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亿财经网5月20日讯,西南五省遭遇百年一遇的大旱使得南方各地米价上涨。我省作为全国粳米主产区,无论是大米的收购价格,还是市场零售价都一路走高。据哈尔滨市物价部门统计,哈市普通大米日前的平均销售价格为每公斤4.34元,比去年同期的3.48元高出了24.71%。
龙江大米,愈显金贵
五常镇的李玉双是个种粮大户,今年年初米价走高,让他很开心。“我种的稻花香米去年秋收时收购价为每公斤6.6元,今年能卖到8元多。”李玉双说,由于自家大米品质好,又有粮库,秋收后存的2000公斤大米吸引了很多外地收购者。“北京、上海,好多厂家直接来找我。价格比卖给本地的米行要高几毛钱。”李玉双笑着说。
五常大米作为我省的精品大米广受欢迎,远销京沪,价格上涨在情理之中。而富锦市二龙山镇的孙圣海种的普通大米价格上扬,则充分说明了龙江大米愈显金贵的行市。
孙圣海说,去年普通大米的出厂价是每公斤3.2元,今年就已经上涨到3.98元,水稻的收购价格也从每公斤2.4元涨到了3元。
产地价格的上涨,带动了零售价的上浮。记者在哈尔滨市道外区十八道街的一家粮油店里了解到,去年标价每公斤3.6元的普通大米,已经涨到4元。店主王老板说,去年秋收后,大米价格开始上涨,现在普通的五常大米现已涨至每公斤5元。在金谷粮食批发市场,大米平均每公斤4.4元。在哈达粮油市场,长粒大米由去年每公斤3.6元涨到4.2元,小粒大米去年售价为每公斤3元,现在涨到3.7元。在哈市的大型超市中,省内的精品大米卖到每公斤40元,也很常见。
价格上涨,旱情非主因
很多市民认为,西部大旱让很多土地减产甚至绝产,对于当地粮食的供应产生了极大困难,因此也诱发了部分地区米价的上涨。
对此,省农科院水稻育种室的研究员张凤鸣说,西南五省每年收成两季或三季。现在绝产的“小春播”,从三四月份开始,历来是干旱期,粮食产量在全国所占比例很小。旱情造成了短期部分地区大米供应不足,一些米商采购推动米价上扬。但是米价上涨,旱情并非主因。
事实上,从去年开始大米价格一直持续上涨,根据国家统计局50个城市主要食品平均价格变动情况,2009年9月1日~10日大米粳米价格每公斤3.98元,到了今年1月1日~10日粳米涨到每公斤4.14元。到目前的4.36元每公斤,半年间每公斤涨了0.38元,涨幅一成左右。
大米涨价,主要是粳米价格上涨。孙圣海分析说,涨价的因素很多,例如今年国家将粳稻收购价比2009年提高10.5%,整体抬高了粳稻底部价格,但最重要的还是成本上涨。作为种粮大户,孙圣海和他的合作社手中有3万亩土地,2008年,承包一亩土地价格为230元,到2009年,价格上涨为330元。种水稻的人工费也从每天50元涨到100元。2008年,柴油价格每吨5000多元,2009年涨到7100元,最近又涨到7480元。
张凤鸣补充说,品质优良的东北大米在南方逐渐增加,“南籼北粳”的消费格局被打破,尤其是国家出台东北大米入关补运政策后,以我省大米运送关内,汽车运送每公斤大米补贴0.14元,火车运送每公斤补贴0.06元,拉低了龙江大米入关后的零售价格,市场占有率快速提高,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价格随之看好走高。刚从上海考察回来的孙圣海也说,“在上海的大超市里龙江普通大米每公斤卖4元多,吸引了很多注重品质的消费者。”
哈达粮油市场副经理高志原从市场角度分析说,目前农民对手中余粮销售还持观望态度、等待价格上涨,加上西南大旱一些大米收购后直接运往南方,导致大米的供应量不是特别充足。而年后学校、食堂、工地等大米的需求量比较大,这些因素综合导致大米价格上涨。
未来走势,稳步上升
对于高志原所说的农民惜售余粮的说法,李玉双表示,每年春播之前,会有一阵余粮销售的高峰,今年不少地方收购站门前的确门庭冷落,是因为粳稻保护价提高,农民对后市看涨信心增强。
张凤鸣解释说,以往我省农民从银行贷款必须在当年11月20日之前收贷,去年我省将农民贷款还贷时间延长至一年半,使得农民不必秋粮秋卖集中上市,完全可以根据市场情况销售余粮。但春播在即,农民会将手中余粮陆续清空,价格虽较往年贵些,但不会造成价格大涨。
对于西南旱情对大米未来走势的影响,张凤鸣分析说,西南地区不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据统计数据显示,西南五省小麦总产量占全国不足5%,稻米产量占全国的19%左右。目前价格上涨,是因为市场借助干旱对粮食题材炒作,加大了市场对大米价格上涨的预期。
省粮食局仓储物流处处长吕朝文进一步解释说,我国已经连续6年丰收,稻米供给总量充足,国家一旦动用仓储,西南五省米价就会回落。
就在记者采访时,西南五省近期获得180万吨粮食使得当地米价回落至每公斤4.7~4.8元的消息传来,则充分印证了上述观点。
此外,中国粮油食品信息网的工作人员则向记者透露,虽然粳米价格不断改写历史高价,但是由于吉林、辽宁两省目前手中余粮已经不足20%,且优质粮较少,对市场影响有限,后期具体行情走势将以我省为“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