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工人运动(李启汉第一句工人运动口号?)
1. 李启汉第一句工人运动口号?
李启汉响亮地喊出了“还我血汗”的口号”。李启汉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早年曾随毛泽东等去北京,参加驱逐湖南督军张敬尧的请愿活动,后来成为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成员。他被当时的《中国工人》杂志誉为:“无产阶级的先锋,劳动运动的健将。”
他是上海工人运动的先驱者,是第一个为中国工人运动坐牢的中国共产党人、第一个创办中国工人劳动补习学校的启蒙者、第一个领导中国工人罢工的领导者,也是省港大罢工的主要领导人。上海工人运动的先驱者。
1920年5月经邓中夏介绍,年仅22岁的李启汉来到上海,在华俄通讯社工作,并结识了陈独秀、杨明斋等人。8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后,他成为最早的团员之一。不久,他参加共产党上海发起组,并奉命筹办工人学校和组织工会。由此,李启汉开始投身于组织和推动工人运动。
他深入到江南造船所和沪西小沙渡地区进行调查,走访和发动工人群众。同年11月,在他和共产党员李中等人的努力下,上海机器工会宣告成立,这是中共最早组织成立的工会。同时,他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工人学校--工人半日学校。
为了便于和工人交流,并吸引更多的工人能来校参加学习,李启汉不仅学说上海话,还想方设法打入青帮,利用帮会结交工人,开展文娱活动,并于同年12月将学校更名为上海工人游艺会。
在那里,他不仅向工人们传授知识文化,而且结合中国实际,深入浅出地宣传,讲授“工人为啥苦”的道理,启发他们的政治觉悟,并借此培养了一批工会骨干和工人运动积极分子。
期间,李启汉还主持了“上海工人联合会”成立大会,号召工人团结起来,为改善生活增加工资、减少工作时间,争取中国工人和外国工人平等而斗争。这一切,都为上海早期工人运动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21年7月,受党的指派,李启汉领导上海英美烟厂工人大罢工。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次大罢工。当时,参加罢工的工人达8000多人,上海滩为之震动。李启汉不顾个人安危,到工人中间,响亮地喊出了“还我血汗”的口号,并鼓励工人依靠团结的力量坚持斗争,直到胜利。
在他的组织领导下,罢工坚持了20多天最终取得了胜利。8月12日,厂商不得不妥协,并接受了工人的条件。上海工人第一次实现了扬眉吐气。
8月中旬,李启汉在担任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干事并兼《劳动周刊》编辑后,他一边办刊物,介绍国内外劳动界的消息,一边继续发动工人按产业组织工会。在他的领导下,8月下旬,上海烟草工人工会成立了。
新型产业工会的建立、罢工斗争的胜利,这一切鼓舞了上海工人阶级,坚定了他们团结起来开展斗争的勇气和信心。同时,这一切也促使李启汉进一步以满腔的热血,义无反顾地投身于工人运动以实现他共产主义的理想和抱负。
“我党坐狱最早最苦的同志”
1922年1月,香港海员为改善待遇举行大罢工。受党和劳动组合书记部的委托,李启汉负责组织“香港海员罢工后援会”,筹款援助,并亲自到香港、广州慰问罢工海员。不久,李启汉便因“扶助香港海员罢工事”,被上海巡捕房逮捕拘留数日。在罚大洋50元后才得以获释。
但是,这一切并没有能够吓退李启汉,让他停止推动工人运动开展的脚步。同年三四月间,他不仅帮助浦东日华纱厂工人、上海邮电工人组织工会,而且领导组织他们起来罢工,并最终取得了胜利。
当时,尽管李启汉知道自己早已被列入了租界统治当局监控的黑名单,但他还是毅然直接到邮务工人中去活动,在邮政局附近找工人谈话,部署罢工斗争,并帮助筹组邮务工会,起草了该工会章程和传单,亲自向邮务工人散发。
李启汉所做的这一切,令租界当局难以容忍。于是,租界当局便下令巡捕房于同年6月1日将他逮捕。6月9日,在会审公堂上,原告(巡捕房方面)先后指控李启汉:“该犯于1922年4月25日煽动邮局职工罢工。”“还于同年5月13日、20日及27日,在他所编的《劳动周刊》上发表含有煽动性的和引起纠纷、扰乱治安的文章。”
面对指控,李启汉保持着镇静与从容。然而,会审公堂并没有给他任何申辩的机会,便当庭宣布:判处他3个月徒刑,期满后逐出租界,同时还宣布查封《劳动周刊》。
9月8日,李启汉3个月刑满,按判决他理应出狱,重获自由但是等待他的却是一场更加漫长的牢狱之灾租界当局明里将李启汉逐出租界,暗中却将他引渡给上海的军阀机构 --护军使署,并授意其继续监禁。
淞沪护军使何丰林立刻下令省略所有审问程序,并当堂给李启汉钉上了只有重刑犯才使用的铁制脚镣手铐,并把他关进了阴森黑暗的龙华军事监狱。军阀刽子手们妄图用牢狱、镣铐、严刑拷打来消磨李启汉的战斗意志,动摇他追求理想的坚定信念,迫使他屈服投降,放弃继续从事工人运动的决心和希望。
