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审批的铜指标(铜水龙头的国家标准?)
1. 铜水龙头的国家标准?
1)中国的水龙头国家标准是GB18145-2003《陶瓷片密封水嘴》,主要技术指标与欧洲标准EN817相同。主要的内容包括:材料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
2) 欧洲:目前没有统一的认证要求,但有普遍的测试指引如EN817测试,EN200测试,EN1111测试,EN1287测试。另外不同国家还有自己的认证,如英国WRAS认证,TMV认证,法国ACS认证,NF认证,德国DVGW认证,西班牙AENOR认证,荷兰KIWA认证,丹麦VA认证,MK认证,瑞典SITAC认证,P-marking认证,意大利DM174,挪威SINTEF认证等;
3)美国:UPC认证,NSF认证,WQA认证,watersense认证,UL认证, 3A认证
4) 加拿大:CSA , 还有加拿大和美国的共同认可的认证,如ASME, cNSF, CUPC等
5)澳洲:WELS认证,watermark认证,这是强制性的认证,要求所有在澳洲销售的水龙头上都打在产品本体上打上”W”的标志
2. 纯化水国家标准?
纯化水质量标准。相信大家对纯化水并不陌生,纯化水就是不含有任何添加剂的纯净水,纯化水是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检查出来的。接下来就由我带大家了解纯化水质量标准的相关内容。
纯化水质量标准1
1、酸碱度:取本品10ml,加甲基红指示液2滴,不得显红色;另取10ml,加溴麝香草酚蓝指示液5滴,不得显蓝色。
2、氯化物、硫酸盐与钙盐:取本品,分置三支试管中,每管各50ml第一管中加硝酸5滴与硝酸银试液1ml,第二管中加氯化钡试液2ml,第三管中加草酸铵试液2ml,均不得发生浑浊。
3、蒸馏法,按蒸馏器皿可分为玻璃、石英蒸馏器,金属材质的有铜、不锈钢和白金蒸馏器等。按蒸馏次数可分为一次、二次和多次蒸馏法。此外,为了去掉一些特出的杂质,还需采取一些特殊的措施。
纯水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H2O,具有一定结构的液体,虽然它没有刚性,但它比气态水分子的排列有规则得多。在液态水中,水的分子并不是以单个分子形式存在,而是有若干个分子以氢键缔合形成水分子簇( H2O),因此水分子的取向和运动都将受到周围其他水分子的明显影响。
对于水的结构还没有肯定的结构模型,被大多数接受的主要有3 种:混合型、填隙式和连续结构(或均匀结构)模型。
纯化水质量标准2
药典纯化水质量标准是什么
中国药典规定纯化水需要检测TOC,电导率,微生物限度,硝酸盐,酸碱度,重金属,pH等检项,不同检项的检测频率,合格限也不同。像TOC的合格限是500ppb。
纯化水设备特点
1、产水水质符合相关药典要求,运行稳定;
2、多种消毒方式可选:活性炭巴氏消毒、CIP清洗系统、分配系统臭氧杀菌、分配系统巴氏消毒;
3、单双管路设计:产水和回水循环分管路运行,降低系统死角,避免微生物滋生;
4、新型流量计仪器和取样阀开关,方便检查、操作和取样卫生。
5、优选品质配件加工制造,选材重品质,先进加工工艺制造。
6、智能化电控控制系统,,减少机械故障,更安全。
7、设备制造生产图纸化,标准化,流程化,保障设备质量。
8、专利工艺设计,占地面积小,操作维护方便。
纯化水质量标准3
纯净水饮用标准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于1998年4月发布了GB173223-1998《瓶装饮用纯净水》和GB17324-1998《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在这两个标准中,共设有感观指标4项、理化指标4项、卫生指标11项。
1、感观指标
感观指标包括色度、浊度、臭味、肉眼可见物。这几个指标是纯净水质量控制中最基本的指标,其制定的标准值参照了饮用水(即自来水)的标准,而大多厂家生产纯净水的水源是自来水,又经过粗滤、精滤和去离子净化的流程,因此,一般纯净水都能达到国家标准所要求的数值。
