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产业发展现状(体育与中国发展的关系?)
1. 体育与中国发展的关系?
发现70%的奖牌都为经济水平较高和人均寿命较长的国家所获得。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总产值、国民平均收入等基本指标是体育运动发展的前提指标。体育与经济之间的联系可表现为体育的进步对经济发展水平的依赖关系,以及体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日益突出的作用,诸如强健的体魄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等等、显示体育是提高劳动质量必不可少的条件。当体育真正在为中国青少年带来兴趣、健康和信心时,中国体育的未来才能达到“国富而民强”的理想。
体育是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教育和训练,是开发人的潜在能力的活动。是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而又新型的人才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体育事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体育产业可以为生产发展和经济增长提供科学技术,提供熟练的劳动力和专门人才,体育事业的发展本身客观地包含着经济的因素。体育发展是超前的事业,因为体育培养人才周期长,体育的经济效益具有迟效性的特点。
2. 体育事业,体育产业,体育产业化的区别和联系?
体育事业:是为社会和公众提供公共体育服务,满足特定时期国家利益的体育需求,推行社会公共事务的行业的总称。体育产业是指为满足人们健身健美、娱乐休闲和精神需要,从事体育劳务产品的生产和经营服务的体育部门、机构、社会团体、企业和其他法人的总称。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的关系体育是事业还是产业,大致看法有三:
一是产业论二是事业论, 即任何时候体育都是有别于产业的事业。
三是复合体论,即是事业和产业的复合体,其中能进入市场的部分为产业,不能进入市场的部分则为事业。与此对应,也有三种运行机制的主张,完全市场化、不能市场化、部分市场化——实行“事业”部分的非市场机制和“产业”部分的市场机制相结合。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的不同:
1.产品性质的区别:社会公益性事业、公共产品、非营利性←-→非公共品、营利性明显2.运行机制的不同:政府统一规划、各级行政部门和相关组织统一步骤、统一管理←-→按“生产—供应—需求”经济机制运行3.资金来源和目标任务的差异,公共财政支出、为社会和公众提供公共体育服务,实现国家发展体育运动和为国争光的目标←-→面向市场,依法经营,自我积累、自我发展,
3. 未来体育的发展趋势如何变化?
在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美国体育产业的年产值为2100亿美元,是汽车制造业总收入的两倍,占GDP的2%;澳大利亚体育产业对GDP的贡献超过1%;意大利以“足球工业”为主的体育产业自20世纪80年代末就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十大支柱产业;英国体育产业年产值达70亿英镑,超过汽车制造业、烟草业的产值。 2005年以来,随着各地经济、社会以及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体育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规模不断扩大,领域不断拓展,结构不断优化,效益不断提高,进一步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健身需求,也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中国已经形成了一个有相当规模的体育服务业专业市场,国内从事健身娱乐业、竞赛表演业、技术培训业的体育企业、体育产业经营性机构2万多家,总投资额已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年营业额超过600亿人民币。另外,每年各地举办的商业性竞赛和表演约有300~500次,营业额约8000万人民币。体育用品制造业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兴的产业门类,在中国体育产业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广东省、浙江省和辽宁省的体育用品制造业比较发达;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还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体育服务业在中国大多数省市区已经成为体育产业的主导产业,体育用品制造业则主要分布于沿海及东部省份。中国体育产业已形成以体育服务业和体育制造业为主导、多业并举的产业格局。中国体育产业发展地区差距很大,体育产业主要集中于北京、上海等直辖市以及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中西部地区及中小城市体育产业发展水平远不及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发达、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大中城市。 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同时还存在诸多问题,今后体育产业的发展应着力于八个方面的建设:树立和提高体育产业意识;进行体制改革,改变过去政府既管理体育又办体育产业的模式,形成真正意义“小政府大社会”;高瞻远瞩,制定体育产业发展规划;加强法制建设,依法保护体育产业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培养体育产业市场,促进人们对体育产业的需求,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重视体育人才的培养,建设高素质体育产业人才队伍;因地制宜,满足不同市场的需要。 2010年广州亚运会,2011年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国际大型赛事的举办为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预计2010年,仅广东、浙江、北京、辽宁等体育强省,其体育产业增加值占中国GDP的比例就可能超过0.58%,对GDP的带动可达2770多亿元。体育产业是关联面极广的上游产业,它作为中国国民经济新增长点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中国投资咨询网《2008-2010年中国体育产业分析及投资咨询报告》
4. 体育局是干什么用的?
体育局职能: (一)贯彻执行国家关于体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规章,制定体育事业发展战略、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协调区域性体育发展,负责推动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体育公共服务和体育体制改革。 (三)统筹规划群众体育发展,负责推行全民健身计划,监督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推动国民体质监测和社会体育指导工作队伍制度建设,指导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负责对公共体育设施的监督管理。 (四)统筹规划青少年体育发展,指导各业余体校、体育传统学校的建设及业余训练工作;管理、指导体育训练和体育竞赛。 (五)研究拟定体育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培育、引导和扶持体育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规范体育服务管理,推动体育标准化建设。 (六)指导、管理体育外事有关工作。 (七)开发体育人才资源,制定体育人才培训规划。 (八)主办、承办重大体育赛事活动。 (九)指导体育科研工作,加强科技研究、技术攻关和成果推广,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本区体育运动中的反兴奋剂工作。 (十)负责性体育社团的资格审查和业务管理工作 (十一)安全监管(管理)职责 1.负责结合体育工作的特点,组织拟订体育工作有关安全方面的规章制度,组织有关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在权限范围内督促体育系统各单位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落实安全防范措施,消除事故隐患,组织对体育系统各单位贯彻有关安全法律法规情况的监督检查,发现违法行为,在职责范围内依法进行处理,超出职责范围的及时报告政府或告知有关部门处理,并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 2.按照职责权限负责依法对公共体育设施及其管理单位进行监督管理,并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 3.对以名义承办的重大体育竞赛活动,承担相应的主体责任。 4.在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许可职责中,对涉及安全的有关事项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审查把关。对已批准的行政许可事项和未经批准擅自从事有关活动的,依法承担监管或管理责任。 5.负责本机关及所属单位的安全工作,并承担相应的领导责任。 (十二)承办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机关科室名称、职能 办公室: 负责体育局机关日常事务,搞好参谋、协调、督办、接待工作,负责调研、信息、文件及报告、会议、通知和相关材料的草拟、处理。 竞训科: 负责体育局内部体育工作计划起草和有关业务工作方面的文字材料、报表,负责对各类体育赛事在业务方面的组织与指导,负责对青少年人才的选定、培养、输送、整理和收集业务资料及照片,负责有关方面的技术职称等工作。
5. 练体育有前途么?
有前途
体育行业有很多不同的发展前景,可以从教育到管理、竞赛和活动等领域,以及医院、法律和媒体等不同的职位。
健康科学专业的学生可能会成为体育教师或体育指导员,可以帮助人们在身体健康方面发挥其最大的潜力。
另外,这一行业也将吸引数字营销专家、社交媒体策划师和商业顾问等数字化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