700多个非人的日日夜夜,无论对人的肉体还是精神都是一种不堪忍受的折磨和摧残,同时也是对一名共产党人信念与意志的严峻考验。然而,李启汉并没有屈服、投降,也没有放弃斗争。面对各种酷刑、恶劣的生存环境,他咬着牙,挺了过来。
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广州形势变得更加险恶,但李启汉仍不顾个人安危,四处奔走,参加会议,研究制定对策,力求挽救危机。4月15日,广州发生反革命政变,李启汉不幸被捕遇难,年仅29岁,后被追认为革命列士。
2. 什么是产业工人队伍建设?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和基础保障,纳入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
3. 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维新运动?
1,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无产阶级于在外商企业中诞生,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外国商人在中国通商口岸开办了一批船坞和工厂。这些外商企业,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剥削中国广大劳动人民。这样,中国无产阶级就先于中国资产阶级在外商企业里诞生了。
19世纪40年代,英国商人在香港创办了阿白丁船坞。英国商人在上海创办了墨海书馆。美国长老会在澳门设立花华圣经书房。这些外商企业的工人,都是从中国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里雇来的,他们成为中国第一批工业无产者。
随后,在洋务派和民族资产阶级创办的厂矿里,也产生了中国无产阶级,到1894年约有10万多人。中国无产阶级人数虽然不多,但是比较集中,除矿工外,基本上集中于沿海和长江流域各通商口岸。上海最多,其次是广州及其附近地区。工人集中于大城市与大中型企业,对于宣传、组织工人进行斗争是有利的。中国无产阶级主要来源于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它是中国新生产力的代表。
2,1919年五四运动,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五四运动是由学生先发起,由工人扩大的坚决的反帝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扩展资料:
工人阶级(又称劳动阶级、劳动阶层等;英文:working class)通常用于表示社会地位与社会等级,依靠工资为生的工业劳动或手工劳动者阶级。通常是指为挣工资而被雇用从事体力或技术劳动的一类人。无论何时,该阶层在社会所占比例最高,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比例减少,一般为产业工人阶层为主。该术语没有一致的解释,主要依赖个人的立场与观点的不同来理解。比如美国划分阶级标准是依照经常性收入和就业率来确定。
工人阶级,亦称无产阶级,历史可以追溯到14、15世纪欧洲的工场和手工业的产生,至18世纪的后半期,以蒸汽机和棉花加工机的发明为标志的产业革命,以及引发的市民社会的全面变革,为其发展壮大、步入政治舞台提供了契机。
在现代的资本主义社会抑或社会主义社会,无论工人阶级是作为被统治阶级或统治阶级,都业已成为社会的组织结构和分层结构的重要成分,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所以,了解工人阶级共通的精神机理、行动逻辑和文化实践,不止是纯粹研究工人阶级课题的对象、内容,也是分析、探究阶级阶层理论的基础性前提。
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工农联盟是我国的政权基础。工人阶级之所以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是由工人阶级的阶级性质和它肩负的历史使命所决定的。工农联盟是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联盟,是我国的政权基础。以工农两个阶级的联盟为我国政权的基础,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工农联盟代表了我国人口的绝大多数,不但构成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实基础,而且表明了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充分的民主性和广泛的代表性。
4. 中国最早的产业工人产生于什么以后?
