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和供应链堵点(供应链和采购区别?)
1. 供应链和采购区别?
1.从广义的角度,采购、物流、生产等,都只是供应链管理的一部分,采购、物流不能代替供应链管理;江湖上很多搞采购、物流的人都说自己懂供应链,其实那是扯淡的事情。没搞过计划的人,就如同我的朋友刘宝红先生说的“瞎子摸象”现象类似,其实就是瞎子抱着象腿,说象腿就是大象,象的屁股像堵墙,如此而已。
2.从狭义的角度,供应链管理在大多数公司都是跟sourcing(寻源采购)、make(制造)分开的,因为供应链管理主要玩的是“时间”跟“数量”,所以,执行采购(下单、交付)往往属于供应链管理,而商务问题,如寻源采购,则是单列,某种程度上是对采购腐败的一种制衡;生产计划属于供应链管理,而生产制造本身却是属于运营部门,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种相互制衡,毕竟,“生产是老大”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流程上,生产必须受供应链统一控制,属于后勤的一部分。
3.不管你公司大小,哪怕是跟麻雀一样大的公司,其实你也是需要供应链管理的,你想想供应链管理干的这些事嘛!什么公司不做计划?你不买东西你怎么生产?做了你不出货吗?出了货,你不被客户退货,那不就是怪事了吗?这不就是逆向物流吗?!也就是说大家都在不知不觉地干供应链的事情,只是,你没有有意识地把这些事情形成一个链条,一个体系,所以你也就是没有供应链管理。其实,很简单,只要“集成”一下就完了,这就是IBM集成供应链管理(ISC)的概念。
总之,看起来很简单的事情,其实也不那么简单。关键的是,做什么事情,这道理给搞清楚了,事儿也就不难做了。
2. 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牢牢把握什么?
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
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着力释放内需潜力。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方向,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打通经济循环堵点,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完整性,使国内市场成为最终需求的主要来源,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着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持续增强高铁、电力装备、新能源、通信设备等领域的全产业链优势;在关系国家安全的领域和节点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国内生产供应体系,在关键时刻可以做到自我循环,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做到经济正常运转。
3. 产业链强链补链保障措施?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是以高质量供应引领创造新需求,是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在固链、补链、强链上下功夫,补齐短板,强化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产品保障能力。
优化升级,巩固产业优势
经过艰苦努力,我国拥有完备产业体系,生产制造能力强大。以口罩生产为例,疫情发生后,产业各链条全速开动,各企业纷纷复产扩产转产,短时间内产能快速提升,不仅满足了国内需求,还出口、援助了其他国家和地区,为全球抗疫作出积极贡献。
工业互联网应用在疫情暴发期间为企业复产达产起到关键作用。应防疫之需,浪潮智能工厂仅用一天时间就恢复生产,提供用于国家调度的服务器等信息化产品;新凤鸣集团所属的化纤行业虽然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然而由于早已上马14类近800台机器人,覆盖供热、检测等关键环节,2月底就基本恢复生产。
这充分说明企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意义。我国制造能力虽然强大,但也面临人员、环境等要素成本上升压力,需要不断推动优化升级,再造基础产业链。“数字化技术是企业提升竞争力、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对于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竞争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说。
改革创新,推进新产业新业态
最近,湖北省五峰渔洋关镇小女孩柯恩雅在卤菜店案板下上网课的照片,引起网友热议。在五峰这个少数民族山区县,集贸市场里能够上网课,体现出新基建的普及程度及广阔的发展空间。
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黄利斌表示,在疫情防控中,远程会诊、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网络购物等新的产业形态方兴未艾,要继续加大支持和引导,不断增强新经济新动能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盘和林认为,从此次疫情中可以看到数字化技术在极端情况下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独特优势。事实上,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互联网+”、数字经济领域已经成为一定意义上的“长板”。电子商务、在线教育等领域发展十分迅速,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全球竞争力,需要我们再接再厉,强化巩固这个来之不易的“长板”,发挥“互联网+”的作用,积极支持发展新模式新业态,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补齐短板,提升产业链质量
盘和林认为,当前我国部分关键零部件的进口依赖度过大,部分产业链供应链的可替代性较强,掌控力较弱。此外,供应保障能力也存在欠缺。疫情期间驻企特派员就曾呼吁,针对此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物资储备调拨问题,应立刻着手堵漏洞、补短板,尽早健全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
问题很多,办法也要多,需要我们进一步打通堵点、连接断点,提升产业链质量。这其中,推动创新是最为关键的环节。“针对疫情中暴露出的短板、弱项,要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进程,持续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维护我国供应链安全。”黄利斌表示。
当前,国际疫情仍在蔓延,全球经济活动收缩,进出口市场不确定性增加。为此,我们要密切关注全球经济新趋势,立足内需,抓紧形成市场的内循环,同时加强国际协调合作,在与主要发达国家合作的同时,加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及东盟等国家的产业合作,开拓非洲、拉美等未来潜在市场,形成全新格局,共同维护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4. 2021年社会发展趋势?
一是经济增速在主要经济体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2020年,在主要国家经济普遍负增长的情况下,我国实现了2.3%的增速,可谓一枝独秀;2021年我国GDP实际增速预计达到8%左右,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预测,仍将高于世界其他绝大部分主要经济体。受益于制造业较强的韧性,2021年我国出口继续保持较高增速,工业生产持续增长,制造业在GDP中所占比重有所提升,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长更为突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的增长势头也较为亮眼。
二是就业形势在市场力量拉动下整体平稳。全年城镇新增就业目标提前实现,调查失业率保持在预期目标值以内。灵活就业人群保障范围和力度加大、农民工欠薪基本清零、劳动纠纷化解效率提高,各类劳动者合法权益得到更好保护。
三是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得到增强。我国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的位次提升至第12位,实现了自2013年以来连续九年稳步提升。科技创新对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的带动作用有所增强。在新技术的带动下,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电子信息制造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继续保持高增速;消费结构升级步伐加快,商品消费逐步从低端迈向中高端,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等消费较为旺盛。
四是营商环境改善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市场主体活力既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种外在表现,也是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我国先后推出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减税降费、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等多项改革举措,2021年在此基础上又推出了金融让利、阶段性税收缓缴等政策,持续激发和保护市场主体活力。多个省市积极制定并实施“链长制”方案,靶向瞄准产业链供应链上的断点、堵点、难点,贯通产业链上下游关键环节,也有助于稳定产业链上相关市场主体的信心和预期。
五是多措并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在经济恢复的特殊时期,我国体现出了高度的定力,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大力推动重点行业领域节能降碳,扎实推进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建设。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部署;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为下一步推出分行业分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加快形成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奠定了基础。
5. 承运网和德邦靠谱吗?
承运网和德邦都是比较靠谱的物流公司。承运网是一家专注于第四方物流及供应链管理的企业,其业务范围覆盖国内外路/铁/水/空/海拼等全境物流模式。承运网致力于通过技术领先的创新模式,提供全方位、定制化的供应链管理方案,让用户体验到高效、智慧、便捷、可靠的物流服务。而德邦是一家综合运输服务商,拥有快递、陆运、海运、空运等服务,并且在物流行业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和口碑。虽然承运网和德邦都是靠谱的物流公司,但是不同地区的服务质量也有所不同,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选择。在选择物流公司时,除了考虑价格和服务质量外,还要关注物流公司的资质和信誉度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