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专业就业前景及待遇?
一、纺织专业就业前景及待遇?
非常不错的。
就业前景主要是在纺织类企业从事纺织品设计、纺织品生产、纺织工艺设计、纺织生产质量控制、生产技术改造、贸易专员、纺织跟单工作。纺织工程专业包括纺织贸易和纺织服装两个方向,薪酬也是可观的。
毕业生有广阔的发展前途,可在纺织企业、科研机构从事纺织品设计开发、纺织工艺设计、纺织生产质量控制、生产技术改造及经营管理等工作,也能在高校从事教学与科研
纺织专业是一个传统的工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前景比较暗淡。但是纺织工业“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行业发展要强调科技贡献率和品牌贡献率。也就是说,在今后纺织工业发展过程中要把精力和有限的资本投向科技和品牌,即通过调整投资结构、产业结构和资源结构来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而这些转变需要具有高技术和专业技能较高的人才。
二、我国今年服装行业市场机会有哪些?威胁有哪些?
服装行业是我国传统支柱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处于重要地位,近几年,我国的纺织服装业有着较大的发展,也在较大程度上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不渗袭过,近年来,服装消费已经从单一的遮体避寒的温饱型消费需求转向时尚、文化、品牌、形象的消费潮流,行业面临转型压力。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服装行业产销需求与发展前景预测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1-2016年,我国服装产量实现了“五连涨”,从254.2亿件到314.52亿件,年均复合增长率4.4%,这也说明了在传统零售盛行的时代,服装产业实现快速增长是有很大可能的。进入到2017年,电商模式爆发、“新零售”被提出并列入了国家政策之中,产业转型在所难免竖燃,然而服装行业并未在2017年实现产业模式的大转变,产量实现了287.81亿件,出现了6年来的第一次下降,降幅高达8.5%。
当前行业处于复苏初步确立,未来仍将继续处于复苏周期,行业整体销售端表现、经营质量呈现稳步向好的趋势,后期个体公司之间会出现差异,且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趋势中,行业竞争格局将逐步清晰,集聚效应初显,优质龙头公司有望在此轮良性增长周期中走出,逐步确立核心竞争力。
互联网与智能化技术将在制造、营销、零售等多个方面对服装行业产生深刻影余喊虚响。在制造方面,建议融合大数据、互联网远程监控、互联网即时数据技术的智能制造技术,帮助服装企业用更少的人力和成本制造出更高质量的服装产品。在营销方面,建议通过在线下实体店安装互联网智能化设备(如智能导购、3D 立体试衣镜等),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消费体验。
三、服装行业的发展趋势如何?
服装业作为全球化程度最高的产业,已经发展为集各种高精尖技术为一体,同时包含科学、技术、艺术、创新的综合性体系。但是中国服装业的现状却实在令人担忧!分析纺织服装产业链,国外企业控制着上游的织造开发和下游的服装设计,在市场上形成了强有力的品牌效应,如老爷车、阿迪达斯、华伦天奴、耐克等不一而足。而中国的订单因为没有国际品牌的支持,价格缩水至少在七成以上。难怪有人说中国的服装行业拥有一流的设备、二流的产品、三流的品牌,是一个能够创造外汇,但并不能创造价值的行业。 中国的服装业要想走出被人掐脖断后的困境,必须着眼于打造世界品牌。必须将服装设计这个产业链的关键一环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席王庆表示:企业竞争将表现为以“品牌”为中心的设计竞争,设计也不再局限于成衣,而是从时装、镇帆盯成衣设计向鞋帽、饰品、箱包皮具等时尚商品设计延伸,创立并服务于品牌发展。 如此一来,中国服装业要打翻身仗,必须以以下三个方向作为发展趋势:一、力促高附加值的个性化消费 个性化消费,即高级定制。 在网络越来越发达的今天,网络服装(efu)设计将逐渐成为主流。在越来越专业化、全球化的生产经营模式下轿弊,企业基于网络的CAD系统可以实现数据的共享和御和标准化,产品的并行设计也将为CAD系统的高效快速提供支持。为有效提升市场规模及产品利润,服装CAD与电子商务的融合也是必然的趋势。一种基于Internet的服装企业远程数据传输和监控系统即将问世,也为服装设计网络化和服装企业信息化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在这方面,国外公司已经开始了有效的尝试,并取得了相当的成绩。目前国外市场上的在线三维服装CAD的应用主要有两类: 一种是用于精确的量身定做:针对具体客户的人体参数测量以及客户对服装款式的特定要求,进行精确测量和充分沟通基础上的服装设计,然后再生成相应的平面服装样片。该业务利用互联网通过远程控制实现,使人足不出户就可以接受世界一流设计师加上其辅助设计系统的高效服务。这种基于网络的服装(efu)设计系统以美、英、法、德、日、瑞士的较为先进。 一种是用于直观的模拟试衣:通过对顾客体型的三维数据采集,进行互动式的服装设计,之后再生成相应的平面服装样片加工成所需的服装成品。这类业务也是利用互联网进行基于电子商务的远程操作实现。现在美国的Land'send公司在互联网上就可建立顾客的人体虚拟模型,通过顾客在自己电脑终端上的简单操作,就可以试穿该公司所推出的服装,从整体以及各个角度观看自己穿上某套服装的视觉效果。另外,该系统还可进行立体互动设计,直到顾客满意。 现在,美国、日本、瑞士等国家研究开发的三维服装CAD软件已基本能实现三维服装穿着、搭配设计并修改,反映服装穿着运动舒适性的动画效果,模拟不同布料的三维悬垂效果,实现360度旋转等功能。其中,如美国CDI公司推出的CONCEPT3D 服装设计系统、法国力克公司的3D系统、美国格伯公司的AM-EE-SW3D系统、加拿大PAD公司的3D系统、日本东洋纺织公司的3D系统等。 我国虽然是服装大国,但在服装的先进技术的应用方面起步较晚。