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股指期货的投资者是将股指期货作为一个杠杆性投资工具,希望从差价中获利。股票套牢了,一般情况总有解套机会,所谓只输时间不输钱(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但股指期货是杠杆性交易,即使你大方向看对了,但因入市时机没有掌握好,正好在调整期间入市,由于资金管理不善,在调整结束前可能因追加保证金不到位被强制平仓了。
机构投资者一个很重要的决策是资产在股票和债券之间的配置。例如大多数国内的偏股型证券投资资金都会规定股票投资比例在一定的范围,债券的投资比例在一定范围。
股市指数期货亦可作为对冲股票组合的风险,即是该对冲可将价格风险从对冲者转移到投机者身上。这便是期货市场的一种经济功能。对冲是利用期货来固定投资者的股票组合价值。若在该组合内的股票价格的升跌跟随着价格的变动,投资一方的损失便可由另一方的获利来对冲。若获利和损失相等,该类对冲叫作完全对冲。在股市指数期货市场中,完全对冲会带来无风险的回报率。
对那些寻求市场风险的人士,股市指数期货提供了很高风险的机会。其中一个简单的投机策略是利用股市指数期货预测市场走势以获取利润。
对一个期货交易者而言,会算帐可以说是最起码的要求。由于期货交易是保证金交易,而且又是实行每日清算制度的,故期货交易的帐户计算比股票交易来得复杂。但只要掌握要领与规则,学会也不是太难。
开盘价由集合竞价产生。集合竞价的方式是:每一交易日开市前5分钟内,前4分钟为期货合约买、卖价格指令申报时间,后1分钟为集合竞价撮合时间,产生的开盘价随即在行情栏中显示。
中金所计算机交易系统在撮合成交时,基本原则按价格优先、时间优先的原则进行(有的情况下为了控制风险的需要,会采取在价格相同情况下,平仓单优先)。
期货交易的早期,由于没有计算机,故在交易时都采用公开喊价方式。公开喊价方式通常有两种形式:一是连续竞价制(动盘),它是指在场内交易者在交易所的交易池内面对面地公开喊价,表达各自买进或卖出合约的要求。
交易所发布的实时行情信息中,有"成交量"和"总持仓"栏目。"总持仓"的含义上面已经解释,而"成交量"是指当日开始交易至当时的累计总成交数量。然而,在统计上,却有单边和双边的区别。
所谓股指期货的经纪业务,就是中介组织以自己的名义代投资者进行期货交易,按规定,目前只有期货公司才能从事股指期货的经纪业务。
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结构的核心是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简称中金所),股指期货在该交易所挂牌并交易。
根据英国的《期货期权周刊》最新统计,今年1-6月全球最大的十个股指期货合约。
期货交易历史上是在交易大厅通过交易员的口头喊价进行的。目前大多数期货交易是通过电子化交易完成的,交易时,投资者通过期货公司的电脑系统输入买卖指令,由交易所的撮合系统进行撮合成交。
20世纪70年代,西方各国出现经济滞胀,经济增长缓慢,物价飞涨,政治局势动荡,股票市场经历了战后最严重的一次危机,道琼斯指数跌幅在1973-74年的股市下跌中超过了50%。人们意识到在股市下跌面前没有恰当的金融工具可以利用。
对股票指数期货进行理论上的定价,是投资者做出买入或卖出合约决策的重要依据。股指期货实际上可以看作是一种证券的价格,而这种证券就是这上指数所涵盖的股票所构成的投资组合。
股指期货主要用途之一是对股票投资组合进行风险管理。股票的风险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与个股经营相关的非系统性风险,可以通过分散化投资组合来分散。另一类是与宏观因素相关的系统性风险,无法通过分散化投资来消除,通常用贝塔系数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