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支柱产业(苏州,无锡,常州的支柱产业分别是哪些?有何区别?)
1. 苏州,无锡,常州的支柱产业分别是哪些?有何区别?
苏锡常地区都是以轻工业为主要产业!这3个地方地理位置很相似,靠近长江,交通方便,但是缺乏自然资源,地方比较小。
就说说常州吧,可以说是轻工业而兴起的城市,在80年代末,还被荣誉为全国轻工业的明星城市,常州湖塘那边纺织业也比较发达,带动过当地的经济。现在常州还以动漫产业发展为方向,在全国动漫技术也是领先的。
2. 无锡技师学院7年制毕业是大专吗?
无锡技师学院是大专学校。无锡技师学院是由教育部批准独立设置的、隶属于江苏省于教育厅的国有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是集职业需求预测、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职业指导与职业介绍于一体学校的院校。
无锡技师学院创建于1955年,学院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专业设置合理。根据无锡地区的支柱产业和区位优势,设置了与市场接轨的机械工程系、电气工程系、信息工程系、文化创意系、现代服务系等38个专业,建有11个省级示范重点专业和26门省市级精品课程。
无锡技师学院建有11个省级示范重点专业和26门省市级精品课程,现有数控技术、电工电子、机械制造、现代财经、信息技术、自动控制和物联网技术应用等8个校内综合实训中心,136个实验实训室和188个校外实训基地,3个江苏省高技能人才专项公共实训基地。
无锡技师学院先后荣获 “全国职工教育先进单位”、 国家级高技能人才示范基地和“省级教学管理示范学校”,还连续多次获得“江苏省文明单位”称号,为无锡经济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3. 无锡经济经济支柱产业是什么,有哪些知名企业?
1、第一产业
2018年,全年粮食总产量56.80万吨,比上年下降0.2%。预计,油料总产量4768吨,比上年增长0.1%,其中油菜籽3807吨,比上年下降7.5%;茶叶总产量6573吨,比上年增长2.5%;水果总产量18.76万吨,比上年增长0.5%。
2、第二产业
201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618.71亿元,比上年增长9.0%。分经济类型看,内资企业总产值增长15.1%,港澳台商投资企业总产值增长13.1%,外商投资企业总产值增长8.7%。全市统计的264只主要工业产品中,产品产量比上年增长的有136只,占全市统计产品数的51.5%。
3、第三产业
2018年,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72.70亿元,比上年增长9.0%。其中,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3382.76亿元,比上年增长8.9%,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289.94亿元,比上年增长9.5%。按经营地统计,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36.07亿元,比上年增长9.1%。
扩展资料:
1、文化事业
截至2018年底,无锡共有艺术表演团体72个,文化馆8个,公共图书馆8个,文化站82个,博物(纪念)馆58个。全市人民广播电台节目8套,电视台节目8套,无锡有线电视总用户已达121.89万户。电视人口总覆盖率和广播人口覆盖率均达100%。
2、医疗卫生
截至2018年底,无锡拥有卫生医疗机构2480个,其中综合医院8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106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700家,护理院30家,疗养院7家。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技术人员5.48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10万人 。
3、体育事业
2018年末,全市人均公共体育设施面积1.53平方米,新增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994人,国民体质总体达标率95.6%。城乡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实现全覆盖,成功举办无锡马拉松、第九届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世界击剑锦标赛等一批大型国际赛事,世界跆拳道中心成功落户无锡。
4. 江苏省有几大产业?
江苏产业发展均衡,江苏十三太保产业发展各有千秋,总体来江苏省主要产业分布为:
苏州市: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生物医药
南京市:钢铁产业、汽车产业、电子信息制造、石化新材料
无锡市:机械装备、高档纺织、新能源、集成电路、新材料、生物医药
南通市:船舶海工、家纺服装、电子信息、智能装备、新材料、新能源
常州市:装备制造、光伏、化学合成创新制药、软件、输变电设备
徐州市:工程机械、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能源、商贸物流业
盐城市:汽车制造、钢铁、风电类新能源、电子信息
扬州市:旅游文创、软件信息服务、建筑、机械制造
镇江市·高端装备制造业、以高性能合金先进高分子材料相关的新材料行业
泰州市:生物医药及新型医疗器械、高端装备及高技术船舶产业、化工及新材料产业
淮安市:新一代信息技术、盐化工材料、绿色食品、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
连云港市:医药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现代物流业、食品生产加工
宿迁市:机电装备、绿色食品、高端纺织、光伏新能源、绿色家居、新材料
5. 全国以计算机为支柱产业的城市?
当然是深圳! 深圳综合竞争力跃居全国第二位中国社科院发布《2007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深圳综合竞争力跃居全国第二位前10强城市分别是香港、深圳、上海、北京、广州、台北、无锡、苏州、佛山、今天,两岸四地城市竞争力专家联合完成的《2007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深圳在两岸四地的200个地级以上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中仅次于香港。
6. 长江三角洲发展的支柱产业是什么?
长江三角洲是综合性工业基地,又称沪宁杭工业基地,即以上海、南京、杭州为顶点的三角地带,还包括苏州、无锡、常州、熹兴、宁波、南通等城市。
它是我国第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轻重工业都很发达;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最高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所以,长江三角洲发展的支柱产业是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
7. 江苏经济靠什么产业?
