于饲养的牲畜较多,因此,一些地方也开始普及用牲畜的粪便来制作沼气,通过沼气来照明和做饭慢慢的开始普及。
这些新能源项目的使用不仅节约了电力的使用,降低了能源损耗,还帮农民节省了电费开支。同时,也减少了环境的污染。
六、开发新型农资产品项目
对于农村来说,以前经常使用的农药和除草剂等产品,对土地和庄稼污染较严重,同时,经常使用的地膜,由于没有降解性,导致对土地造成污染。
因此,开发出一些高药效低污染的农药和除草剂,这样,比较减少了土地和农作物的污染,而且还受到政策和地方支持,也受到农民欢迎。
针对地膜污染的问题,可以引进具有降解性的地膜材料,投入到农村的使用中,这样,可以减少污染。
七、农村环保处理项目
对于农村来说,农作物收割后,秸秆成为了比较难处理的废弃物,运回家没有多少用处,丢在地里不利于土地的种植。因此,很多农民都用火直接进行焚烧,虽然这样的处理省事,但是,对环境的污染较严重。因此,加强对秸秆等废弃农作物的再利用,不仅成本低,而且使用也较广。
农村环保项目不仅仅秸秆处理这么简单,很多项目都可以进行,只要我们深入农村,就发现有很多。
八、发展特殊功能性的农业
实际上,功能性农业已经得到大量使用,比如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生态农业、订单农业、文化传承农业等,利用农业的特殊性和特色性,开发出适合市场局部需求的农业,满足特定人群和产业需要,从而达到局部增收的目的。
九、节约型农业项目
农村很多项目实际上还是采取传统的粗放方式进行作业,比如灌溉,很多地方还是采取漫灌的方式,不仅对水资源造成浪费,还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因此,很多地方都开始使用智能灌溉方式,采取滴灌等方式,进行精细化控制用水,不仅节约了用水量,而且农作物还不会出现缺水和灌水过多等情况。
在有的地方,施肥也告别了传统的凭感觉施肥的方式,而是采取了滴灌的方式,精准进行施肥,控制农作物需要的肥料,这样,就可以达到精准施肥,有效控制农作物的生长。
节约型农业项目使用范围很广,养殖业和种植业都在大量使用。
十、农业大数据和物联网建设项目
在城市,大数据已经得到大量使用,很多城市都是使用大数据来进行管理,避免了以前的人工管理带来的很多问题,减少了人工的使用量,提高了管理的效率,更精准的进行了有效的管理。
因此,利用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开发农业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进行农业的智能化生产和管理,根据市场变化,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农作物的种植安排,从而避免种植的盲目化和空缺的问题,从而更好的服务市场,赚钱更多的利润。
2. 以色列的支柱产业是什么?
以色列的经济支柱产业:高科技(军事、电子、通讯、软件、生物工程农业、航空等领域)、军工、信息通讯、化工(高级化学原料)、农业(水果、蔬菜、花卉出口)、再生能源、生物技术(制药、医疗器械)、钻石加工、旅游业、水技术(海水淡化、滴灌、节能)。
3. 产业项目扶持标准?
一、扶持原则
按照逐年缩减产业到户资金比例、壮大集体经济发展,脱贫攻坚工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工作要求,支持脱贫户(含边缘易致贫户)自身发展,支持有条件有能力的脱贫户(含边缘易致贫户)根据自身条件和个人意愿,自主发展特色产业;对无劳动能力或劳动力不足、无法自主发展产业的脱贫户(含边缘易致贫户),可采取经营性托管、承包式托管、租赁式托管等方式,由能人大户、龙头企业带动发展特色产业;脱贫户(含边缘易致贫户)也可将产业扶贫补助资金作为股金,选择投向产业形态优、经济效益好、市场风险小的乐于扶贫助困且诚信守约的龙头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建立和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股份到户,权益到户。
二、扶持对象
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内自主自愿发展增收产业项目的脱贫户(含边缘易致贫户)或者村集体经济组织。
三、扶持内容
围绕培育和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支持扶持对象发展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农副产品加工业、休闲农(林)业、传统手工业和乡村旅游业;支持脱贫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四、扶持标准及要求
根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脱贫户(含边缘易致贫户)同时发展几类产业项目的可以累计计算,每户补助上限不超过 12000 元。
(一)产业到户类项目(共4类)
1.养殖业扶持标准:对当年新增项目按照扶持标准予以扶持,对往年存栏的养殖项目不予扶持。