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中较重要的是电导率和高锰酸钾消耗量。电导率是纯净水的特征性指标,反映的是纯净水的纯净程度以及生产工艺的控制好坏。由于生活饮用水不经过去离子纯化的过程,因此是不考察此项指标的。而对于纯净水来说“纯净”是其最基本的要求,金属元素和微生物过高,都会导致电导率偏高。所以,电导率越小的水越纯净。
还原性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被高锰酸钾氧化时所消耗的氧毫克数,它考察的主要是水中有机物尤其是氯化物的含量。GB17323-1998《瓶装饮用纯净水》中规定,饮用纯净水中高锰酸钾消耗量(以O2计)不得超过1.0mg/L。如果高锰酸钾消耗量偏高,有可能水中有微生物超标,也可能是一些厂家为防止微生物超标而增加消毒剂ClO2的量,从而产生一些新的有机卤代物,在这种情况下,一般游离氯也会超标。
国标卫生指标中还有一项重要指标为亚硝酸盐含量。亚硝酸盐主要来源于水源附近土壤中的硝酸盐,盐碱地、大量施用硝酸盐肥料以及缺钼的土壤中硝酸盐含量更高。在国标中规定亚硝酸盐不得超过0.002mg/L。
3、微生物指标
微生物指标在国标中规定了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和霉菌、酵母菌4项。从近几年对纯净水检测的情况看,微生物指标是比较容易超标的指标之一。这是由于微生物污染体现在纯净水在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过程等各个环节上。
在生产加工中,工人不注意个人卫生,回收瓶的清洗、消毒不严格,甚至一些厂家为降低成本,回收瓶盖再次使用,由于回收瓶盖的变形,造成瓶口不密封都有可能引起微生物污染。微生物的超标反映出水的污染程度。其中大肠杆菌达到一定指标,会引起人体腹泻。
致病菌包括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乙型链球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污染的水会引起急性肠道传染病,出现腹泻发热等症状;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肠毒素会引起人体中毒,出现急性胃肠道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乙型链球菌则是造成人体化脓性炎症的主要病原菌;霉菌和酵母菌普遍分布于自然界,在食物中生长的霉菌在繁殖过程中吸取了食品的营养成分使食品的营养价值降低,并且散发异味,影响食品的感官,尤其是霉菌生长的过程中产生的毒素会引起人体慢性中毒,严重者会导致癌症。
4、金属指标
金属元素指标在标准中规定了铅、砷、铜的含量,铅、砷要求不得超过0.1mg/L,其主要来源于受人类活动所影响的环境,包括土壤、河流的污染等等。铅、砷为有毒有害元素,铅可由呼吸道或消化道进入人体并蓄积在人体内,
当血液中含铅量为0.6~0.8mg/L时就会损害内脏,而砷的化合物会引起中毒,因此,它们的含量应该越小越好,而铜在标准中规定不得超过1.0mg/L,虽然铜不是有害元素,但也不是多多益善的物质,对于纯净水来说,更是衡量其纯净程度的标志之一。
5、有机物指标
有机物指标在国标中主要体现为三氯甲烷(氯仿)和四氯化碳含量的规定。由于桶装纯净水的质量问题主要集中在微生物检测超标上,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不少
厂家不是从生产工艺、质量管理入手,而是仅仅通的量来试图解决纯净水的微生物污染问题,常用的消毒剂多为含氯消毒剂如二氧化氯等。桶装纯净水由于加氯消毒可产生一些新的有机卤代物,主要成分是三氯甲烷(氯仿)和四氯化碳及少量的一氯甲烷、一溴二氯甲烷、二溴一氯甲烷以及溴仿等,统称为卤代烷。
经检测,经过加氯消毒的饮用水、自来水中卤代烷含量一般高于水源水。其中以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含量较高,对人体存在一定危害,如果长期饮用氯仿和四氯化碳超标的纯净水,严重时会导致肝中毒甚至癌变。为了保护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在国标GB17324-1998中明确规定:饮用纯净水中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的含量分别不得超过0.02mg/L、0.001mg/L。