中国最早的产业工人产生于19世纪四五十年代,外国商人在中国通商口岸开办了一批船坞和工厂。这些外商企业,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剥削中国广大劳动人民。这样,中国无产阶级就先于中国资产阶级在外商企业里诞生了。
明末清初,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在我国萌芽,如当时“四大名镇”(广东佛山镇、江西景德镇、湖北汉口镇、河南朱仙镇)商贾云集、工贸发达,市场经济十分繁荣,全国各行手工业工人(如铜铁匠人、陶瓷工人、竹木皮革加工工人、榨油碾米工人、纺织成衣工人、药工、泥工、运输工等等)约有百万众。毛爷爷曾经说过:“如果没有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也会缓慢地进入到资本主义社会。”
1840年的战争打破了清朝闭关自守的政策,破坏了我国自然经济主体,也阻截了我国资本主义经济萌芽的缓慢发展,并由此开始逐步演变成半殖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形态。中国以产业工人为主体的工人阶级,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进程中诞生的。
首先,帝国主义侵略者在我国获得不平等条约的赔款后,用这血腥资本又在我国开办工厂,招用中国雇工,用机器进行生产,使我国产生了首批产业工人。1845年,英国人柯拜在广州黄埔区首建造船厂,迄后50年里,外商在沿海、沿江口岸开办了近代工厂200家,雇佣了约5万名中国工人,这便是最早诞生的中国产业工人阶级。
5. 工人运动的发展为什么是物质基础?
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物质基础。
近代中国新的社会生产力主要指近代工业和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工人阶级。 19 世纪 40-50 年代,随着外国资本在中国最早开放的港口投资设厂,中国工人阶级开始出现,到 20 世纪初,中国的民族工业也有了初步发展。
与此同时,工人阶级队伍也不断壮大。特别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民族工业乘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欧战无暇东顾而迅速发展起来,工人阶级队伍也迅速地壮大,到 1919 年五四运动前,中国的产业工人已达 200 多万人。
在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成为运动的主力军和领导阶级。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一方面迫切需要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思想来指导,另一方面也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及其中国化提供了物质基础和阶级条件。
6. 1922年山东成立的第一个工会性质的产业工人组织?
济南铁路大厂现为中车山东机车车辆有限公司。这个位于济南西城的大厂始建于1910年。它是济南近代工业文明的遗存地标,不仅保存着完好的近代德国建筑群,还封存着整座城市的红色记忆:这里是山东省第一个产业工会、第一个企业党支部的诞生地。
1921年6月,在王尽美和王荷波的领导下,津浦铁路大槐树机厂工人俱乐部正式成立,这是山东省第一个具有工会性质的组织。俱乐部在中大槐树北街一家酱园的后院租房作为活动场所,还在其他地方设了四处工人夜校。王尽美、王荷波等人经常到这里,给工人们上课,传播革命思想。王尽美创办的《济南劳动周刊》也送给工人阅览。
1922年6月18日,山东省第一个企业工会组织——济南大槐树机厂工会正式宣告成立。7月9日,由《济南劳动周刊》改名《山东劳动周刊》复出的创刊号上,刊载了大槐树机厂工会成立的消息,全文刊登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山东分部热情洋溢的祝词,还全文刊发了“大槐树机车厂一个工人告厂友书”的文章。7月26日,成立仅一个月的工会组织全厂1000余名工人为改善生活条件而举行了罢工,坚持了7天,并3次派代表去天津路局请愿,迫使当局答应了大部分条件,首次罢工取得了胜利。这是在党的领导下齐鲁大地掀起的第一次产业工人的大罢工。
1925年春,经中共山东地方执行委员会批准,在中大槐树北街程炳忠家,中共津浦铁路济南大槐树机厂党支部正式成立。刘子久担任临时支部书记,后由李广义接任,共有16名党员,这是山东省成立的第一个企业党支部。
7. 中国工人运动为何成效大?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组织都以主要精力从事工人运动。在党组织的发动和领导下,中国工人阶级的觉悟很快得到提高,工人运动开始出现蓬勃兴起的局面。
从1921年下半年开始,上海、武汉、广东、湖南、直隶等省市和航运、铁路、采矿等行业相继爆发工人的罢工斗争。1922年1月,长沙华实纱厂2000多工人在黄爱、庞人铨的领导下举行罢工,遭到湖南反动军阀赵恒惕的镇压,黄爱、庞人铨被逮捕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