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税地税机构合并后,还是垂直管理吗
一、国税地税机构合并后,还是垂直管理吗
国地税合并后、取消地税机构,国税仍然垂直管理。地税属于地方财政收入部分的业务移交当地财政。
二、简述我国国地税合并的意义
一、正面回答
1、可以提高征管效率,避免国、地税之间的推诿扯皮,同时促进税收征管的全国统一性,平衡地区差异性;
2、能方便纳税人申报及应对税务机关检查,减少了企业的税收合规成本;
3、征税系统可以对人员进行更好的配置,强化最需要加强的部门,提高税收征收的整体效率;
4、税务局可以一次对所有税种统一检查,有效避免以往对非本单位的税收风险觉得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弊端等。
二、定义
国税地税合并是指将省级和省级以下国税地税机构合并。国税和地税合并以后,实行以国家税务总局为主与省政府双重领导体制。国税地税合并只是部门间的合并,并不会牵扯到税种的变化。
三、国税局和地税局的区别和联系分别是什么?
国税局的主要是维护国家权益、实施宏观调空所必需的税种和关乎国计民生的主要税种的部分税收。地税局则主要负责适合地方征管的税种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三、国地税合并后税务登记信息不一致的问题怎么办
国地税合并后欠2年地税必须补交。
国税地税机构合并改革后,纳税人欠交2年的地税并没有因为国地税合并而消失,特别是2017年8月国税、地税金税三期同时上线后,之前国地税的所有数据信息全部迁移至现在共用的金税三期系统中,包括欠税、多缴税款等。
四、国税,地税合并何为双重领导
不存在双重领导问题,取消地税、原地税业务合并到国税。
1994年以前,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只有一个税收征管系统,中央税收主要靠地方税务局征收。
1994年7月1日,国税地税正式分开。
但分税制实行了24年,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一方面,国地税分设会使纳税人的纳税成本增加,税务机关的征税成本增加,不利于税务人员全面掌握税收业务;另一方面,机构分设所导致的机构争议也成为问题。
合并后,好处主要有:
1. 可以提高征管效率,避免国、地税之间的推诿扯皮,同时促进税收征管的全国统一性,平衡地区差异性。
2. 能方便纳税人申报及应对税务机关检查,减少了企业的税收合规成本。
3. 征税系统可以对人员进行更好的配置,强化最需要加强的部门,提高税收征收的整体效率;
4. 税务局可以一次对所有税种统一检查,有效避免以往对非本单位的税收风险觉得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弊端。
5. 地方财政数据造假的可能性下降。以前,地方税务局仅仅在业务上归属国家税务总局指导,但人事等由同级政府决定,所以地方政府为了政绩的需要,对地税、非税收入造假就有了可能。合并后,征税权在一定程度上上收,可有力避免此类现象。
2018年3月13日,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国务院将改革国税地税征管体制,将省级和省级以下国税地税机构合并,实行以国家税务总局为主与省(区、市)人民政府双重领导管理体制。
国地税合并是大势所趋,这就成了未来一段时间内体制改革的重点,这项方案落实的具体时间没有明确,但大幕已经拉开。
国税、地税合并何为双重领导?这是一个政治体制问题,也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的问题,需要深入、广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