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金钜:科创板今日正式开板 五套上市标准 企业应该怎么选
中亿财经网6月13日讯,核心观点:科创板为一般企业设置的5套上市标准均已有申报者,泽璟制药成为首家以市值与产品技术优势选择第五套上市标准的受理企业。由于科创板实行注册制,企业市值受到询价结果的影响较大,受理企业出于谨慎性考虑,近九成都选择了第一套上市标准。
一、科创板建设进入审核环节,企业上会审核加快
科创板受理速度先快后缓,两批六家企业全部过会,首批3家过会企业已报送证监会。自上交所3月22日公布首批科创板受理企业以来,截至6月11日获得受理的企业已达到121家。整体来看,前期受理速度较快,前四周共受理84家企业,随后受理速度放缓,问询速度加快,目前有107家已经历不同轮次的问询。此外,首批国会的天准科技、安集科技、微芯生物3家企业均已报送证监会注册;九号智能、利元亨、联瑞新材和科前生物曾因不同原因而中止审查,但目前利元亨、联瑞新材和科前生物3家企业均已恢复审查。6月5日,科创板上市委第一次审议会议召开,科创板建设进入上会审核环节。前两批天准科技、安集科技、微芯生物、睿创微纳、华兴源创、福光股份6家企业全都成功过会;目前南微医学、杭可科技、交控科技等13家企业已进入待上会阶段。按审核速度来看,依目前披露来看,科创板6月审核的科创板企业数量将达到19家,企业从受理到上会的间隔在70天左右;而2019年1-5月,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发审委平均每月审核企业5.3/1.5/4家,科创板实行注册制,证监会不再对企业进行实质审核,上会审核速度大幅加快。
行业分类来看,信息技术与医药生物企业占比达到65.3%;注册地主要为北上粤江浙;保荐机构中头部券商优势明显,CR5达到47.8%。按证监会中类行业分类,121家企业共涉及19个行业,其中属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受理企业最多,达到25家;专用设备行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医药制造业也都在15家以上。将受理企业按科创板重点推荐的行业重新划分,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和生物医药领域的企业数量占比最高,合计达到65.3%。从公司注册省市分布来看,受理的申报企业地域分布集中度较高。注册在北京的公司最多,达到27家,其次为江苏21家,上海18家,广东17家,浙江12家,前五省市的企业占比达78.5%。从保荐券商的分布来看,目前共有40家券商参与保荐,其中有14家受理企业为两家及以上券商联合保荐。从每家券商保荐的企业数量来看,头部券商的优势明显,保荐数量前五位共保荐企业56家,占比达到45.4%,前十位券商保荐企业88家,占比达到72.7%。
二、5套上市标准均有申报者,九成企业选择第一套
5套上市标准均有申报者。科创板围绕企业预计市值、营收两大核心指标设置了5套上市标准,利用净利润、研发投入占比、经营活动现金流等指标进行了上市标准的差异化,对于同股不同权企业,单独设置了100亿人民币的预计市值或50亿人民币预计市值+最近一年营收不低于5亿的两套标准。随着泽璟制药选择第五套上市标准,目前科创板为一般企业提供的5套上市标准均已有企业选择。从上市标准选择来看,121家受理的申报企业中,105家企业选择了第一套,即市值要求为最低的10亿元,同时营收大于1亿元,净利润为正;仅有3家企业选择第二套、1家企业选择第三套、9家企业选择第四套、1家企业选择第五套;优刻得与九号智能分别属于特殊表决权企业与红筹企业,分别选择了红筹企业第二套标准和特殊表决权企业第二套标准。
部分企业满足多套上市标准,但出于对市值的谨慎性考虑,近九成选择了市值要求最低的第一套。根据受理企业招股说明书披露的募资金额、发行股数和预计发行后总股本可初步估算得到企业的市值。从募资规模来看,121家企业拟募集资金总计1147亿元(不含发行费用),单个公司平均募集资金9.48亿元。横向对比,2018年创业板企业平均首发募资净额为9.26亿元、中小板为11.29亿元、主板(剔除工业富联(11.96 +0.42%,诊股))为9.91亿元,科创板受理企业募资规模与主板和创业板接近,小于中小板。从受理企业预计市值来看,42家企业市值超过上市标准中最高的40亿元要求,仅14%的企业因市值限制而只能选择第一套标准。从受理企业财务数据来看,2018年121家企业的平均营业收入达到14.3亿元,同比增长22.7%,70%的受理企业营收超过3亿元;平均归母净利润为1.29亿元,同比增长31.1%,96%企业的近两年归母净利润累计超过5000万元,仅九号智能与泽璟制药尚未实现盈利。从研发费用来看,2018年121家企业平均研发费用达到0.83亿元,占比营收平均达到10.3%(剔除泽璟制药),30家企业最近三年研发投入合计占最近三年营业收入的比例不低于15%;从现金流来看,有77家企业近三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值大于1亿元。121家受理企业中,剔除优刻得与九号智能分别属于特殊表决权企业与红筹企业,我们对剩下的119家企业的基本面与科创板上市标准进行了匹配。119家企业中仅泽璟制药不满足第一套标准,因此绝大多数企业都选择了第一套上市标准;但通过匹配可以看到,满足第二、三、四套上市标准的企业也分别达到22、51和52家,但仅有少数企业选择了这三套上市标准,许多企业在满足多套标准的情况下仍选用了第一套。我们认为出现该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科创板实行注册制,企业市值受到询价结果的影响较大,可能会出现询价后市值不达标现象,因此企业与保荐机构出于谨慎性考虑,倾向于选择市值要求最低的第一套标准。
三、科创板对创新企业包容性高,泽璟制药首试第五套标准
科创板对创新企业包容性高,第五套上市标准允许无营收科创企业上市。生物医药企业往往存在产品研发周期长、新药获批生产前几乎无收入等现象,但同时其又需要大量资金进行研发投入,因此许多海外资本市场设立了一定机制,允许尚未盈利的生物医药企业上市。例如,2018年4月港交所进行上市制度改革,允许未能通过主板财务资格测试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随后歌礼制药(1672.HK)、华领医药(2552.HK)等尚未盈利、无研发产品销售收入、但有药物完成临床试验的生物医药企业先后赴港上市。在A股原先市场中,未盈利的企业受到上市标准限制无法上市,而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的设立允许尚无营收的科创企业在科创板上市,该类企业无需再赴海外市场。
泽璟制药成为首家凭借市值与产品技术优势而选择第五套上市标准的受理企业。6月10日,上交所受理了泽璟制药的科创板上市申请,成为首家选用第五套上市标准的受理企业。泽璟制药是一家专注于肿瘤、出血及血液疾病、肝胆疾病等多个治疗领域的创新驱动型化学及生物新药研发企业;2016-2018年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0.0/0/131.1万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1.5/-4.4亿元。虽然连续三年均为亏损,但其招股书显示,最近一次投资后的估值约为47.5亿元、公司多个核心产品市场规模较大,产品管线拥有11个在研药品的23项在研项目,其中3个在研药品处于II/III期临床试验阶段,具备明显的技术优势,符合第五套上市标准。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