纯净水与纯水的主要区别是:
从学术角度讲,纯水又名高纯水,是指化学纯度极高的水,其主要应用在生物、 化学化工、冶金、宇航、电力等领域,但其对水质纯度要求相当高,所以一般应用最普遍的还是电子工业。例如电力系统所用的纯水,要求各杂质含量低达到“微克/升”级。
在纯水的制作中,水质标准所规定的各项指标应该根据电子(微电子)元器件(或材料)的生产工艺而定(如普遍认为造成电路性能破坏的颗粒物质的尺寸为其线宽的1/5-1/10),但由于微电子技术的`复杂性和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繁多,至今尚无一份由工艺试验得到的适用于某种电路生产的完整的水质标准。电子级水标准也在不断地修订,而且高纯水分析领域的许多突破和发展,新的仪器和新分析方法的不断应用都为制水工艺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在高纯水的国家标准为:GB1146.1-89至GB1146.11-89[168],目前我国高纯水的标准将电子级水分为五个级别: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和Ⅴ级,该标准是参照ASTM电子级标准而制定的。
高纯水的水质标准中所规定的各项指标的主要依据有:1.微电子工艺对水质的要求;2.制水工艺的水平;3.检测技术的现状。
高纯水的生产过程中,水中的阴、阳离子可用电渗析法、反渗透法及离子交换树脂技术等去除
水中的颗粒一般可用超过滤、膜过滤等技术去除
水中的细菌,目前国内多采用加药或紫外灯照射或臭氧杀菌的方法去除
水中的TOC则一般用活性炭、反渗透处理。
在高纯水应用的领域中,水的纯度直接关系到器件的性能、可靠性、阈值电压,导致低击穿,产生缺陷,还影响材料的少子寿命,因此高纯水要求具有相当高的纯度和精度。
高纯水不能作为饮用水的原因主要是,天然水中溶解的气体主要有O2、CO2、SO2和少量的CH4、氡气、氯气等,在高纯水的生产过程中,还必需去除这类的气体。为了有效的去除杂质,在生产高纯水的过程中,加入了一些化学杀菌剂,如甲醛、双氧水、次氯酸钠等。
3. 中国铜的需求量?
国际铜业协会数据显示,7月中国铜需求量景气指数为90.8 ,处于“偏冷”区间(小于95.7)。表明中国铜需求量在本月偏冷。这主要是数据因素造成的,经季节因素调整后,本套指数包括的52个宏观及铜终端行业指标中有42%的指标呈现负增长。其中火电发电新增设备容量当期值、风电发电新增设备容量当期值分别下降了54%、46%。其次宏观数据方面,如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当期值也呈现下降趋势。
8月,中国铜需求量景气指数为86.2,处于“偏冷”区间(小于95.7),表明中国铜需求量在本月偏冷。原因主要是数据因素,经季节因素调整后,本套指数包括的52个宏观及铜终端行业电力行业指标中有40%的指标呈现负增长,水电发电新增设备容量、电网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分别环比下降64%、13%;热泵热水器销售金额当月值下降15%;铁路固定资产投资下降16%,另宏观经济指标中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当期值下降16%。
9月中国铜需求量景气指数为100.4,较上月上升14.2个点,分布于“正常”区间(95.7~104.2),表明中国铜需求量在本月既不偏冷也不偏热。原因主要是数据因素,经季节因素调整后,本套指数包括的52个宏观及铜终端行业指标中:电力行业水电、火电、风电发电新增设备容量及电网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环比上升82%、121%、22%、25%;家电行业中,空调产量、太阳能热水器销量环比上升18%和38%;交通行业中,铁路固定资产投资环比上升22%。9月,超过50%的指标呈现环比正增长,导致该月中国铜需求量呈现上升趋势。
4. 污水含铜排放标准?
