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到4月份玉米价格
总体趋势稳中小涨。如果要入市,现在是比较好的机会,4月份以后肯定逐步上扬。
玉米价格每公斤玉米多少钱?
今天报价在1.93-2.51元之间,如:辽宁、黑龙江、河北、山西、内蒙、山东、河南、安徽、甘肃、新疆等多在2.2元以下,而福建、浙江、江西、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多在2.4元以上。
1000斤玉米一块五能卖多少钱?
一千斤玉米能卖一千五百元。
玉米收购价格突破1.5元,今日又陆续有惠民春晖、润龙大宗生物等山东企业的玉米收购价格达到1.5元的位置。
此外,从近段时间玉米价格的涨幅来看,已经从原先的以“厘”为单位突破到以分为单位的程度,日均调价大部分在2-4分/斤之间。
一千斤玉米能卖一万五
2022年玉米国家保护价?
1.367元/斤
诸城源发2022年1月22日10:40起,玉米收购价格调整为1.367元/斤,新陈粮严禁混装,水分超30拒收,其他收购标准不变。
临清德能金玉米生物有限公司自2022年1月22日10:30起玉米收购价格上调1分,执行:1.303元/斤。
滨州金汇玉米开发有限公司自2022年1月22日9:25起玉米价格统一调整为1.330元/斤(无起步扣)。新玉米水分要求32%以内,新陈玉米严禁混装,烘糊粒与新玉米严禁混装,其他标准不变。
2022年3月全国玉米走势分析:玉米价格涨得发虚,潮粮有“风险”
北涨南落,南北两地走出各自的行情,都在各自的玩耍。年前很多预测东北的“坑”终究还是没有实现,华北却给实现了,真是开了一个极大的玩笑。东北产区各个收购主体都在积极地进行涨价,涨幅在20~60元之间,整体表现就是在涨价。而华北地区却在积极地落价,跌幅在6~50元之间,整体表现就是车多就掉,车少就稳,这也是由当地的天气决定了近期近似“疯狂”的落价。
有的地区甚至跌到2600元/吨,但这也只是个别现象,因为这些深加工企业本身就在“粮窝子里”,地理位置好,靠华北当地的玉米就能“吃饱”,根本不需要东北的玉米,同时下款、卸车也特别快,扣称比较稳定,水表低。有的企业报价特别的高,但回款周期、扣量都非常的高,只能说华北深加工企业的“门道”太多,所以大家不要被所谓的价格迷惑了双眼,还是要看真实能到手是多少钱为基准,其它都是烟雾弹。同时山东深加工的落价,只代表了当地区域,当地的时间节点价格,所以我们看市场还是要分开来看,一个要看短期的市场,一个看未来的市场,不能因为当下就判断后期一定要怎样。
整个东北地区的玉米销售进度是6成粮,辽宁地区销售了7成粮,吉林地区销售了6成粮,黑龙江地区销售了7成,内蒙古地区销售了6成粮,这粮在2个月之间就少了这么了?有人问了,这些粮食都去哪里了?一部分在深加工企业,一部分出关和当地饲料用粮,一部分在贸易商和烘干塔手里,一部分在大型收粮主体手里(中粮、中合、中化、中农、北大荒、夏门国贸、夏门象屿、夏门建发),这样一分割,基本就把东北产区这些玉米给刮分了,而最受益的就是黑龙江地区的农民,天气作美给了一个大大的红包,对于玉米的保管就是一个好消息! 但不好的消息就是,根据中央气象台首席分析师的预测,3月份东北的气温极有可能偏高,虽然冬天没有结束,但东北的气温却在回升,这也给在3、4月份没有卖粮的农民老铁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卖与不卖,您自己掌握。
同时大家对于3、4月份的玉米市场是有分歧的,一部分人认为东北余粮要见底儿,如果想要收粮只能涨价进行收购,否则根本就收不上来粮,后期的价格也不会掉价。另一部分认为这个时间点需求减弱,玉米价格接下来会开启落价的行情。
我认为这两种看法都没有错误,也没有冲突,一个说的是供给端的行情,一个说的是需求端的行情。现在说东北的余粮见底了,这个表述还不是很准确,但收粮不上量也是真实的状况。但需求端也实实在在地表现出了“清淡”,达不到秋季新粮上市那种购销两旺那种局面的涨价。而东北产区的涨价也涨得“发虚”,属于被迫涨价,无量上涨,特别是黑龙江很多偏远的地区还有很多粮,很多贸易商、烘干塔往港口发粮都在倒挂,根本就不顺价。
那么接下来,东北地区的玉米价格很有可能不会再继续涨价的脚步,停下脚步进行价格的修正的一个行情,因为最后一波地趴粮要上市。在地趴粮行情结束前,一会有人来把这个盘子接住,所以3月份出现价格下滑的概率不是很大,但出现大幅度的上涨也不会在3月份。等地趴粮真正消化以后,我们再来看这个市场就会更清晰。真正涨价的应该是在5月份以后,虽然都说华北、东北是各自玩耍,但等到华北粮卖得差不多的情况下,还是要回归需要东北来进行供应,所以华北地区的玉米价格还得到回归2800左右的价格,才能让东北玉米顺上价。
而当前很多东北的大咖已经在华北地区建立自己的库存,这种操作模式也会让自己更主动,而不是被动地受到价格的制约,风险也会更小一些。如果是在2600~2700元之间建库存,这样利润也会更大一些。而东北地趴粮的结束以后就是看库存、看贸易商和烘干塔卖粮的节奏,这样相对更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