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如何调整铸造过程中硅的含量?
首先要了解Si都是由哪些原材料带入的,生铁,回炉料,孕育剂,球化剂,等, 如果想控制硅量,一般从原材料方面下手,可以通过简单的计算得到原始铁水中Si含量,然后通过孕育剂(75硅铁)等来调节Si含量,如果过高,可以采用无硅的球化剂,孕育剂等。
铸造硅铁的加入量公式?
合金加入量=(钢种规格中限%-终点残余成分%)÷(铁合金中合金元素含量%×合金元素吸收率%)×1000。
转炉中硅铁合金加入量计算公式?
1、合金加入量=(钢种规格中限%-终点残余成分%)÷(铁合金中合金元素含量%×合金元素吸收率%)×1000。
转炉炼钢的五大制度?
一、装入制度
装入制度就是确定转炉合理的装入量,合适的铁水、废钢比。转炉的装入量是指铁水和废钢的装入数量。
吹炼实践证明,每座转炉都必须有合适的装入量,装入量过大或过小都不能得到好的经济技术指标。
LD转炉的装入制度有三种类型:定量装入制度、定深装入制度和分阶段定量装入制度。
二、 供氧制度
供氧制度就是使氧气流最合理的供给熔池,创造良好的物化反应条件。供氧制度包括确定合理的喷嘴结构、供氧强度、氧压和枪位操作等。
下面列出几种主要工艺参数:
1.氧气流量:单位时间内向熔池供氧的数量,单位m3/min。
2.供氧强度:单位时间内吨金属氧耗量。单位m3/tmin。
3.吨金属氧耗量:吹炼一吨金属料所需要的氧气量。
4.供氧时间:小型转炉单渣操作一般为12~14分钟。
其它的工艺参数有氧压、枪位等。
三、造渣制度
造渣制度是根据原材料和冶炼钢种的要求确定的造渣方法,渣料加入量和加入时间,并考虑保护炉衬,提高炉衬寿命。
造渣方法
1.单渣法:在吹炼过程中所造的渣不倒出,直至吹炼终点。单渣法操作工艺简单,冶炼时间短,脱磷率在90%,脱硫率约35%。
2.双渣法:双渣法就是换渣操作,即在吹炼过程中停止吹炼,倒出部分炉渣,然后重加渣料造渣。双渣法操作通常在铁水含Si、P、S较高或吹炼优质钢时采用,其脱磷率可达92~95%,脱硫率为50%。
四、温度制度
温度制度主要是指过程温度控制和终点温度控制。吹炼任何钢种,对其出钢温度都有要求。控制好终点温度是LD转炉吹炼工艺的重要环节之一。控制好过程温度是确保终点温度合格的关键。
五、终点控制
控制转炉炼钢过程的进行时间,以保证钢水温度和成分在吹炼结束时符合要求的操作制度。
终点控制的目标是:(1)钢水的碳含量应达到所炼钢种要求的目标范围;(2)钢中磷、硫(钢种不同,还会包括其他成分)含量应低于规格下限要求的范围;(3)出钢温度应保证下步工序:如炉外精炼、浇注、连铸的顺利进行;(4)在冶炼沸腾钢、半镇静钢时还应保持钢水应有的氧化性。
六、脱氧合金化制度
在出钢前或者在出钢及其以后的过程中,根据钢种要求选择合适的脱氧剂及其加入量,加入到钢水中使其达到合乎规定的脱氧程度,这个操作称作脱氧。
脱氧剂选择原则:
1.具有一定的脱氧能力;
2.脱氧产物不溶于钢水,并易于上浮排出;
根据上述原则,在生产实际中,常用的脱氧剂为Al、Si、Mn及他们组合的Si Mn,Si Al合金等,其脱氧能力次序是Al>Si>Mn。
合金加入量根据钢种要求采用下列计算:
合金加入量={([%Mi]中-[%Mi] 残)× 1000Kg/t}/ (%Mi× f i)
参数说明:
[%Mi]中 钢种规定的合金含量中限;
[%Mi] 残钢水中残留的合金含量;
%Mi 铁合金中的i元素含量;
fi i元素的收得率
其中脱氧合金是加入钢包中,硅铁收得率为70--80%,锰铁收得率为80--90%。