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以下供参考。
一、为迅速、有效地处理本辖区内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制止事态的扩大,把事故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特
求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以下供参考。
一、为迅速、有效地处理本辖区内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制止事态的扩大,把事故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特制定本预案。
二、本预案所指安全生产事故系指在本辖区发生的由于机械、设备、厂房、电器和管理等原因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 三、为加强对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的领导,本乡以乡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为基础成立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事故发生地的村两委成员参与,统一负责本乡应急救援抢救工作的组织和指挥。其职责是:采取果断措施,制止事故扩大,组织、指挥、调度现场的抢救工作并向县委、县政府、公安和安监部门及有关主管部门报告,组织或配合事故调查,做好事故的善后工作。
四、安全事故发生后,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由在现场或最先赶到现场的乡或村干部为主,成产临时应急处理现场领导小组,确保抢救工作在第一时间内有序进行。
五、事故发后,事故企业或部位的其他知情者必须立即报告,说明出事地点,人员伤亡情况,并切断事故源,抢救遇险人员,疏散无关人员。
六、按事故级别组织或配合事故调查。
七、安全事故要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没有受到惩处不放过;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八、必须建立乡级安全生产专项档案,敦促企业制定对事故和安全隐患的整改措施,使安全隐患得到及时地消除和有效的控制。
应急救援预案格式要求
封 面 应急预案版本号、应急预案名称、生产经营单位名称、发布日期等内容。
批准页 1. 对应急预案实施提出具体要求。2. 发布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或单位盖章。
目 录 1. 页码标注准确(预案简单时目录可省略)。2. 层次清晰,编号和标题编排合理。
正 文 1. 文字通顺、语言精炼、通俗易懂。2. 结构层次清晰,内容格式规范。3. 图表、文字清楚,编排合理(名称、顺序、大小等)。4. 无错别字,同类文字的字体、字号统一。
附 件 1. 附件项目齐全,编排有序合理。2. 多个附件应标明附件的对应序号。3. 需要时,附件可以独立装订。
编制过程 1. 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2. 全面分析本单位危险因素,确定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危害程度。3. 针对危险源和事故危害程度,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4. 客观评价本单位应急能力,掌握可利用的社会应急资源情况。5. 制定相关专项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建立应急预案体系。6. 充分征求相关部门和单位意见,并对意见及采纳情况进行记录。7. 必要时与相关专业应急救援单位签订应急救援协议。8. 应急预案经过评审或论证。9. 重新修订后评审的,一并注明。
附件 2
综合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
评审项目 评审内容及要求 评审意见
总 则 编制目的 目的明确,简明扼要。
编制依据 1. 引用的法规标准合法有效。2. 明确相衔接的上级预案,不得越级引用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体系* 1. 能够清晰表述本单位及所属单位应急预案组成和衔接关系(推荐使用图表)。2. 能够覆盖本单位及所属单位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应急工作原则 1. 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2. 结合本单位应急工作实际。
适用范围* 范围明确,适用的事故类型和响应级别合理。
危险性分析 生产经营单位概况 1. 明确有关设施、装置、设备以及重要目标场所的布局等情况。2. 需要各方应急力量(包括外部应急力量)事先熟悉的有关基本情况和内容。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分析* 1. 能够客观分析本单位存在的危险源及危险程度。2. 能够客观分析可能引发事故的诱因、影响范围及后果。
组织机构及职责* 应急组织体系 1. 能够清晰描述本单位的应急组织体系(推荐使用图表)。2. 明确应急组织成员日常及应急状态下的工作职责。
指挥机构及职责 1. 清晰表述本单位应急指挥体系。2. 应急指挥部门职责明确。3. 各应急救援小组设置合理,应急工作明确。
预防与预警 危险源管理 1. 明确技术性预防和管理措施。2. 明确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
预警行动 1. 明确预警信息发布的方式、内容和流程。2. 预警级别与采取的预警措施科学合理。
信息报告与处置* 1. 明确本单位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2. 明确本单位内部信息报告的方式、要求与处置流程。3. 明确事故信息上报的部门、通信方式和内容时限。4. 明确向事故相关单位通告、报警的方式和内容。5. 明确向有关单位发出请求支援的方式和内容。6. 明确与外界新闻舆论信息沟通的责任人以及具体方式。
(续上表)
评审项目 评审内容及要求 评审意见
应急响应 响应分级* 1. 分级清晰,且与上级应急预案响应分级衔接。2. 能够体现事故紧急和危害程度。3. 明确紧急情况下应急响应决策的原则。
响应程序* 1. 立足于控制事态发展,减少事故损失。2. 明确救援过程中各专项应急功能的实施程序。3. 明确扩大应急的基本条件及原则。4. 能够辅以图表直观表述应急响应程序。
应急结束 1. 明确应急救援行动结束的条件和相关后续事宜。2. 明确发布应急终止命令的组织机构和程序。3. 明确事故应急救援结束后负责工作总结部门。
后期处置 1. 明确事故发生后,污染物处理、生产恢复、善后赔偿等内容。2. 明确应急处置能力评估及应急预案的修订等要求。
保障措施* 1. 明确相关单位或人员的通信方式,确保应急期间信息通畅。2. 明确应急装备、设施和器材及其存放位置清单,以及保证其有效性的措施。3. 明确各类应急资源,包括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兼职应急队伍的组织机构以及联系方式。4. 明确应急工作经费保障方案。
培训与演练* 1. 明确本单位开展应急管理培训的计划和方式方法。2. 如果应急预案涉及周边社区和居民,应明确相应的应急宣传教育工作。3. 明确应急演练的方式、频次、范围、内容、组织、评估、总结等内容。
附 则 应急预案备案 1. 明确本预案应报备的有关部门(上级主管部门及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和有关抄送单位。2. 符合国家关于预案备案的相关要求。
制定与修订 1. 明确负责制定与解释应急预案的部门。2. 明确应急预案修订的具体条件和时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