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脱贫举措(精准扶贫都提出了哪些有成效的措施?)
1. 精准扶贫都提出了哪些有成效的措施?
精准扶贫,将扶贫瞄准机制精确到“农户”层面。在这一阶段,有很多扶贫创新,主要为:创新扶贫开发路径,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由县到村,现在到户;创新扶贫资源使用方式,由多头分散向统筹集中转变;创新扶贫开发模式,由偏重“输血”向注重“造血”转变;创新扶贫考评体系,由侧重考核地区生产总值向主要考核脱贫成效转变。这是精准扶贫的“四个转变”。
2. 产业扶贫按照什么思路来做?
1、用活土地资源。
一是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探索实施土地股份合作制。
将没有劳力进行耕种的农户土地集中起来,采取入股、租赁、转包、让包、互换、托管等多种农村土地流转的形式给有能力的大户或引进外来老板进行产业发展。
二是条件不成熟的地方可以采取成立农业互助社、农业合作社,将劳力集中起来进行互帮互助发展生产。
2、强化技术支撑。
加强与农业院校或农科所的联系,由县里给他们提供科研基地,请他们派专业技术人常驻我县,对各个地方的产业发展进行调查研究,指导当地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尽量不做无用功。
3、加大金融扶持。
政府应督促指导相关金融部门加大产业扶贫资金支持力度。
要克服惧贷心理,可采取涉农站所或村级组织提供担保的形式鼓励农村信用社等金融部门给贫困农户发放贷款支持产业发展。
4、延伸产业链条。
要积极扶持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单项产业集中连片发展到500亩以上的区域或附近要相应建成加工企业,同时要采取加大扶贫贴息贷款发放数额和覆盖面及落实有关减免税费优惠政策等措施,加大对扶贫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培育扶贫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
建成一批大型的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解决老百姓“卖难”和“贱卖”的问题
3. 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成果的四大举措分别是?
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成果的四大举措是防风险,就业扶贫,产业扶贫和易地扶贫。
4. 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具体举措有哪些?
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
5. 扶贫帮扶措施有哪些?
贫困户的帮扶措施主要有两点,一是精神帮扶,二是物质帮扶精神,帮扶是扶贫,先扶智。第一要素,培训贫困户的致富技能从业技能等等,入手通过对技能的培训增加其致富项目和技术含量,从而致富。
其二是物质扶贫物质扶贫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育扶贫,二是健康扶贫,三是产业扶贫。
6. 经济稳健发展十条措施?
一、全力以赴保持信贷规模稳定增长。加强逆周期调节力度,强化考核激励约束,引导金融机构稳存量扩增量,深入挖掘实体经济有效信贷需求,提高全县信贷规模增长的稳定性。用好货币政策工具促进贷款投放。引导地方法人银行加大扶贫、支小再贷款使用力度,足额使用再贷款额度,精准支持涉农、民营小微等领域。加强各类专项再贷款及支持工具宣传,向上级行推荐符合条件的绿色转型、科技创新、普惠养老、交通物流等领域的信贷业务。(人行临西支行、邢台银保监分局临西监管组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有效缓解中小微企业还本付息压力。鼓励金融机构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货车司机贷款及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困难人群存量贷款,不盲目抽贷、压贷、断贷。如客户提出延期申请,要按照市场化原则应延尽延或调整还款计划。本轮延期还本付息日期原则上不超过2022年底。对延期贷款坚持实质性风险判断,积极向上级行请示不单独因疫情因素下调贷款风险分类,不影响征信记录,并免收罚息。(人行临西支行、邢台银保监分局临西监管组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加强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信贷投放。落实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额度和支持比例增加一倍的要求,从2022年二季度开始对相关地方法人银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增量的2%提供激励资金。加大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产业贷款投放。加快建立完善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做好资金保障和渠道建设,强化科技赋能和产品创新,不断扩大小微企业首贷、信用贷款规模,确保2022年普惠小微贷款增速不低于本机构各项贷款增速,推动综合融资成本进一步下降。(人行临西支行、邢台银保监分局临西监管组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满足稳投资和促消费融资需求。加强部门间协调配合,发挥政策合力,开展常态化政银企对接工作,引导辖区内银行保险机构重点围绕水利、水运、公路、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项目融资需求,进一步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政策性银行要充分发挥中长期资金期限长、利率水平低等特点,加大对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的中长期信贷支持。稳步扩大消费类贷款规模,稳定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产品市场,支持新型文旅商业消费集聚区加快发展,以旅行社为载体,加快县内免费旅游体验;组织文创企业和个体参加各级各类文化交流交易活动。(县地方金融监管局、人行临西支行、邢台银保监分局临西监管组、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交通局、县水务局、县商粮局、县文广体旅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抓好粮食生产和能源安全金融服务。积极对接重点种业融资需求,加大对种业龙头企业的金融资源投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临西县支行要发挥好粮食收购资金供应主渠道作用,各金融机构要积极参与粮食市场化收购,主动对接粮食收购加工金融需求。