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城小吃(雁塔区未来产业城潜力大吗?)
1. 雁塔区未来产业城潜力大吗?
潜力很大。
未来产业是代表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不断渗透重大前沿科技、尚处于孕育阶段或成长初期,但对推动未来全球经济社会变迁起到基础性、关键性、支撑性和引领性作用的前沿新兴产业。
前瞻性布局未来产业,是进入新发展阶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客观需要,也是培育新兴接续产业、抢占科技产业竞争制高点的必然选择。
产业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科技是产业升级的“动力源”。除了以慧康生物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雁塔未来产业城还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以及基于人工智能的先进制造业、机器人等产业,聚集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以及现代商贸业。
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产业方面,未来产业城重点围绕为西北首个大规模人工智能算力集群——未来人工智能计算中心项目,构建立足西安、辐射西北、面向全国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作为千行百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催化剂,成为推动雁塔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战略引擎,把雁塔区打造成西安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的“领头雁”。目前,未来产业城已经引入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360科技有限公司、华为海洋网络有限公司等行业龙头企业入园发展。
2. 产城融合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产城融合”是指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以城市为基础,承载产业空间和发展产业经济,以产业为保障,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进一步提升土地价值,以达到产业、城市、人口之间互为依托、互相促动、高效优质的发展模式。
基本原则 :协同发展 同步推进 规划先行
1、产城融合“协同发展”的原则,防止区域发展的“两化”倾向。
产业“空心化”和城市“孤岛化”是区域发展中要着力避免的问题,按照产城融合发展原则,区域发展需要协调和处理好产业与城镇发展的空间关系,把产业园区作为城镇化的支柱,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规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让城镇辐射和带动作用真正实现,这样就使区域经济在增长速度加快的同时,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实现跨越式的提升。
2、产城融合“同步推进”的原则,避免生产、生活的错位发展。
产城融合要求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在时间上要同步进行、协调配合。一方面围绕工业发展需求优化城镇功能,确保城镇化有产业带动,另一方面工业化有城镇支撑,有效防范产业发展“超前城镇化”或“滞后城镇化”现象,确保“两化”在时间上同步发展,避免出现生产、生活的错位发展。
3、产城融合“规划先行”的原则,促使发展空间布局更为优化。
产城融合发展理念,要求按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原则,科学规划全区空间发展布局,统筹规划包括产业集聚区、人口集聚区、综合服务区、生态保护区等在内的功能分区,探索网络化、多中心、多功能的田园城市发展模式,力保城镇网络的主体骨架要与主要产业的空间分布基本一致,把工业产业园区作为有机组成部分,纳入新城镇总体规划,合理安排城镇及产业发展规模和布局,使每个城镇都有产业园区为支撑,每个产业园区都有城镇为依托,形成产城融合、互动发展的格局。
3. 商丘豫东国际食品城归属地?
豫东国际食品城位于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
商丘市梁园区商均路与汇聚八路交汇处东南角,面积约115.75亩。 本数据来自前瞻产业研究院产业园区数据库,前瞻产业研究院20年持续聚焦全国细分产业研究、产业规划、产业园区规划、产业地产规划、特色小镇规划、产业新城规划及产业园区招商引资等,助力地方产业发展,促进产城融合。
4. 东莞电商产业园集中地有哪些?
广东省商务厅公布的广东省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名单中,东莞市的有三处,一是虎门镇的虎门服装电子商务产业园;
二是虎门镇大莹服装电商城;
三是东莞邮政(虎门)跨境电商园。
5. 中科环宇产业园怎么样?
中科环宇产业园位于北京市大兴区,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创三街3号。本数据来自前瞻产业研究院产业园区数据库,前瞻产业研究院20年持续聚焦全国细分产业研究、产业规划、产业园区规划、产业地产规划、特色小镇规划、产业新城规划及产业园区招商引资等,助力地方产业发展,促进产城融合。
6. 华中企业城属于武湖还是滠口?
属于武汉市黄陂区武湖农场。
华中企业城由德成控股集团投资,武汉汉口北现代工业园开发有限公司倾力打造,是集生产、研发、仓储、物流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第四代中小企业产业园。华中企业城的总规模近百万平方米,分三期三年开发建成,一期工程为A区-E区厂房、二期工程为F区-J区厂房、三期工程为创业中心及生活配套。目前标准厂区A区和B区即将交房,C区-J区为定制厂房区域,整个园区建筑全框架结构,独栋花园式建筑,独栋产权。
7. 临平有什么产业?
说到临平的产业,第一印象就是制造业发达。临平是杭州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板块。
2021年,临平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409.99亿元,增长13%。而辖区内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也在2021年实现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
临平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目标,工业是重点。2022年,该区将聚焦高端装备制造、生命健康、时尚产业三大主导产业,推进制造业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确保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
同时,还将深入实施“3521”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计划,力争新增省市级“未来工厂”培育企业10家以上,实施工厂物联网、数字化攻关项目40个。
与制造业相比,临平的数字经济相对薄弱。但这也意味着未来的增长潜力。
2021年底,临平重点打造的算力小镇亮相,吸引32个项目签约入驻。2022年,算力小镇将是临平数字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极。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临平提出,2022年要抢占算力产业、人工智能产业赛道,确保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5%。
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0家
新增高校毕业生1.9万名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目标,关键是抓产业。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背后,则是创新。创新是第一动力。
2021年,临平集中签约重大产业项目138个,总投资超560亿元。而2022年,临平也定下了集中签约重大产业项目100个以上的目标。
比如,在签约的项目中,要实现亿元以上项目50个、10亿元以上项目10个;要求制造业投资增长12%,优化投资结构。
再说民生配套项目。
当前,浙江正加快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而设区后的临平也锚定了“共同富裕示范区样板”这一目标。
2021年,临平一批具有标志意义的民生配套项目或建成、或加快推进、或开工,完善了城市功能,提升了城市品位。
比如地铁9号线、杭海城际铁路开通运营,高铁临平南站北广场建成启用,运河二通道、杭州中环、鼎湖未来社区、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改扩建项目等扎实推进……
2022年,临平将聚焦交通、能源、生态环保、新基建等领域,储备实施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
比如,启动区文化设施综合体、开发区文化中心等项目建设,确保东湖、望梅、320国道快速路二期及沪杭高速临平段改建工程建成通车等。
8. 平原新区有哪些产业?
河南省科研机构生产试验基地一期、河南省农科院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基地等13个项目已开工建设。并瞄准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积极开展招商活动,承接高端产业转移,还谋划了正大数码城、东元创意大学和创意产业园、嘉年华娱乐城、华兰生物科研基地、农商新天、奥特莱斯、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等12个项目,总投资15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