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经济如何才能实现增速5%以上呢?
还是从股市的角度来说一下,在今年经济形势极差的情况下,稳增长如何演绎。今年以来基本大家能看到的,3月中上海开始封控,5月北京逐步分区封控。一季度的经济数据还算中规中矩,二季度的大概率会比较难看了。五一之前召开的政治局会议,核心主题也是稳增长促进经济,为了达到年初两会定的增长目标5.5%。
这里也简单插一句,政治局会议每年基本是4次,五一之前这次会议有个非常直白的信号:通稿是在盘中发布的,所以当天市场就大涨。之前的政治局会议通稿其实都是盘后才发。上一次还是3.16政经委也是盘中发的,确实是可以看见国家稳经济的决心,给市场足够的信心。总的来看,就是政策底肯定是已经看见了,但是整体宏观经济还在持续探底。
如果从更细节的角度出发,这次会议其实可以从4个层面看:
第一层面,刚才提到的盘中发布通稿(给市场信心,赶紧给我涨)
第二层面,知道5.5%很难,但是还是说努力实现,说明国家肯定会加码
第三层面,对房地产、基建、消费、制造业都有积极表态
第四层面,对资本市场、平台经济的表态都较为正面(不像去年一杆子打死)
但是,市场涨不涨,还是得看这些政策落地。所以,从现在这个时间点,市场确实有小幅反弹,但是其实还是在反复震荡,核心还是在等最重要的变量——疫情的演化。
稳增长其实是一套组合拳,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地产、基建、消费等等。接下来从地产、基建、消费分别来说一下。
首先看消费,消费今年上半年就不用想了,下半年如果想恢复,难度可谓非常大。疫情之前,2018、2019 消费增速大概8-10%。2020年-2021年消费增速5%左右。今年开始随着几个大城市不让堂食等等,可以说是对消费致命一击。最新的数据来看,消费增速是-3.5%。
所以,之后的消费发力点最主要的还是看两点:疫情的控制以及地产的恢复。
1. 疫情后周期:比如酒店、航空、线下经济等会爆发(具体数据可以参考我之前写的一篇疫情对经济的影响)。
2. 地产后周期:消费也非常取决于房地产。地产现在基本每个月都是-30%-40%的负增长,但是地产行业是个非常长的产业链(整体产业链在gdp占比都是达到20-25%),所以对消费影响面很大,比如装修、家具、家电等等。
这两方面来看,疫情确实难以判断,所以消费下半年要恢复,可能还是得靠房地产。
然后,我们先来说一下基建,最后说房地产。其实过去两年来看,国家都有一定程度的放水,货币财政都较为宽松(比较克制得宽松),但是基建其实没有非常助力。不过从一季度的数据来看,今年是确实发力了。主要是以下几个方向:
3月政府工作报告里面提到的基建4个方向:水网电网;管道更新;数据中心新经济;城市群都市圈的轨道交通。
4.27 中央财经委关于基建会议的3个方向:老基建要提高质量;新基建要扩大数量;增加国家的安全基建。
最后,看看房地产。今年2月份有个数据,居民按揭贷款是负200多亿,可以说最近十几年都是没有出现过负数的。原因基本无外乎几点:大家开始认为房价不会大涨了;地产宽松得不够;手里没钱。反正不管是出于哪个原因,大家都不愿意去买房了。
前面也提到了,地产全产业链占gdp大概20-25%。而上半年这几个月都是-30-40%的下滑。如果没办法控制到比如-10%,对整体经济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所以政策上确实在放松/支持:比如支持各个地方政府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房地产政策(地方可放松);优化商品房(开发商赶紧给我拿地盖房);包括这个月针对房贷利率的精准降息。
但是,同时也强调“住房不炒”。所以地产能不能恢复,能恢复多少,真的要边走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