加大对重点新能源项目的支持力度,宣传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积极向上级行推荐符合条件的企业,有效满足煤炭生产、储备和煤电企业等融资需求。(县地方金融监管局、人行临西支行、邢台银保监分局临西监管组、县发改局、县农业农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做好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金融服务。积极对接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白名单”企业融资需求,运用科技创新、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产业链龙头骨干企业及上下游关键配套企业、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者及物流配送企业。精准服务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和农业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创新丰富供应链金融服务,大力发展订单、存货、仓单等动产抵质押融资业务,推广应用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扩大中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质押融资规模。(县地方金融监管局、人行临西支行、邢台银保监分局临西监管组、县发改局、县科工局、县交通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扩大就业创业金融支持力度。对能够保证员工就业相对稳定的中小微企业,在贷款存量平稳的基础上,根据企业融资需求适度加大信贷投放。支持自主创业,符合条件的个人可申请创业担保贷款额度最高20万元,对符合条件的个人创业担保贷款借款人合伙创业的,可根据合伙创业人数适当提高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符合条件个人贷款总额度的10%。新发放的个人和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财政给予部分贴息。(县人社局、县财政局、县教育局、人行临西支行、邢台银保监分局临西监管组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推动房地产贷款平稳增长。对符合条件的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加大投放力度,及时满足融资需求。进一步引导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行,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为20%,落实好首套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参考同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减20个基点要求,并于2022年8月31日前将新发放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实际加权平均利率水平下降至4.95%。合理满足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贷款需求。加大对建筑业企业流动资金贷款投放力度。(人行临西支行、邢台银保监分局临西监管组、县住建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九、提高资本市场融资效率。积极争取上级企业上市前补贴资金,培育辅导符合条件企业上市融资,聚焦企业上市遇到的困难,全力协调解决。进一步推进辖区企业规范上市,健全辅导备案、辅导信息审阅、辅导验收工作机制,从源头上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加强资本市场宣传,营造全社会支持资本市场发展的浓厚氛围。扩大银行业金融机构无固定期限资本补充债券和二级资本债发行规模,提高银行业资本损失吸收能力。(县地方金融监管局、人行临西支行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提升稳外贸稳外资金融服务水平。深入推进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工作,将“笔数多、信用好”的企业向上级行推荐纳入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范围,引导银行完善内部管理,充分发挥“越诚信、越便利”的正向激励机制和示范效应。支持境内机构充分利用境外低成本资金,降低融资成本。加强非金融企业多笔外债共用一个外债账户、外债线上登记等政策宣传,提升银行跨境融资便利化政策合规水平。积极借助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国家外汇管理局官网,倡导行政许可“网上办”。鼓励银行围绕实体经济需求,开展精准对接、常态化对接,为市场主体提供便捷高效的跨境人民币投融资服务,通过人民币跨境计价结算规避汇率风险。(人行临西支行负责)
7. 帮扶措施主要包括哪些?
帮扶政策措施:
一是支持贫困劳动力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实现多渠道稳定就业:为帮扶对象提供免费技能培训,使每户扶贫对象至少掌握1项就业技能或实用技术,促进稳定就业和增收脱贫。
二是实施教育扶贫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确保适龄贫困子女不因贫困原因辍学,协助相关部门为其在校生发放补贴。
三是帮助获得产业开发小额贷款:对有劳动能力和劳动积极性的扶贫对象,采取以奖代补、提供种苗、提供小额贷款或贴息,提供信息、技术、服务等方式,通过“公司+基地+农户”、“企业+农户”、“合作组织+农户”等模式,动员扶贫对象以土地、山场、水面及劳动力等生产资料入股的形式参与到扶贫经济实体中来。
四是实施易地搬迁改变生存发展环境:按照自愿原则,积极推进易地扶贫搬迁,整合生态移民、地质灾害搬迁等项目,对居住在生存环境恶劣、基础设施极差、自然灾害频发地区的贫困人口和村落实施移民搬迁。
五是改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和农村生活条件:有效整合相关涉农资金,重点对贫困人口比较集中,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条件严重滞后的地方,帮助改善通路、通电、通水条件,改善农田水利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改善村容村貌。
六是支持获得农业生产、公共服务保险和农村低保、社会救助等,确保每个贫困户至少享受到一项帮扶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