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对观光农业的政策有哪些
近两年,休闲农业的发展可谓如火如荼,国家对休闲农业支持力度巨大。农业局、旅游局、林业局、商业局、科技局和发改委都有相关项目可以申报。例如休闲农庄,可以申报星级园区,可以在网上查到相关政策。2015年,农业部目标是以“三农”为特色,以企业为主体,认定300个星级园区,其中五星级50家、四星级100、三星级150家以及10家休闲农庄。
1.休闲农业有望被列“十三五”规划的重头戏
近两年,各地休闲农业发展十分迅速。以南昌县为例,该县休闲农业经营面积达18.3万亩、资产总额达26.8亿元,年接待人数447.7万人次,截止2014年底,该县休闲旅游年综合收入25.4亿元,带动农民从业1.56万人。再如湖南浏阳,目前,全市有休闲农业企业、乡村旅游景点、农家乐340多家,上半年共接待游客188万人次,实现经营收入3.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2%。各地对休闲农业的呼声甚高,在未来的“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中,休闲农业极有望成为重头戏。
这意味着:
休闲农业在未来将占有更重要的发展地位,与之相应的补贴资金也会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只增不减。
2.休闲农业用地机制将进一步创新
中央高度重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多年来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律。对于以农业为依托的休闲观光度假场所、各类庄园、酒庄、农家乐等不属于农业用途的相关用地,明确提出严格按照建设用地进行管理。随着休闲农业发展带来的巨大效益,对于休闲农业用地机制,国家也将有新的政策予以支持。
这意味着:
休闲农业用地政策将更加灵活,对于现在寸土寸金的现状,休闲农业有望会拥有极低成本拿到土地。
3. 金融信贷支持也将进一步加大
2014年,中国人民银行出台《关于做好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涉农金融机构在农业重点县各支持至少一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包括发展休闲农业在内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一对一”全面金融服务。在拓宽休闲农业抵质押担保物范围方面,针对休闲农业在内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和融资需求特点,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探索开展大棚抵押、林权抵押、农机具抵押、水域滩使用权抵押、现金流抵押、涉农直补资金担保等抵质押融资方式,满足休闲农业发展的多元化融资需求。随着央行数次降准,针对休闲农业的这一金融优惠政策必定将进一步加大。
商业地产和住宅地产有哪些不同
原发布者:三个皮匠每日报告分享
商业地产住宅地产一、商业地产的涵义商业是指以买卖方式使商品流通的经济,房地产是房产和地产的总称,指土地及土地之上永久性的建筑物、构筑物、附着物和由此所衍生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的总和。广义而言,商业地产是指各种非生产性、非居住性物业,包括写字楼、公寓、会议中心以及商业服务业经营场所等。狭义的讲,商业地产专指用于商业服务业经营用途的物业形式,包括零售、餐饮、娱乐、健身服务、休闲设施等,其开发模式、融资模式、经营模式以及功能用途都有别于住宅、公寓、写字楼等房地产形式。二、商业地产的特质、商业地产具体商业、地产与投资的三重特性,它既区别于单纯的商业与投资,又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房地产行业。、投资规模大,回报周期长,需要企业有良好的资金链和强大的经济实力。、经营管理要求高。商业地产由于经营方式多,内容多变,需要专业团队进行管理,对服务、促销、整合营销等要求都比较高,都要求系统地、有计划性地持续运营。三、商业地产与住宅地产的主要不同点、建筑形态上不一样(比如购物中心,层高要求,柱距)。、需要招商、租售集合,而住宅以售为主。、因商业项目大量以租为主,回收周期长,需整合大量资源,不仅仅是商业资源,还有金融实力。、后期商业运营是关键,招商成功只迈出了一步,商业运营长期成功才是真正成功,物业才有升值。四、商业地产价值链现阶段国内商业地产开发运作的主流模式:开发商就是投资者甚至商业运营方,一个主体双重甚至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