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是建设高效低碳的首都能源体系和“绿色北京”的重要支撑.“十一...
98+36+78.5+8+2.8=223.3.
补图如下:
(2)2010年北京市总能耗量约是:
223.3÷3.2%≈7000(万吨标煤).
(3)到2015年,由于新能源和
(1)根据图标可得:
98+36+78.5+8+2.8=223.3.
补图如下:
(2)2010年北京市总能耗量约是:
223.3÷3.2%≈7000(万吨标煤).
(3)到2015年,由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北京市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
7000×(1+31%)×6%×2=1100.4(万吨).
北京低碳院是央企吗?
是,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以下简称“低碳院”)隶属于国家能源集团,成立于2009年12月,是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目前设有北京、美国、德国3个全球研发基地,近700名员工,其中国外员工占比30%以上,50%科研人员具有博士学位。拥有国家能源煤炭清洁转换利用技术研发中心(国家能源局)、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市纳米结构薄膜太阳能电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重点科研平台。
关于低碳环保的书都有什么?
走向低碳发展:中国与世界》(中英文版)、《低碳经济:绿色革命与全球创新竞争大格局》、《低碳经济论》、《低碳经济中国用行动告诉哥本哈根》、《世界碳市场状况与趋势分析》和《碳金融碳减排良方还是金融陷阱》、《低碳经济绿色生活:环保从身边做起》、 《低碳经济-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的发展之路》、《2009-中国节能减排产业发展报告-迎接低碳经济新时代》、《 走向低碳发展:中国与世界-中国经济学家的建议》、 《气候变化与低碳城市规划》、 《北京低碳前行》、
《低碳之路-重新定义世界和我们的生活》、
六五环境日到来之际,第二届“公众最喜爱的十本生态环境好书”评选结果日前在北京揭晓,这十本书包括《山林笔记》《大湖的兴衰:北美五大湖生态简史》《大地雅歌》《我的原野盛宴》《塞耳彭博物志》《奇妙的生命世界:一个生物学家的观察手札》《十万年后的地球》《守山:我与白马雪山的三十五年》《文明的“双相”:灾害与历史的缠绕》和《树木之歌》
“绿色北京”的核心是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发展战略,将城市发展建设与生态环境改善紧密结合,以切实提升首都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核心,把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建设低碳城市作为首都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以技术进步、制度创新为动力,深入推进节能减排,积极开展低碳经济试点,全力打造绿色生产体系,积极创建绿色消费体系,加快完善绿色环境体系,努力把北京建设成为更加繁荣、文明、和谐、宜居的首善之区。
(二)总体目标
为实现“到2020年本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绿色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全面弘扬,宜居的生态环境基本形成,将北京初步建设成为生产清洁化、消费友好化、环境优美化、资源高效化的绿色现代化世界城市”的远景目标,到2012年,“绿色北京”建设近期目标是:通过构建生产、消费与环境三大体系,实施九大绿色工程,完善十项保障机制,为建设绿色现代化世界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绿色生产特征进一步凸显。产业结构调整由注重“关停并转”向“创新驱动、内涵挖潜”转变,产业重点向高端产品、高端环节聚焦,产业空间更加集约化、集聚化;绿色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大幅增强,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巩固提升,现代制造业振兴升级,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产业发展壮大,低碳产业培育发展;全社会清洁生产的深度、广度持续拓展,广泛采用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推动企业向生产清洁化方向发展。
绿色消费体系进一步完善。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初步形成,绿色市场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绿色产品的消费比重进一步提升;绿色建筑得到广泛推广,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和资源消耗水平进一步降低;现代交通运输体系更加完善,公共交通出行效率进一步提高;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体系持续完善,生活垃圾分类达标和资源化率进一步提高。
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山区绿屏、平原绿网、城市绿景”三大生态屏障不断优化,生态服务功能及碳汇能力全面增强;大气污染防治各项措施落实,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以永定河、北运河等为重点的水生态系统进一步完善,天然及人工湿地的净水功能得到进一步发挥,城市水资源水质显著改善。
资源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清洁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稳步提升,节能潜力深入挖掘,节能技术推广应用和重点领域节能改造工程实施取得突破;循环型水务体系初具雏形,再生水规模化利用取得突破;推动大型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园区建设,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水平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