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已取得初步进展,实现了仿三维CAD设计,但离国外的技术水平还有较大距离。目前只有香港科技和北京长峰科技公司、北京服装学院、中山大学、杭州爱科公司、深圳盈宁公司等近年来开始了服装三维覆盖模式款式试衣系统的开发,且仅有部分软件进入了商品化阶段。在这方面,中国的服装业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二、推进相关行业的设计开发 服装,其实质就是人们用以遮羞避体并塑造个人形象的一类物品。这样,从头到脚都应包括在服装的行业范围内。我们知道,现在的市场结构,无论什么地方,总是自然而然的发展为成衣商铺与鞋帽、饰品、箱包、皮具商铺相互混杂的局面。究其原因就是这些都是服装行业不可分割的元素。 现在的服装制造业由于资金、技术的限制,认为地将它们割裂开来,从而造成了某某裤业、某某鞋厂等等。但是到了市场,它们还是不约而同的聚集到了一起。那么在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资金雄厚的大企业为何不将它们有机的整合到一起呢?显然是没有道理。 一旦时装、成衣设计与鞋帽、饰品等结合起来,其必将产生1+1>2的系统整合效应。在商铺里,不是由客户自己翻来覆去的思考如何搭配,而是由设计师事先推出一套一套的整体方案。然后在这些方案的基础上再进行微调,很容易的满足客户的各种需求。对于那些地位比较高、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客户,企业则可以向她们提供高附加值的个性订制。通过当今高度发达的互联网技术,实施在线服装(efu)设计,专业化的设计指导加上充分互动的购买方式,便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其个性化的需求,同时为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 [B] 三、着眼未来搞好品牌建设[/B] 从2000年开始担任温州服装商会会长,现在是中国服装研究设计中心CFD 上海分部总裁的陈敏认为:“消费者越来越看重品牌的设计,同质化的产品已经没有竞争力,注重个性化的品牌需要更加专业化的设计。” 着眼未来的品牌设计,必须以专业化的设计水平加上细致化的服务质量再加上职业化的创新能力,三者合为一体,共同推动企业的大船向着品牌的财富之岛全速前进。要发展高附加值的尖端设计,满足于产品经营的加工型企业,什么时候也成不了领导潮流的服装业航母。必须将企业的战略中心转移到“品牌经营”上来。 品牌经营要以生活文化为基础,以服装设计为核心,以此开发产品来带动服装产业及相关行业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品牌的经营不断迸发出勃勃的生机,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要同时在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发展品牌,扩大影响。现实中,要建立高品位的商铺,吸引顾客称心满意的消费;网络上,要建立专业化的网站,实施在线服装(efu)设计,以专业化的设计与具体客户充分互动,打造超一流的服装品牌
服装打印机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族慧服装打印机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宏华数科(688789)等。
本文核心数据:服装数码转移印花机装机量、市场保有量;宏华数科的服装数码转移印花机产品产销规模、产销率和价格
服装数码转移印花机是运用数码喷印技术的印花机
服装数码转移印花机通过计算机及RIP控制软件,将染料墨水喷印在转移印花纸表面,形成所需图案色彩。服装数码转移印花机主要用于涤纶织物的转移印花,所用墨水仅限于低温型的分散染料墨水。
由于转印纸表面相对平整,不用多Pass打印就能使花型图案不露白,所以数码喷纸印花单位面积用的墨水量少,打印速度比直喷印花快。由于纸张具有一定的吸水性,因此在墨水喷印时不需要对转印纸上浆,也不需要配置专用烘房,设备相对简单。
近三年中国服装数码转移印花机装机量增长明显
根据中国印染行业协会和IDC公布的相关数据,中国服装数码转移印花机的装机量呈上升趋势。2015-2020年,中国服装数码转移印花机的装机量由5000台增长至13800台,尤其是2018年之后,服装数码转移印花机的装机量增长迅速。
中国服装数码转移印花机市场保有量逐年攀升
2015-2020年,中国服装数码转移印花机的市场保有量逐年增长,由1万台增长至2.93万台,2016-2018年的增速均在30%以上,2019-2020年的增速有所回落。受益于终端唯穗雹消费者对服装、家居等产品个性化、高品质的追求,服装数码转移印花机对传统印花的替代加速。
龙头企业宏华数科的服装数码转移印花机产销规模快速增长
国内从事服装印花机设备生产制造企业数量较少,目前国内上市公司中专门从事服装印花机设指帆备生产的企业仅有宏华数科一家。以宏华数科为例,2018-2020年,服装数码转移印花机的产销量大幅上升。2020年,宏华数科的服装数码转移印花机产量和销量分别为536台和413台。2018-2020年,宏华数科的服装数码转移印花机的产销率分别为72.46%、96.04%和77.05%。
2018-2020年,宏华数科的服装数码转移印花机销售均价分别为84.51万元/台、37.31万元/台和32.83万元/台。数码转印机售价的波动主要系产品结构变化所致;数码转印机主要应用于化纤布印花市场,近年来,数码转印机使用成本逐渐降低,与传统化纤布印花价格不断接近,对传统化纤布印花替代进程加速。
服装数码转移印花机的产业化应用将不断深入
服装数码转移印花机具有环保性、高效性、灵活性、简洁性及高质产出的优点,契合了产业升级及节能减排的全球发展战略和人们个性化的消费趋势。随着我国数码喷墨技术的不断革新,国内厂商将推出一系列速度更快、精度更高、价格更低、品类更丰富的机型,在顺应工业4.0趋势的同时,也引领了印染业的新方向。我国服装数码转移印花机的产业化应用将不断深入。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服装打印机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