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产业分工(亚当斯密认为国际分工的基础?)
1. 亚当斯密认为国际分工的基础?
国际贸易的基础是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这个理论的主题是绝对优势理论,指当各国在生产同样产品时,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所导致的各国之间生产优势的不同,因此各国应专门生产本国劳动生产率较高的产品。
就比如说一些劳动力密集的产业会逐步往低人工成本的地区转移。
2. 国际分工有哪些形式?试举例说明?
1、国际分工是社会分工跨越民族国家界限而形成的国与国之间的分工。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2、国际分工类型: 按参加国际分工经济体的生产技术水平和工业发展情况的差异来分类,可划分为二种不同类型的国际分工形式。
按产业差异分工按照分工是否在产业之间或产业内部,则分工包括产业间分工和产业内分工。
3. 为什么要参与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
参与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有以下几个原因:
1. 扩大市场:通过国际贸易和分工,企业可以将产品销售到更广泛的市场,扩大市场份额和增加收益。
2. 利用资源: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资源和优势产业,通过国际贸易和分工,可以利用各国资源和产业的优势互补,提高效率和经济效益。
3. 降低成本:通过国际贸易和分工,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4. 促进技术和经验交流:通过国际贸易和分工,可以促进技术和经验的交流和转移,提高生产力和创新能力。
5. 推动全球化:国际贸易和分工是全球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可以促进文化交流、人员流动和国际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4. 产业思维必须具备什么?
企业家应具备的产业思维:
1 沿着人均GDP的变迁轨迹寻找产业机会;
2 沿着人口结构的变迁轨迹寻找产业机会、规避产业风险
3 技术创新与产业变迁
4 沿着国际产业分工和产业转移的轨迹寻找产业机会
5 知晓上市和再融资里的产业倾斜
6 利用资本市场中估值与行业的相关性
7 产业政策里有黄金屋、颜如玉:如何充分利用国家和地方的产业政策
8 洞察“产业边界清晰--产业边界模糊—自设产业边界”的产业演变趋势
9 以历史性远见看到中外产业竞争态势的大趋势
10 产业是“想”出来的
11 从问题中发现产业机会
12 产业集中是历史必然,产业整合是大势所趋
13 互联网将改变一切产业
14 数据是核心资产(积累经营数据的价值,可能大于利润)
15 产业与商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