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成本控制的原则有哪些?
一、质量成本控制的原则有哪些?
质量成本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1)全员参与质量成本管理。
根据财务成本和全面质量管理全员参与的要求及大质量的管理理念,要以“全员参与质量成本管理,全力进行质量成本优化,全过程落实质量成本控制,全方位实现质量成本效益”为内容开展质量成本管理活动,才能有效落实质量成本管理的目标规划,才能实现有效管理。
(2)以寻求适宜的质量成本为目的。
企业的质量成本应与其产品结构、生产能力、设备条件及人员素质等相适应,也就是说要根据本企业的特点,建立质量成本管理体系,并寻求适宜的质量成本目标并有效地控制它。
(3)以真实可靠的质量记录、数据为依据。
实施质量成本管理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记录、数据务必真实、可靠。
只有这样,才可能做到核算准确、分析透彻、考核真实、控制有效。
否则,势必流于形式,无法获取效益。
(4)把质量成本管理的职责明文列入各相关职能部门。质量成本管理是生产经营全过程的管理,因此涉及各相关职能部门,如:财务、检验、生产、售后服务、货仓等部门。
只有把质量成本的统计及分析纳入其质量职能中去,才能坚持不懈的开展这项工作。
否则,仅靠质量部门是开展不了质量成本管理工作的。
(5)建立完善的成本决算体系。
要对成本进行控制,就要对成本的核算有统一的口径,应有对人工的工时、成品的加工成本、损失成本、生产定额等有统一的核算和计价标淮,这样对于质量成本的计算才能快速、及时、准确,并且可以减少相关职能部门统计数据的主观性。质量成本是指企业为了保证满意的质量而支出的一切费用,和由于产品质量未达到满意而产生的一切损失的总和,是企业生产总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质量成本管理是指企业通过对质量成本的整体控制而达到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保证体系。所谓质量,国际标准ISO8042:1994中对其所作的定义是:“反映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
而质量成本则是指为了满足消费者的特定需要而使产品达到预定质量水平所必须发生的耗费与可能发生的损失之和。
质量成本管理则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伴随着质量管理和成本管理的结合而发展起来的。质量成本管理大体上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标准化质量成本管理、统计质量成本管理和全面质量成本管理。
二、什么是全员营销理念、全方位服务含义是什么?
就银行而言,传统意义上的营销人员,
就是信贷员,还有营销信用卡的人,
对于柜面上人员之类的,都是不需要营销的,只要把每天日常的业务办好就行~
但是现在银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
全员营销和全方位服务的概念也就因此而生,
也就是说,营销是整个银行上到领导,下到大家接触最多的营业厅的柜面人员,都有营销本银行产品,本银行品牌的责任和义务.
举个例子,你到银行去存钱,你问给你办业务的柜面人员,
哪种存款利息比较高,而且存放的时间可以比较短,
柜面人员看到你对于利率,还有资金的流动性都有一定要求,
他就会介绍他们银行的一种理财产品,可能这种产品是满足你的要求的,
利率比定期存款高,而且可以随时赎回等优点...
这其实就是一种全员营销
因为原本银行的柜面人员,只是帮你做你想做的业务,而没有义务解释这么多东西给你听的...
全员营销和全方位服务是要联系在一起的.
因为激烈的竞争,银行在产品上推陈出新的同时,
依靠服务的改善来挽留和开发客户,也日趋重要.
所以,他们在给你们办理业务的同时,不仅是在最快时间帮你搞定,
而且会跟你打招呼,比如你好请问您要办什么?请走好等等,这是最基本的...有些银行里面有专职负责个人理财的理财经理,他们会给你提供更加个性化,私人化的服务...了解你的需求;为你分析你的情况适合怎样的投资形式;
同时,他们会记住你们很私人的事情,比如生日,给你寄贺卡和纪念品...
如果你为银行带来高效益,你会成为VIP客户,享受更多的优惠待遇...
总而言之,全员营销和全方位服务,都是银行业日趋激烈的竞争的产物,旨在用让客户舒心,亲切的服务,来开发更多新客户,留住更多老客户...
以上我所说的,不是很官方的解释,是我个人的所见所想,我觉得应该会对解决你的问题有所帮助吧
Wish u well~~~
三、个人所得税明细申报时候,全员全额申报和非全员全额申报有什么区别呢?
不一样的,全员申报可以看到你这个企业的所有人的收入水平也是作为统计一个地区工资水平的依据吧,我觉得是看一下你企业的税务问题吧
四、gjb9001b-2009中如何理解八项原则中的全员参与
所谓全员参与是通过充分的信息交流,使全员在一定的权责下,贡献所长,贯彻全面质量管理(TQM),凝聚所有的力量使公司达到最大的成功。
因此,要想实现全员参与,必须在ISO9001标准中的6.1 (确定员工岗位胜任能力的标准)、6.2 (建立员工学习和提高价值的通道)、5.5.3(员工进行知识、经验、能力相关信息的交流与沟通)和7.2.3(员工服务于顾客,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
标准中,还有一些公共条款,如文件,记录控制,产品、过程,体系的监视,不合格品控制,纠正措施和改进。
只要你用心会发现,标准的第一个条款的实施,其实都 需要全员参与和投入到工作中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