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6+3特色产业体系是什么?(什么是第六产业?)
1. 枣庄6+3特色产业体系是什么?
据了解,围绕“先把枣庄经济搞上去”目标定位,我市积极构建以高端装备、高端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六大先进制造业和高质高效农业、新型商贸物流业、特色文旅康养业为主体的“6+3”现代产业体系
2. 什么是第六产业?
“第六产业”概念源于日本,就是通过鼓励农户搞多种经营,即不仅种植农作物(第一产业),而且从事农产品的加工(第二产业)与销售农产品及加工产品(第三产业),获得更多的增值价值。
其本质是将一、二、三产业相互融合,应用“1+2+3”等于6、“1*2*3”等于6的原理,使原本作为一产的农业变身为综合产业,提升农业附加值。“第六产业”的术语在我国虽为新鲜事物,但各地类似的发展模式早已存在,我们所熟悉的观光农业、农家乐等创意农业,都属于“第六产业”范畴。
3. 八大新兴支柱产业详解?
1、石油化工产业 重点方向:石油化工产业重点向石化产业集群、精细化工材料、化工与精细化工、石油储备基地等4个方向发展。形成原油、石油炼制、清洁油品、润滑油产业链;有机原料、合成材料产业链;特种纤维产业链等一批产业链。
2、 有色冶金产业 重点方向:有色冶金产业重点向铝冶炼及加工产业、碳素及加工产业、铁合金及加工产业、钢及钢材产业等4个方向发展。 形成煤炭开采、发电、电解铝产业链;炼铁、炼钢、钢材、钢板产业链;电解铝、铝合金板带箔材、汽车轮毂产业链等一批产业链。
3、 装备制造产业 重点方向:装备制造业重点向风电装备产业、汽车及工程机械产业集群、石化装备集群、自动化信息产业集群、专用设备产业集群等5个方向发展。 形成风力电机、塔架、风电叶片、风电零部件生产及成套设备产业链;零部件配套、整车研发、生产、工程机械、汽车产业链等一批产业链。
4、 能源和新能源产业 重点方向:重点向生物能源、水电产业、火电及煤综合利用、热电联产、太阳能光伏光热产业、核电等6个方向发展。 形成生物质发电、生物质液体燃料和生物能源生产产业链;水电开发、电网建设、热电联产、智能电网产业链;核能供热技术推广、成套设备制造和配套产品生产一体化产业链等一批产业链。
5、 战略性新兴产业 重点方向:重点向信息技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新材料产业、航空航天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等5个方向发展。 形成网络设备、系统集成等信息网络产业链;人用疫苗、治疗用生物制品产业链;航空航天技术研究中心、研发、设计、飞控仪器航空航天产业链等一批产业链。
6、 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产业 重点方向:重点向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农产品现代物流、现代创意农业、特色种植业、特色养殖业等5个方向发展。 形成玫瑰、百合种植、初加工、深加工产业链;休闲、观光等现代创意农业产业链;红鳟鱼、奶牛养殖、初加工、深加工等一批产业链。
7、 现代服务业 重点方向:重点向改造提升商贸服务业、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新型服务业、面向民生的公用服务业、大众服务业等6个方向发展。 通过加快改造和提升批发业、零售业、餐饮业、宾馆业等传统服务业,改造提升仓储、配送业等工作重点,形成现代服务业的各个产业链。
8、 文化旅游产业 重点方向:重点向打造标志性旅游节会品牌、黄河文化旅游、丝路文化、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产业等6个方向发展。 通过整合全市旅游节会资源,打造闻名全国的黄河文化旅游品牌和沿黄经济带;大力发展传媒、出版、演艺、策划等文化产业,形成文化旅游业的各个产业链。
4. 我国十大主导产业是什么?
以下是中国十大支柱产业:1.有色金属产业、2.汽车产业、3.钢铁产业、4.装备制造业、5.公司电子信息产业、6.纺织业、7.船舶制造业、8.石油化工业、9.房地产业、10.轻工业。
为贯彻落实国家经济增长“保八”目标,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临危受命,相继出炉。短期来看,这些规划将有利于解决上述产业目前遇到的实际问题,缓冲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长远来看,将对中国产业技术升级改造以及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产生深远影响。
5. 驻马店主要产业有哪些?
驻马店市主要产业:
1、农产品加工业、
2、电子信息、
3、生物医药、
4、机械制造业、
5、化工产业、
6、汽车后市场、
6、建材产业、
7、轻工制造业、
8、装备制造、
9、皮革皮具加工
6. 六次产业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 “第六产业”的概念,最先由日本专家在上世纪90年代提出,其实质就是推进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并通过促进产业融合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价值,大大提高了其农业的现代化水平。
7. 农业产业的发展思路和方法?
1.加快构建产业兴旺发展新格局。
一是继续夯实农业基础。全市种植粮食面积28.5万亩,其中早稻种植0.88万亩,任务完成率100%;小麦种植面积达1.16万亩,预计平均亩产为300公斤。嵊州市乡村振兴粮食产业融合发展集成已列入2021年度省级乡村振兴集成创新示范建设县创建名单。生猪产能稳步增长,至6月底,全市生猪存栏19.02万头,出栏17.65万头,产能达到36.13万头。名优茶产量增价格升,至6月底,全市茶叶总产量6720吨,总产值8.69亿元,产量较上年同期减少0.9%、产值较上年同期增长6%,其中名优茶产量、中高档茶数量增加,名优茶平均价格比去年提高12.6%。
2.二是不断调优产业结构。
全面开展国家级三界农业产业强镇创建,深化实施农业产业提升“2020”升级版,推进9个乡村产业集群及“数字三农”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8. 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
第一个阶段,从1978年一1984年, 这个时期产业结构变动的显著特点,是第一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迅速上升。1984年,第一产业的比重达到32%,比1978年的28%提高了4个百分点。同期第二产业下降了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只上升了1个百分点。这说明我国农村和农业改革极大解放了农业生产力,推动了第一产业的发展,反映了资源配置向第一产业的倾斜。使得工农业比例不协调的状况得到极大改善。在工业化的过程中,第一产业的比重迅速提高,是我国一种特有的现象,在世界上是少有的。
第二阶段,1985年一1992年,是我国非农产业较快发展的时期。 第三产业的比重,从28%左右上升到34%左右,达到历史的最高点。同时,第二产业比重保持在43%左右,而第一产业下降6个百分点。这个时期资源配置的最大特点,是劳动力大量转移到第三产业,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从总体上看,这个时期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带有补偿发展不足、调整比例关系的特征。
第三阶段,1993年—1996年和今后一段时间,是我国重化工业主时期。
9. 中国四大基础性产业?
通常情况下,按照三个产业划分,农业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是工业和建筑业。其他所有产业(如金融业、餐饮业、文化事业、医疗卫生、旅游业、教育。。。)都属于第三产业。对于基础产业,目前还定义不清。一般来说,基础产业是指在一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中处于基础地位,对其他产业的发展起着制约和决定作用,决定其他产业发展水平的产业群,如农业、原材料工业、能源工业等。
也有把交通运输、邮电业也列入基础产业的。
微电子和生物制药明显属于第二产业,都属于鼓励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应该不在基础产业范围内。
金融,物流属于服务业,属于第三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