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源零污染(丰田氢能源汽车技术成熟吗?)
1. 丰田氢能源汽车技术成熟吗?
MIRAI作为丰田旗下最为成熟的氢燃料电池车型,诞生于2014年,本次被引入国内的是海外的第二代车型。
该车与雷克萨斯LS、LC两款车型一样,都是由GA-L平台所打造。车身尺寸较大,长度接近5m,轴距更是达到了3m,使其拥有了宽敞的内部空间,修长的车身采用了凌厉的流线型设计,让整车显得运动大气。
不过该车最大的亮点,是它使用了一套,配备3个储氢罐的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最大综合续航里程为850km,驱动电机最大功率可达134kW,最大扭矩300N·m。
在日常使用中,搭载氢燃料电池的汽车充能方式,与添加燃油类似。据官方介绍,该车只需3-5分钟的燃料补充,即可实现500公里以上的超长续航,在充能效率方面,远高于主流纯电汽车。
与传统蓄电池将电能储存,并按需释放的原理不同,氢燃料电池是通过电化学反应,把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转化为电能,供车辆使用,且整个过程中不会释放任何有害的物质,拥有噪音低、无污染、高效率等优点,是一种先进的纯绿色供能方式。
长远来看,氢燃料电池“零污染”的特性,也使其有潜力成为新能源汽车供能的最佳选择。早在2019年,国家就发布了《关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并明确指出,要在未来积极推动氢能产业创新、集聚发展,完善氢能制备、储运、加注等设施和服务。因此,在全面实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氢燃料电池很有可能成为新能源汽车的下一个风口。
尽管氢燃料电池有诸多优点,但其产业在国内仍处于萌芽阶段。氢能源制备成本较高,设备复杂,生产技术环节还需优化。且氢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在国内起步较晚,与现在已经初具规模的蓄电池充电桩系统相比,差距甚远,这都为氢能源汽车的普及,带来了不小阻碍。
当初对于混动车型在中国大卖的情形过于乐观,加之技术尚未成熟,丰田迟迟没有将氢燃料电池车型引进中国,但最近几年随着特斯拉及国内新能源车企的崛起,丰田也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因此开始加速纯电化的步伐,试着将氢燃料汽车带入国内。
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要想实现全面普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 氢能源汽车有声音吗?
有
氢燃料电池车行驶时也有磁励音 “未来”在行驶时,能听到吱吱的声音。其音量,会随着行驶速度的加快而增大, 不光是加速时, 减速时也能听到。
氢燃料电池汽车以行驶中零污染排放, 驱动系统噪音低, 且氢能来源广数量多而成为近年来汽车企业关注的焦点。
为了获得竞争优势,各国纷纷出台政策,加速推进氢燃料电池车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内燃机汽车相比, 燃料电池属于静态能量转换装置, 运行过程中噪音和振动都较小, 低速行驶时车外几乎没有噪声。
但燃料电池车车内振动和噪声还是不容忽视的,早在本世纪初就有许多专家和学者对燃料电池车车内噪声源和振动进行过实验分析,寻求着解决办法。
3. 请问氢气燃烧后会对空气造成污染吗?
不会。
1. 氢气即H2,是一种清洁能源,因此氢气燃烧不会污染环境。
2. 氢气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2H2+O2=(点燃)2H2O
3. 氢的发热值虽然比核燃料低,但却是所有的化石、化工和生物燃料中最高的,燃烧后的产物是水,基本没有污染环境的问题,而且生成物是水,可以循环利用。
4. 氢 氨 燃料的优缺点
氢是一种高效能燃料。
1千克氢燃烧可放出14万焦耳的热量,是汽油发热量的3倍,而且它燃烧后即成水,不污染环境,可以说是一种取之不尽的清洁能源。另外,氢还是合成氨、炼油、半导体和食品加工工业所不可缺少的原料。
然而,氢容易爆炸,这就给使用、运输和储存带来困难。氢在常温下是气体,大都用钢制的氢气瓶来储存。但氢气瓶存储的氢气有限,所装氢气重量不到氢气瓶重的1%,既笨重,又有爆炸的危险
氢燃料汽车的优缺点如下:
1、其优点明显,体积小、容量大、无污染、零排放,与普通化学电池相比,燃料电池需要补充氢气,做得最好的是丰田、本田、现代等都有大量生产的燃料电池车上市;
2、与电动汽车相比,氢燃料电池汽车更为方便,因为它能补充燃料的时间将需要3分钟到5分钟,不像电动汽车充电几小时,即使最快的充电速度也需要半小时以上;
3、氢燃料电池虽然不是一项新技术,因为在60年代,氢燃料电池已成功应用于航天领域,但是研究速度慢,投资大,产品少,成本高,市场小,
氨是除氢以外最宜生产的可再生燃料,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资源价值。氨可由水中的氢和空气中的氮合成,并在氨燃料电池或氨内燃机或氧化燃烧时还原为水和空气。在目前普遍采用的工业化合成氨生产中,所需的氮可自空气中直接获得。而氢的来源则为天然气、煤炭、石油、生物质及水。随着未来天然气的供不应求,氢的来源势必渐以煤、生物质和水为主,并最终依赖生物质与水。制氨所需的能源也势必从目前的化石能源(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及物理能(包括光、水力、风力、温差、核变等)最终走向只依赖物理能(特别是自然能),必然走向风光核分布式制氨的光辉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