江苏发展的最大优势,我认为在于地理位置。江苏地势最平坦,水资源最丰富,海岸线长,气候宜人。耕作土地肥沃,平地耕作。渔港众多,海域广阔。产业交通便利,便于出口。这方面江苏人可以少付出一点汗水,多收获一点成果。江苏无论在哪一年都能成为国内相对富裕的省份,全国范围内最优质的地理环境决定了。
江苏是靠实体经济发展起来的。这是对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加快发展实体经济。扩大就业和提高个人收入。推动经济良性循环加快发展。
尤其是在苏南地区,改革初期主要表现为国营、集体、乡镇、村庄。三小、五小企业更是遍地开花。能自己做老板,能赢得人生第一桶金。有些人依靠工作,工作赚钱。工作机会和机会不是问题。到处都是工厂,到处需要人。这个老板赚钱多,工人赚的少。有了钱,主导了消费。推动经济发展进入良性循环。
8.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安镇镇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啊?
安镇镇位于无锡市东部,由原查桥镇、安镇镇、厚桥镇合并而成,镇政府驻原安镇镇政府所在地。地处锡山区腹地,锡沪路穿境而过,与沪宁高速公路道口、无锡机场、312国道相距均不到5公里,距江阴港和张家港不足40公里。已经建成的锡沪路、锡东大道和即将建设的锡太路、南中路、北中路、锡张高速公路、城际轻轨等穿越该镇,是京沪高速铁路在无锡市唯一的停靠站点,区位优势明显。 2006年4月,根据区委、区政府《关于优化组合部分区域发展空间的实施意见》,安镇镇南桥头村、年余村、太芙村、新联村成建制委托开发区实施行政管理。全镇总面积68.7平方公里,下辖22个行政村、3个社区,常住人口6.3万人,暂住人口5.2万人。 安镇镇历史源远流长。古称西堠村,相传为南塘设堠之地。明洪武年间因安汝德墓又称安家坟前。清乾隆年间,安氏兴盛,遂称安镇,为锡东大镇。境内山水秀美,风景怡人,名胜古迹遍布,名人志士辈出。有胶山、翠屏山、吼山、白丹山、鸡笼山、凤凰山、嵩山等名胜,古迹有窦乳泉、安国墓遗址前的石马、晶尸与石鼓、安石洞、山庄河焦墩等。明朝以铜活字印刷而名闻中外的安国葬于胶山寺左侧,明末东林党首领顾宪成之墓座落在安镇查桥境内。李纲、张巡、安国等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留下了宝贵财富和深远影响。 近代的安镇,又是农民运动和抗日的前哨阵地。锡东农运会在此诞生,安镇东街的“三善堂”曾是无锡县农民革命军司令部所在地。查桥曾是锡江游击中心和抗日根据地,无锡县抗日联合政府在厚桥召开成立大会,江南抗日义勇军司令部曾在安镇驻扎。作为革命老区的安镇,处处留下了先烈们的战斗足迹。 工业基础发达,招商载体完善。形成了摩托车、电动车、电线电缆、纺织化纤、有色金属、电子、化工、热交换器、机械等一批支柱产业。电动车行业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成立了国内首个镇级电动车行业协会,全镇集聚电动车整车生产企业152个,配件企业和配套的个体工商户400多个,电动车年总产量250多万辆,占全国的五分之一。众星集团、伟达集团、华能电缆、隆达铜业等都是久负盛名的规模企业。2006年,全镇完成国税开票销售收入126.47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大关。其中工业开票销售收入110.37亿元。财政总收入3.71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6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亿元。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9亿元,其中工业投入14.6亿元。协议注册外资和到位注册外资分别达4087万美元和1527万美元。现代农业发展迅速,形成了水产品、蔬菜、茶叶、畜牧业、果品等五大高效农业;粮食生产全面丰收,亩均收益达600元,实现产量和效益的双增。 社会事业优质均衡发展,人民生活日益富足安康,社会秩序井然有序。 2006年安镇共投入8000多万元用于完善教育卫生事业。学校软硬件环境明显改善,全镇中小学全面通过省义务教育现代化验收。39350人参加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100%,初步解决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11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301元。环境整治成绩显著,三个村被评为省级卫生村,三个村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村,人均公共绿地13.8平方米,森林覆盖率17.9%,其中镇区达33.4%。2006年9月通过江苏省环境优美乡镇的考核验收。 随着区委、区政府“东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安镇时逢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独特的交通区位优势、发展空间优势以及上级的重视和支持优势,使安镇镇在市、区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现。作为锡山区的副中心,安镇已经被确定为无锡市三年城市建设中六大重点功能区之一、先行试点的城镇组团和无锡市的卫星城镇,是未来的长途客运中心、交通物流中心、锡东地区交通枢纽。 探源谱新篇,继史铸辉煌。安镇镇干部群众满怀豪情地踏上新征程,万众一心,励精图治,开拓进取,勇创新业,为加快实现“两个确保”先行镇,构建和谐宜人新安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