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总量指标(简述什么是总量指标及总量指标的种类?)
1. 简述什么是总量指标及总量指标的种类?
总量指标又称统计绝对数,它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的总规模、总水平的综合指标。
总量指标的按反映总体的内容不同,分为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1)总体单位总量:是用来反映总体单位数多少的总量指标。
(2)总体标志总量:是用来反映总体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值总和的总量指标。
按其反映时间状况的不同,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1)时期指标是反映某种社会经济现象在一段时间发展变化结果的总量指标。
(2)时点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时间(瞬间)状况上的总量指标。
2. 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的联系是什么?
总体单位总量指总体内所有单位的总数,它说明总体本身规模的大小。
总体标志总量即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总和,它表明总体某一方面的数量特征。总体单位总量举例说就是某某单位,比如工业区内的工业企业数目32个,这32个就是总体单位总量。总体单位的含义 总体单位是构成总体的各个个别单位,它是组成总体的基本单位,也是调查项目的直接承担者。如:对工业企业进行调查,全国工业企业是总体,每一个工业企业就是单位。若研究目的不同,总体和总体单位可以互换,总体有可能变成总体单位,总体单位有可能变成总体。 在计算和运用总体标志总量指标时应注意:有些总体单位标志值加总的结果不是具有实际意义的标志总量指标,而只是计算其他统计分析指标时运用。例如,将每个人都年龄加总所得结果并不具有实际内容,它只是计算人口总体平均年龄时使用。3. 什么指标是指以一国货币单位表示的财政支出的实际数额?
绝对指标是指以一国货币单位表示的财政支出的实际数额。
绝对指标又称总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规模或水平的一种综合指标,表现形式为有计量单位的统计绝对数。在社会经济统计学中,总量指标是最基本的统计指标,是计算相对指标、平均指标和变异指标的基础。
绝对额指标是指企业计划期实现的利润总额。企业利润总额包括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以及营业外收支净额三部分。其中营业利润又是由商品销售利润加其他销售利润,再扣除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确定的。
4. 为什么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属于总量指标?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即Gx wavy ABC简称GPS,属于规模性加工和运输,以及在分拣,包装过程当中所产生的GDP,不属于总量指标,仅仅是分项指标。
总量指标包括物价增长,增长水平和实际职工工资,以及生活福利待遇,社保等等方面的重要指标,总量指标。
5. 在第七次人口普查哪些是总量指标?
①人口总量:增速放缓但仍保持平稳增长。
②人口质量:人口受教育水平明显提高,素质不断提升。(相关数据:在受教育程度人口方面,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1836万人。与2010年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8930人上升为15467人,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9.08年提高至9.91年,文盲率由4.08%下降为2.67%。)
③性别构成:总人口性别比为105.1,性别结构得到改善。(相关数据:男性人口72334万人,占51.24%;女性人口为68844万人,占48.76%。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5.07,与2010年基本持平,略有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1.3,较2010年下降6.8。)
④年龄构成:少儿人口数量增加,比重上升。(相关数据:全国0-14岁人口为25338 万人,占17.95%;15-59岁人口为 89438万人,占63.35%;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与2010年相比,0-14岁、15-59岁、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分别上升 1.35个百分点、下降6.79 个百分点、上升5.44个百分点。)
⑤人口迁徙流动情况:人口流动依然活跃,人口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
⑥城乡结构:城镇常住人口持续增加,城镇化率进一步提高。 (相关数据:中国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90199万人,占63.8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0979万人,占36.11%。与2010年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3642万人,乡村人口减少16436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4.21个百分点。
6. 反映客观事物实际总量的统计指标是?
反映客观事物实际总量和统计指标是总体中各个体数据之和,总体平均数,总体方差等等
7. 数量指标和总量指标的区别?
数量指标是指在经济活动中用以反映规模大小和数量多少等数量特征的各种指标。它用绝对数表示。
总量指标是用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条件下的总规模、总水平或工作总量的统计指标。总量指标用绝对数表示,也就是用一个绝对数来反映特定现象在一定时间上的总量状况,它是一种最基本的统计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