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工业互联网是什么意思?)
1. 工业互联网是什么意思?
通俗来说,工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是传统工业流程与信息通信技术的高度融合产物。
工业互联网的严格定义是一种全新工业生态、关键基础设施和新型应用模式,通过人、机、物的全面互联实现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面连接。不断颠覆传统制造模式,生产组织方式和产业形态,推动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新型产业加速发展壮大。工业互联网的优势在于将人、机、数据深层次融合。
2. 中国工业互联网什么时候提出?
从2012年首次提出概念,到连续4年写入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工业互联网建设近年来成果斐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工业互联网被列为数字经济重点产业,发展态势和前景看好。
在国家政策和各方共同努力下,中国工业互联网正由理念倡导加速走向落地深耕,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日益彰显。
3. 互联网时代与大工业时代的意义?
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是顺应技术、产业变革趋势,加快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的关键抓手;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以及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持续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从工业经济发展角度看,工业互联网为制造强国建设提供关键支撑。一是推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通过跨设备、跨系统、跨厂区、跨地区的全面互联互通,让各种生产和服务资源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效率、更加精准的优化配置,实现提质、降本、增效、绿色、安全发展,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大幅提升工业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二是加快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工业互联网促进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环节由单点的数字化向全面集成演进,加速创新方式、生产模式、组织形式和商业范式的深刻变革,催生平台化设计、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数字化管理等诸多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
从网络设施发展角度看,工业互联网是网络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是加速网络演进升级。工业互联网促进人与人相互连接的公众互联网、物与物相互连接的物联网向人、机、物、系统等的全面互联拓展,大幅提升网络设施的支撑服务能力。二是拓展数字经济空间。工业互联网具有较强的渗透性,可以与交通、物流、能源、医疗、农业等实体经济各领域深度融合,实现产业链上下游、跨领域的广泛互联互通,推动网络应用从虚拟到实体、从生活到生产的科学跨越,极大地拓展了网络经济的发展空间。
4. 互联网+工业的体现?
工业互联网发展过程中的三个特点。
一是产业体系更加完善。网络、平台、数据、安全等全产业链体系逐步健全,由电信运营商、生产制造企业、平台服务提供商、工业应用提供商等组成的产业生态快速壮大。
二是服务领域更加广泛。从个别典型领域向钢铁、机械、电力等数十个国民经济的重点行业加速扩散,高端领域竞争力逐步提升。
三是应用环节更加深入。从生产辅助环节向生产的核心环节逐步渗透。5G的全连接工厂、机器视觉检视、精准远程操控等应用场景已经具备了规模复制的条件。
工业数据共性标准研制迫在眉睫,工业数据是工业制造企业的“无形资产”,是工厂产品服务全生命周期运维和业务优化升级的命脉。
工业互联网的赋能主要体现在工厂收集数据、分析数据、自主决策等方面。5G的高带宽、低时延、广连接的优势打通了从数据采集到传输的全过程,使得数据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生产要素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