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自贸港鼓励类产业(海南自贸港给海南人带来什么商机?)
1. 海南自贸港给海南人带来什么商机?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作为一个自贸港,它将成为国际性的地区交通运输中心,无论是人流还是物流,他将内联全国,外联全世界,成为一个地区性的交通运输枢纽。
第二,是与人流和物流相配套,它将成为一个地区性的国际信息中心,海南的网络空间将直连全世界,同时北向直达全国。
第三,是与国际物流、人流相配套,海南将放开国际金融机构的入驻限制,它将成为一个地区性的国际金融中心。
第四,是由于99%的进口商品都免税,同时又有极具吸引力的个人所得税政策。海南将聚集高端设备和人才,形成地区性的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业中心。
第五,是由于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全球化的信息沟通优势,海南将成为地区性的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加上旅游产业,海南将形成六大地区性国际中心。
特别是这六大产业的融合,将滋生出无数的机会。
事实上,这一转变目前已经开始。去年海南的GDP增速是11.2%,随着封关日期的临近,这一趋势还会加速。可以预见,未来的10年、20年,海南的GDP增速将领跑全国。所以说,封关后的海南将是一个小号的香港,未来的海南将有机会比肩香港,它是一块机会的乐土。
2. 海南自由港贸易实行什么政策?
1、引进人才,个人所得税率相应降低;
2、需要进行鼓励的企业实施百分之十五的企业所得税率;
3、发展创新教育,建设海南国际教育创新岛;
4、实施更为便利的入境免签政策等。海南自贸港的政策内容可以很好的推动海南省的进一步发展和建设。制度设计以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为重点,以各类生产要素跨境自由有序安全便捷流动和现代产业体系为支撑,以特殊的税收制度安排、高效的社会治理体系和完备的法治体系为保障,在明确分工和机制措施、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的前提下,构建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制度体系。海南自由贸易对服务贸易,实行以“既准入又准营”为基本特征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举措。在实现有效监管的前提下,建设全岛封关运作的海关监管特殊区域。对货物贸易,实行以“零关税”为基本特征的自由化便利化制度安排。在海南自由贸易港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关境外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设立“一线”。“一线”进(出)境环节强化安全准入(出)监管,加强口岸公共卫生安全、国门生物安全、食品安全、产品质量安全管控。
3. 海南省自由贸易港有哪些生意?
海南贸易自由港有贸易生意。
常年在海南做生意的人肯定深有体会,只做海南本地人的生意肯定是做不起来的。海南的市场资金大部分是外来注入的,内销的能力啊也不高。所以,有能力,我们一定要做对外的生意。做面向国外的交汇点和枢纽,例如,从国外进口原材料到海南加工。
举个例子,进口澳大利亚的活牛到海南屠宰、排酸、冷藏、包装,只要增值30%,进入到大陆也是免去关税的,类似这个模式可以做的还有很多的行业。
其次,是医疗领域。特别是医美行业,现在海南支持海南高端医美产业发展,还专门强调允许还在从事医美的公司可以免税,而且可以大批量的使用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上市流通的医美产品。这些国内卖得很贵的医美产品,海南可以低价免税进口药品、器械。进口医疗基础设施和康养基础设施的发展,将会带动整个海南大健康的产业繁荣。
最后,做小生意的,可以考虑一些服务行业。现在大量的企业纷纷的入驻到海南,必然带来人才的涌入,这就会给服务行业带来新的升级,比如护工、物业、装修、餐饮、家政等等,大家都可以考虑提前来布局。海南背靠大陆14亿人口的市场,面向东南亚6.5亿人口,未来一定是中国经济合作圈的中心位置。
4. 海南研发广西制造重点产业有哪些?
海南12个重点产业包括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和农村发展、旅游产业、互联网产业、医疗健康产业、现代金融服务业、会展业、现代物流业、油气开发及加工产业链延伸、医药产业、低碳制造业、房地产业、高新技术教育文化体育产业。
资金重点倾斜以下几个产业: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和农村发展整合资金20.4亿元,用于支持优化农业种养结构调整、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扶贫开发等方面;教育产业投入16.6亿元,支持学前教育发展、城乡义务教育保障等方面;互联网产业安排5亿元,用于互联网产业基地及孵化器建设、互联网人才引进和保留等方面;现代金融服务业投入4.3亿元,用于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农民小额贷款贴息和奖补等方面。
5. 海南自贸港的提出?
中共中央、国务院对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提出了三个重要时间点:2025年,2035年,本世纪中叶。
根据《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到2025年,初步建立以贸易自由便利和投资自由便利为重点的自由贸易港政策制度体系。营商环境总体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市场主体大幅增长,产业竞争力显著提升,风险防控有力有效,适应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法律法规逐步完善,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