(1)肉猪养殖项目:600 元/头
(2)肉羊养殖项目:500 元/只
(3)奶山羊养殖项目:2500 元/只
(4)肉牛养殖项目:4500 元/头
(5)肉驴养殖项目:4500 元/头
(6)蜜蜂养殖项目:200 元/箱
2.林果业扶持标准:新建类项目须栽植2年以上矮化苗木,栽植后2年可见效,不按标准建园的不予扶持;管理类项目中,对已享受4年扶持的老园不再继续扶持(具体以省办系统中标注的享受产业补助年度时间为准)。
(1)苹果园管理项目:1500 元/亩
(2)新建苹果园项目:1000 元/亩
(3)梨园管理项目:1500 元/亩
(4)新建梨园项目:1000 元/亩
(5)枣园管理项目:1500 元/亩
(6)新建枣园项目:1000 元/亩
(7)桃园管理项目:500 元/亩
(8)新建桃园项目:200 元/亩
(9)核桃园管理项目:500 元/亩
(10)新建核桃园项目:200 元/亩
(11)花椒园管理项目:400 元/亩
(12)新建花椒园项目:400 元/亩
(13)新建速生杨栽植项目:1000 元/亩
3.种植业扶持标准:
(1)中药材种植项目:800 元/亩
(2)大棚果蔬建设项目:8000 元/棚
(3)烤烟种植项目:400 元/亩
(4)黄花菜栽植项目:800 元/亩
(5)杭白菊种植项目:1000 元/亩
(6)其他经济作物种植项目:400 元/亩
4.其他产业项目扶持标准:
自主创业项目:10000 元/个
(二)新建村集体产业园
以村为单位或者几个村联建的产业园,扶持的项目为苹果、梨。要求栽植2年以上生矮化苗木,栽植后2年可见效,有隔架、滴灌、防雹网等现代设施,亩均扶持标准不超过12000元,不足部分由市农业农村局、水利局争取行业配套资金进行扶持,实行社会公开招标建设,由托管公司或者专业大户经营。由市农业农村局负责制定建园标准,财政局、乡村振兴局负责监管资金运行,不按标准建园的坚决不予扶持。
(三)村集体“一村一园”
由市农业农村局制定管护标准和措施、操作规程,财政局、农业农村局负责验收,验收合格后由农业农村局拨付扶持资金至各镇财政所,按照托管生产进度进行验收发放,未达到管护标准的不予扶持。
村集体“一村一园”管护项目:1500元/亩
(四)统建托管园:
由各镇(街道)村与户下签订托管协议,市财政局、农业农村局负责验收,验收合格后由乡村振兴局将扶持资金拨付至各镇(街道)财政所,按照托管生产进度进行验收发放,未达到管护标准的不予扶持。资金来源为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
统建托园管护项目:1500元/亩
五、资金发放程序
(一)到户资金发放程序
1.项目申报。由脱贫户(含边缘易致贫户)自愿提出申请,村委会审核汇总,各镇(街道)复审的程序申报。市乡村振兴局收到各镇(街道)的正式申报文件后择优审批立项,会同财政局联合上报咸阳市乡村振兴局、财政局备案。
2.项目验收。各镇(街道)组织“四支队伍”对各村扶贫产业项目验收,以村为单位,逐户、逐产业进行验收,并规范填写《彬州市脱贫户生产发展项目验收表》,当场公示验收结果。验收合格的贫困户准予兑付产业发展资金,验收不合格的责令限期整改。
3.资金拨付。由各镇(街道)负责,根据验收结果将产业扶持资金拨付到脱贫户惠民一折通。
4.验收备案。由各镇(街道)负责,9 月底前将项目自查自验报告以正式文件报市乡村振兴局备案。
(二)新建产业园资金拨付程序
1.项目申报。由项目所在村征集脱贫户(含边缘易致贫户)产业发展项目意愿,审核汇总后,报各镇(街道)复审,各镇(街道)审核后上报市农业农村局,由农业农村局择优审批立项,会同财政局联合报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备案。
2.项目验收。各镇(街道)组织“四支队伍”对各村产业扶贫项目验收,以村为单位,逐园进行验收,并规范填写《彬州市产业园项目验收表》,当场公示验收结果。验收合格的准予兑付产业园补助资金,验收不合格的责令限期整改。
3.资金拨付。由各镇(街道)负责,根据验收结果将产业扶持资金拨付到各产业园。
4.验收备案。由各镇(街道)负责,9 月底前将项目自查自验结果以正式文件报市农业农村局备案,由农业农村局会同财政局对项目进行复验。
(三)“一村一园”、统建托管园资金拨付程序
1.项目申报。各村根据“一村一园”和“统建托管园”建设情况向各镇(街道)上报申请立项报告,各镇(街道)审核后上报市农业农村局,农业农村局择优审批立项,会同市财政局按照资金类型联合上报备案。
2.项目验收。各镇(街道)组织“四支队伍”对各村“一村一园”及“统建托管园”项目实施情况逐园进行验收,并规范填写《彬州市“一村一园”项目验收表》、《彬州市“统建托管园”项目验收表》,当场公示验收结果。验收合格的准予兑付补助资金,验收不合格的责令限期整改。
3.资金拨付。由各镇(街道)负责,根据验收结果将补助资金拨付到各产业园。
4.验收备案。由各镇(街道)负责,9 月底前将项目自查自验结果以正式文件报市农业农村局备案,由农业农村局会同财政局对项目进行复验。
六、本通知自2021年1月1日起执行,发文前备案的所有扶贫产业项目扶持标准一律不予重新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