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旗下1200多亿港元揽购澳洲,覆水恐难收
能站在舞台中央的人总是敢于挑战别人不敢挑战的困难,但挑战总归是挑战,有人成功,就一定有人失败。李嘉诚目前挑战的就是:澳洲并购。
对于这次挑战李嘉诚父子从一开始就非常坚决。为了成功收购澳洲能源公用事业公司—DUET GROUP,得到三大旗舰公司的支持,李家父子想尽了一切方法。

心思缜密的李家父子计划如下:
要完成这笔巨额并购,还需要获得三家公司独立股东的同意。由于涉及到关联交易,李嘉诚父子在相关股东投票中需放弃表决权。
为了突破第一关,李嘉诚父子对部分公司表决不通过已做好了预案。
如果长江基建表决不通过,则长实地产和电能实业将分别持有合资公司80%和20%的股份;
如果电能实业表决不通过,则长实地产和长江基建将分别持有合资公司60%和40%的股份;
如果长江基建和电能实业双方都未取得相关的所需独立股东批准,长实地产将通过间接方式100%收购。

心思再缜密 也有无法避免的阻碍:
超人提议被小股东否决不是没有先例。2015年时,李嘉诚曾提出电能实业与长江实业合并的计划就因为小股东的反对而流产。
最初,李嘉诚家族先提出电能实业每股可换取1.04股长江基建股份,并派特别股息每股5港元;后因股东强烈不满,李嘉诚家族将换股比例提升至1.066,特别股息调高到每股7.5港元。但表决时,有49.23%的电能实业股东就两家公司合并的交易投出了反对票;最终使这项合并流产。
即便获得独立股东通过,这项收购仍存在变数,收购需获得澳洲联邦财政部长提供不反对收购事项的书面通知,且需获得澳洲证券及投资委员会的批准。此前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基建和中国国家电网收购澳洲国有电力网络公司Ausgrid就受到澳洲政府的阻止。

幸运的是,李家父子成功踏入了澳洲并购的第一步:
1月16日,李嘉诚旗下公司长实地产、长江基建、电能实业及长和发布公告,组成财团收购DUET GROUP的公告。其中,长实地产、长江基建和电能实业的出资比例分别为40%、40%和20%。长和本没有参与此次收购,但由于李嘉诚父子为长和大股东,根据香港上市企业规则,长和也同时公告了这份收购。
根据计划,这三家公司将以每股3澳元(约合17.19港元)收购DUET GROUP全部的24.33亿股股份,约合72.99澳元(约合418.23亿港元)。但考虑到DUET GROUP的股息再投资计划等事项,收购总金额约合424.48亿港元。
DUET GROUP在澳大利亚、美国、英国和欧洲拥有并经营能源公用事业资产,由4家独立法律实体组成。其中DUET目前拥有及运营的主要业务,位于澳洲维多利亚州的供气企业和一家供电企业;一家清洁能源及远端能源解决方案的国际供应商及一家位于西澳洲的主要油气输送管道。
截至2016年6月底,DUET GROUP的资产净值为34.11亿澳元(约合195.45亿港元)。本次收购价是资产净值的2.17倍。
下图为根据Wind披露的DUET标准财务报表绘制的其总营收与净利润:

2016财年DUET GROUP税前利润为2.13亿澳元,约合12.20亿港元;收购价相当于税前利润的34.79倍。
糟糕的是,问题很快又来了:
纵观整个收购方案,长实地产居于财团的核心位置。高企的地价和手头充沛的现金,是长实参与巨资收购的直接动因。
“目前本地物业市场周期性阶段,土地价格偏高而构成风险,要物色具合理回报之地产投资项目殊不容易”,长实地产在公告中称。
李嘉诚旗下几家公司现金充沛。财报显示:

截至2016年6月底,长实地产银行存款高达503亿港元;净负债率仅为2.5%;当前公司则“实质上没有负债”。
2016年6月底,电能实业的银行贷款为90.64亿港元,但现金及银行存款却高达659.46亿港元。
加上长江基建手持的112.58亿港元现金,截止2016年中期,三家合计手持现金超过1200亿港元。
计划卖掉中环中心:
李嘉诚旗下公司的现金持有量仍在增加。2016年10月底,以 200亿人民币的价格出售上海浦东世纪大道的世纪汇广场项目;同年11月初,甚至传出李嘉诚将作价350亿港元卖掉旗下的中环中心。

是什么原因让李家父子忍痛割爱?
据粗略估计,近四年来李嘉诚一共抛售了香港和内地上千亿的资产,剩余资产也以公用事业、电信等“现金奶牛”为主,因此即便过去两年在英国大手笔收购,手头现金依然充沛。
排除掉这些原因之后,最终剩下的最大的可能就是欧洲并购惹的祸,覆水恐怕难以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