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区别有哪些?
一、政策的实施者不同。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行制定并实施的;财政政策由政府财政部门具体实施。
二、作用过程不同。货币政策的直接对象是货币运动过程,以调控货币供给的结构和数量为初步目标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生活;财政政策的直接对象是国民收入再分配过程,以改变国民收入的数量和结构为初步目标,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生活。
三、政策工具不同。货币政策使用的工具通常与中央银行的货币管理业务活动相关,主要是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等;财政政策所使用的工具一般与政府的收支活动相关,主要是税收、政府支出和转移支付等。
四、可控性不同。货币政策通常需要通过操作工具的传导来实现最终目标,这中间需要有一个传导的过程,并且可能出现偏离最终目标的情况;而财政政策可以由政府通过直接控制和调节来实现。 先说财政政策,主要分为三类: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准财政政策。财政收入主要是税收和发债的问题。税收通过加税减税控制税收总量,而调节税率,比如增值税和所得税则相对复杂的多,涉及产业发展阶段、社会收入结构等目标设计。一般来说,有利于老百姓投资和消费的,就被认为是扩张的财政政策。发债则是向老百姓借款,如果将税收理解为储蓄卡,发债就可以理解为是信用卡,都是国家可以动用的财政资源。财政支出就是政府主导的消费,定向采购、基设、购买劳动力、公共服务投入、都属此类。财政支出的方向,对国内产业的影响作用较大,如今倡导的国内循环部分,一种观点推崇政策采购方向以国内高端产业尚不具备竞争力的产品为主,这是一种保护扶持企业成长的常用手段,过去日本德国在相同的产业阶段也是这么干的。准财政政策是本国特色。通过对事业单位和国企的所谓计划式的投资安排,有利于控制投资总量和灵活调节。这一点西方世界理解不了,西方的理论也无法简单套用在这一方面一般来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见效的方面有所不同,扩张更适用财政政策,紧缩则运用货币政策更灵光。可以理解为货币政策是大水漫灌,最终流到哪里、效果如何很难确定。而且一般会先行推升资产价格,物价涨2倍,工资涨3倍,房价涨4倍,你难说货币政策的结果是好的。在美元霸权体制下,人民币有是强行结汇的,因此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很差,预期效果往往很难实现。但货币政策的紧缩效果是不错的,降温快财政政策可以理解为是定点施肥,钱花在哪里、有什么效果是实实在在的。一般会认为财政赤字不好,但实际上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轻赤字经济体更为健康。在货币政策方面,发行国债等同于回收货币,等同于货币紧缩,回购国债又相当于增加货币供应,调节国债利率作用类似。
什么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何不同?
财政政策,说白了就是政府机构通过增加支出、减少支出或者调节税收来影响社会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以及国民收入的举措。
目的其实也是为了促就业,保经济增长,防止通胀,减少经济波动影响,和货币政策是殊途同归的,都属于宏观经济调控工具。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到底有啥区别?
首先,第一个区别就是它们的执行主体不同。财政政策是由政府来执行,比如财政部、发改委,而货币政策则是由中央银行执行。
其次,第二个区别也是最主要的区别,就是他们运用的调节工具完全不一样。货币政策是通过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等方式来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进而起到调控经济的作用。
而财政政策则是政府通过增加或减少税收,以及财政支出、公共投资等举措,直接影响社会总需求,进而来调控经济。
比如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就包括政府增加财政支出,去购买机关办公用品,增加政府职员薪酬发放,或者干脆花大钱直接建设基础设施,带动投资。同时降低税收,也会进一步增加国民收入,大家手里钱多了,也更愿意去消费投资,从而刺激社会总需求。
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政府则会降低财政支出,减少公共设施建设,提高税率,国民收入少了,社会需求也会得到抑制。
所以财政政策是通过调节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来影响总需求。货币政策则是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来影响总需求。这就是它俩最本质的区别。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财政政策相比于货币政策,调控的直接性更强。货币政策需要先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市场利率,再影响货币需求,最后达到政策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