通过对现行我国《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以及《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进行分析,根据我国国情,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考虑人体健康需要,结合环境容量以及废水的处理成本,认为目前污水污染物铜的排放标准较严,提出污染物铜的一级排放标准应控制在2 mg/
5. 国标铜排镀锡层标准?
根据《GB/T 5231-2012》标准,国标铜排镀锡层的标准如下:
镀锡层的厚度应符合以下要求:
镀锡层厚度 标准
一般要求 1.0~2.5μm
特殊要求 >2.5μm
镀锡层的附着力应符合以下要求:
试验方法 标准
剥离试验 不得有裂缝、脱落等情况
热冲击试验 不得有裂缝、脱落等情况
拉伸试验 不得有裂缝、脱落等情况
镀锡层的表面应符合以下要求:
项目 标准
外观 应平整、光滑,无氧化、污渍、皱褶、瘤等缺陷
测试 不得有裂缝、脱落等情况
镀锡层的化学成分应符合以下要求:
项目 标准
锡含量 标准值应符合协议,允许偏差±10%
其他元素 应符合协议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标准可能会因不同的产品、不同的使用环境等而有所不同,以上仅为一般的国标标准,具体应以实际标准为准。
6. 电缆检测国家标准?
首先,有"CCC"认证标识。电线电缆产品由于与广大消费者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它的质量优劣、安全与否直接影响广大消费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因此,电线电缆产品是国家强制安全认证产品,所有生产企业必须取得中国电工产品认证委员会认证的"CCC"认证,获得"CCC"认证标志,在合格证或产品上有"CCC"认证标志。
其次,包装精美。电线电缆产品的包装与其它产品一样,凡是生产产品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大中型正规企业,生产的电线电缆很注重产品包装。
其三,产品外观光滑圆整,色泽均匀。产品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电线电缆企业,为了提高产品质量,保证产品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在原材料选购、生产设备、生产工艺等方面严格把关。所以,生产的电线电缆产品外观符合标准要求:光滑圆整,色泽均匀。而假冒劣质产品的外观粗糙无光泽。而对于橡皮绝缘软电缆,要求外观圆整,护套、绝缘、导体紧密不易剥离。而假冒劣质产品外观粗糙、椭圆度大,护套绝缘强度低,用手就可以撕掉。
其四,导体有光泽,直流电阻、导体结构尺寸等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电线电缆的产品,不论是铝材料导体,还是铜材料导体都比较光亮、无油污,因而导体的直流电阻完全符合国家标准,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安全性高。
其五,长度准确。长度是区别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和假冒劣质产品主要直观的方法。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电线电缆产品的长度符合国家标准100±0.5m(即以100米为标准,允许误差0.5米),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利益。
其六,合格证标识清楚。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电线电缆产品合格证印刷清晰“CCC”认证标识、商标、型号规格、额定电压、长度、检验、制造日期、认证编号、执行标准、厂名、厂址、电话等标识得清清楚楚,且与产品相符合,还有的企业在合格证上标有"敬告用户"等内容,以便广大消费者正确选购和安装。
7. 漆包线国家标准?
有漆包线的国家都有相应的漆包线国家标准。漆包线是一种电线的包裹材料,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漆包线国家标准可能会略有不同,但是基本的标准要求和规格都是相似的。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漆包线的材料、颜色等必须做出严格规定,以确保漆包线符合产品规范,安全可靠。对于漆包线国家标准,各个国家都有相应的电工行业标准组织进行负责制定和监管,如美国标准技术学会(ASTM)、德国电工协会(VDE),中国电气工程学会(CSEE)等,漆包线的生产和使用也需要遵循国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