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产业基地(湖北服装产业发展现状?)
1. 湖北服装产业发展现状?
湖北省的服装产业发展较为活跃,主要分布在武汉、宜昌、襄阳等地。其中,武汉市是湖北省的服装产业中心,拥有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和配套设施。
武汉市的服装企业涵盖了从面料、辅料到成衣的全产业链,产品涵盖了男女装、童装、运动装等多个品类。同时,武汉市还拥有多所服装设计院校,为产业提供了人才支持。
宜昌市的服装产业以制衣为主,主要生产中高档男女装、童装等产品。
襄阳市的服装产业则以生产工作服、防护服等为主,是国内重要的工作服生产基地之一。
总体来说,湖北省的服装产业在技术、设计、品牌等方面不断提升,市场前景广阔。
2. 湖北长江产业集团整合了哪些企业?
长江产业资产经营管理公司,由湖北省兴楚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含湖北兴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湖北省宏泰资产经营有公司合并而来。
长江产业资产经营管理公司的定位是,划转国资的承接整理主体、存量资产的培育孵化主体、特殊资产的市场运作主体、两非两资的托管处置主体、改革改制的规范操作主体,做实集团产业资本有序进退和保值增值功能,打造全国一流、湖北第一的资产经营管理平台。
3. 武汉华中科技大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介绍?
华中科技大学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最早可追溯到1992年成立的华中理工大学科技开发总公司,是原华中理工大学独家投资设立的全民所有制企业。2000年12月25日,公司整体改制,由华中科技大学与同济科技集团(武汉)联合组建,并改制为以华中科技大学为出资人的国有独资资产经营公司,注册资本20410万元人民币,承担着华中科技大学所属经营性资产保值增值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双重职能。
1999年7月,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组建。这标志着华中科技大学科技产业开始实现从单纯的产品经营向产品经营与资本经营并重的发展战略转移。
1999年11月8日,武汉华工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成立,拉开了“两个运作平台,一批规模企业”建设的序幕。
1999年12月18日,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正式开工兴建。
2000年6月8日,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3000万A股在深交所成功上市交易,成为华中地区第一家具有高校背景的高科技上市公司。
2000年7月,企业孵化大楼——华工科技产业大厦建成启用。
2000年9月,武汉华工创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组建。标志着多年来华中科技大学致力于构建的高校技术创新体系的构架已基本完成。
2000年11月,华中科技大学第二家股份制公司——武汉天喻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2000年11月,华中科技大学第三家股份制公司——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2000年12月,“武汉华中科技大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标志着全校科技产业经营性资产剥离等基础性工作已基本完成,为进一步理顺产权关系,调整产业结构,形成规模效益,统一协调发展,保证科技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2000年12月, 华中科技大学产业集团组建 。这标志着以资本为纽带,按照 “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高科技产业群的出现。
2001年6月, 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被国家科技部、教育部正式认定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
2001年9月10日,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基础建设全面竣工。
2001年9月11日,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迁入产业区,成为东湖高新区大学科技园率先入驻的企业。
2001年9月16日~25日,中国高新技术开发区所在市市长会议暨资本论坛在武汉举行。
2001年10月,上市公司江汉石油钻头股份有限公司入驻科技园。
2003年1月,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下属核心企业入驻产业区。
2003年4月,湖北省第一家高校科技企业孵化器——武汉华工科技企业孵化器成立。截至9月,在校园周边建成18,000平方米的孵化区,与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产业区相互呼应,标志着“一园两区”规划格局的完成。
2003年10月,第二届全国大学科技园会议在武汉召开,与会代表参观了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产业区和孵化区。教育部部长周济和科技部部长徐冠华到华中科技大学产业指导工作 。
4. 中国四大汽车生产基地?
汽车制造企业 产业布局逐步完善 形成以长株潭为中心 衡阳、永州为重要基地的产业格局。长沙作为上海大众在全国的第四大生产基地也于2015年投产。2001年 中国加入WTO后 在国家大量优惠政策、资源和资金的支持下 安徽开始了大规模的汽车人才培养 加强技术研发 自主品牌奇瑞、江淮、昌河等..
中国汽车生产基地的城市有:
1、十堰市:
十堰位于湖北省西北,汉江南岸。原为山村小镇,现已发展成新兴工业城市。十堰是中国规模最大的汽车工业基地之一,是东风汽车公司的发源地,拥有众多实力雄厚的大型汽配企业,拥有全国最具实力的汽车技术研究院和中国最大汽车配件交易市场。
2、长春市:
长春是吉林省省会,位于吉林省中部,地处长图、长白与京哈线铁路的交点,以汽车制造业闻名中外。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第一汽车制造厂就设在这里,故有汽车城之称。
3、上海市: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也是国际著名的港口城市。上海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之一,作为中国汽车工业三大集团之一的上汽集团便坐落于此。安亭国际汽车城由上汽集团、上海嘉安投资发展公司等共同出资建设,占地68平方千米,位于上海嘉定区。
4、重庆市:
重庆经济建设基本形成大农业、大工业、大交通、大流通并存的格局,是西南地区和长江上游地区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同时也是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公司总部所在地。
5、柳州市:
柳州市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的所在地,汽车产量占到全国80%以上。
5. 湖北最发达的产业是什么?
湖北最发达的产业是汽车制造业。因为湖北拥有国内汽车制造企业和合资企业众多,例如东风汽车集团、武汉重型机械集团等,加之武汉市拥有完善的铁路、航空、水运等交通网络,助推了湖北汽车制造业的发展。同时,湖北还在发展新能源汽车以及智能制造方面进行了大力布局,为湖北汽车制造业的长期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除了汽车制造业之外,湖北还有一些其他的比较兴旺的产业,如机械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等。其中,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医疗设施水平的不断提高,生物医药产业也在湖北发展迅猛,成为湖北省支柱性产业之一。
6. 湖北支柱产业排名?
集成电路、地球空间信息、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汽车、数字、生物、康养、新能源与新材料、航天航空等。每个重点产业又涵盖若干细分领域。
抓专项规划编制,主要由省相关部门组织编制十大重点产业专项发展规划,配套制定专项产业政策。各地要围绕专项规划,按照重点领域和空间布局、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制定本地实施方案;
抓创新平台搭建,创建武汉综合性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建设襄阳、宜昌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实现十大重点产业创新平台全覆盖;
抓产业集群打造,着力在十大重点产业打造一批新兴产业集群。壮大“武襄十随汽车产业走廊”、光谷“芯屏端网”等现有优势产业集群等;
抓支持资金筹措,充分利用长江产业基金等新旧动能转换基金,支持设立十大重点产业专项基金,形成重点产业基金群;
抓优势品牌培育,完善品牌培育、评价、扶持机制,积极创新培育一批新兴品牌;
抓高端人才集聚,每个产业细分领域至少引进1名院士级顶尖技术人才,至少引进5名世界制造业500强企业高管;
抓重大项目谋划,聚焦十大重点产业,着力招商育商,积极储备和推进一批重大项目;
抓基础设施完善,提高“江海直达”航线运行质量,优化中欧班列(武汉)国际运输功能,推进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建设等;
抓智库联盟创建,成立湖北省产业高质量发展智库团,推进每个产业成立一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抓协同机制推进,成立由省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省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省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